一种光栅位置调节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2555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栅位置调节支座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光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光栅位置调节支座。



背景技术:

现工业生产车间多为机械自动化生产,如机器人焊接装配,在这些装配操作车间进门处需安装设置安全光栅,以确保车间人员的安全。现有技术中光栅不便于固定及调节,安装时如光栅对位存在偏差则不能正常工作,起不到安全报警作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巧妙,便于调节,使得光栅准确对位的光栅位置调节支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光栅位置调节支座,在车间入口处设有两组对应布置的光栅位置调节支座,其特征在于:该光栅位置调节支座包括底座及竖直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光栅槽,光栅置于所述光栅槽内,所述底座可转动调节,所述光栅可沿所述光栅槽上下移动调节。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发明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在所述光栅的上端设有配合卡接在所述光栅槽内的上端块,下端设有支撑在所述光栅下端的下端块。

所述上端块及下端块可随所述光栅一起在所述光栅槽内上下移动。

所述光栅槽为U型槽,在所述U型槽的开口端边缘设有向内侧翻折的压接边,在所述下端块外侧设有压接在所述光栅槽边缘的压座,定位螺钉穿过所述压座对应连接至所述下端块上。

所述底座上设有弧形的旋转调节槽,调节螺栓穿过所述旋转调节槽连接至地面。

在所述底座后侧位置处设有固定连接至地面上的固定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以所述固定螺栓所在位置直线为对称轴对称布置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光栅槽的两侧壁上设有对中调节螺钉,所述对中调节螺钉的端部与所述光栅侧壁贴合。

所述对中调节螺钉对称设置在所述光栅槽两侧壁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光栅位置调节支座,结构简单,调节使用方便,各方位均可控调节,调节对位精确度高,保证光栅正常使用,提高车间的安全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栅位置调节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光栅位置调节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调节支座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底座,11、旋转调节槽,2、光栅槽,3、光栅,4、对中调节螺钉,5、压座,6、定位螺钉,7、调节螺栓,8、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这种光栅位置调节支座,如图1、2所示,在车间入口处设有两组对应布置的光栅位置调节支座,该光栅位置调节支座包括底座1及竖直设于底座1上的光栅槽2,光栅3置于光栅槽2内,底座1可转动调节,光栅3可沿光栅槽2上下移动调节。转动调节及上下调节以确保两侧光栅准确的对准,以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在光栅3的上端设有配合卡接在光栅槽2内的上端块,下端设有支撑在光栅3下端的下端块。即光栅3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端块和下端块,光栅由光栅槽2的上端开口处插入,上端块及下端块可随光栅3一起在光栅槽2内上下移动,便于上下位置的调节。

本发明中,如图3所示,光栅槽2为U型槽,在U型槽的开口端边缘设有向内侧翻折的压接边,在下端块外侧设有压接在光栅槽2边缘的压座5,定位螺钉6穿过压座5对应连接至下端块上。下端块上设有对应连接定位螺钉6的螺纹孔,通过调节两侧光栅2在的上下位置,确定位置后,拧紧定位螺钉6,压座5和下端块夹紧压接边,实现上下位置定位。

本发明中,如图3所示,底座1上设有弧形的旋转调节槽11,调节螺栓7穿过旋转调节槽11连接至地面。在底座1后侧位置处设有固定连接至地面上的固定螺栓8,调节螺栓7以固定螺栓8在位置直线为对称轴对称布置在底座1上。在调节转动过程中,以固定螺栓8连接位置为转动中心,转动底座1,转动至两侧光栅2正对位置,紧固拧紧调节螺栓,实现定位。

本发明中,光栅槽2的两侧壁上设有对中调节螺钉4,对中调节螺钉4的端部与光栅3侧壁贴合。可通过两侧对中调节螺钉4的调节实现光栅在光栅槽2内左右水平位置的调节。如拧动左侧壁上的对中调节螺钉4向内移动,此时需配合将右侧壁上的对中调节螺钉4向外拧动,推动光栅3向右侧移动;同理反向调节实现光栅3的反向移动。对中调节螺钉4对称设置在光栅槽2两侧壁上。

本发明光栅位置调节支座,调节是需根据两侧光栅的位置同步进行旋转,上下及水平位置的调节,可先进性各方位的预调节,在各位置均确定后再拧紧定位,以确保光栅精确的对准定位。

本发明光栅位置调节支座,结构简单,调节使用方便,各方位均可控调节,调节对位精确度高,保证光栅正常使用,提高车间的安全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受限于上述方式,只要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