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光学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及光学仪器。
背景技术:
目前研究人员对光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采用的光学仪器也是越来越多,传统的光学仪器在使用时,对光学元件很多都是采用侧边及压的固定方式,此时光学元件不可避免地会引入机械应力,应力产生的形变对光学元件的内部和表面产生畸变,一定程度上破换了光学元件的光学特性,使得通过光学元件的光束的质量劣化严重,给研究人员做实验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实验数据也会粗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装置,其能够改善夹持光学元件时光学元件内部和表面产生的畸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仪器,其能够改善夹持光学元件时光学元件内部和表面产生的畸变。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光学元件,包括基座和压片,所述压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压片用于沿所述光学元件的厚度方向将所述光学元件夹持在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压片上沿其厚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开设有安装槽,以使所述光学元件沿其厚度方向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基座的侧面,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为方形槽,并且所述方形槽的角上开设有拆装槽,所述拆装槽为圆形,且所述拆装槽的圆心与所述方形槽的角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台形,所述第一通孔的上底面位于所述安装槽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还包括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内部,用于冷却所述光学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水循环通道,所述水循环通道开设在所述基座内部,所述基座的侧面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分别与所述水循环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水循环通道为方形,并且所述水循环通道围绕于所述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侧面,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一种光学仪器,包括旋转台和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光学元件。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基座和压片,所述压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压片用于沿所述光学元件的厚度方向将所述光学元件夹持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基座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旋转台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夹持装置及光学仪器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压片沿光学元件的厚度方向将光学元件夹持在基座上,避免了从光学元件侧面夹持带来的机械应力,改善了光学元件内部和表面的畸变,使得研究人员实验得到的数据更加的精准,为研究人员做实验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座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座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座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片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片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夹持装置;100-基座;110-基座本体;111-第二安装孔;113-第一侧面;115-第二侧面;120-第一通孔;130-安装槽;131-拆装槽;140-冷却机构;141-水循环通道;142-进水口;143-出水口;150-安装座;151-第一安装孔;200-压片;210-压片本体;211-安装通孔;213-第三侧面;215-第四侧面;220-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夹持装置10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夹持装置10用于夹持光学元件(图未示),其中,夹持装置10包括基座100和压片200。压片200用于沿光学元件的厚度方向将光学元件夹持在基座100上。避免了由于从光学元件的侧边夹持光学元件带来的光学元件内部和表面的畸变,改善了光学元件的光学特性,使得研究人员的实验得到的数据更加精确。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座100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基座100包括基座本体110、第一通孔120和安装座150。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本体110为一个有一定厚度的方形板,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基座本体110也可以不为方形板,也可以为圆形板。另外,基座本体110包括第一侧面113,第一侧面113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11,用于连接压片200,第二安装孔111贴近第一侧面113的四个侧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面113的每一个侧边处开设有两个第二安装孔111,并且两个第二安装孔111将第一侧面113的侧边等分为三段。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111的设置方式可以不同,第一侧面113的每一个侧面处的第二安装孔111数量可以不相等,也可以不为两个,也可以不将第一侧面113的侧边等分。
基座本体110上还开设有安装槽130,安装槽130开设于第一侧面113上,安装槽130用于沿光学元件的厚度方向将光学元件容置于安装槽130,避免光学元件发生位移,影响实验。安装槽130沿基座本体110的厚度方向开设在第一侧面113上,并且,安装槽130内开设第一通孔120。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30为方形草槽,并且,安装槽130的四个侧边分别与第一侧面113的四个侧边平行。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槽130的四个侧边也可以不与第一侧面113的四个侧面平行,也可以有一定的角度。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槽130的四个角上开设有拆装槽131,拆装槽131为圆形,并且拆装槽131的圆心与安装槽130的四个角重合。拆装槽131的设计是为了方便光学元件的拆卸和安装,并且,可以避免光学元件的四个角抵持在安装槽130的侧壁带来的机械应力,改善光学元件使用时的光学特性。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拆装槽131的数量也可以不为四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三个等;并且,拆装槽131也可以不为圆形,也可以为方形。
第一通孔120开设在基座100,具体的,第一通孔120沿基座本体110的厚度方向贯穿基座本体110开设在基座本体11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20开设在基座本体110的中心。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20也可以不开设在基座本体110的中心,也可以偏离基座本体110的中心。
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座100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基座本体110具有与第一侧面113相对的第二侧面115,第一通孔120由第一侧面113贯穿基座本体110至第二侧面115。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20的形状为圆台形,增大了基座本体110与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强基座100的散热效果,并且,圆台形的第一通孔120更方便于光束的瞄准。第一通孔120位于第一侧面113的通孔轮廓的面积小于第一通孔120位于第二侧面115的通孔轮廓的面积。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20也可以不为圆台形,也可以为棱台形等。
请继续参阅图2。安装座150设置在基座本体11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50设置在基座本体110的相邻的两个角上,并且凸设与第一侧面113和第二侧面115上。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座150设置方式也可以不同,例如,安装座150设置在基座本体110上的一整个侧面,安装座150凸设与第一侧面113和第二侧面115上。
安装座150上还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5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51沿平行于第一侧面113的方向贯穿安装座150。基座100通过第一安装孔151可拆卸地安装在光学仪器上。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座100的剖视图。基座100上还设置有冷却机构140。冷却机构140用于将光学元件的热量带走,给光学元件散热。
冷却机构140包括水循环通道141、进水口142和出水口143。水循环通道141设置在基座本体110的内部,并且围绕于第一通孔120。进水口142和出水口143设置在基座本体110的侧面,并且进水口142和出水口143分别与水循环通道14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水循环通道141为方形,并且水循环通道141的每一个侧边距离第一通孔120的圆心的距离相等。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水循环通道141可以不为方形,也可以为圆形。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口142和出水口143设置在基座本体110的同一个侧面,应当理解,进水口142和出水口143也可以设置在基座本体110的不同侧面。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口142设置在出水口143的下方,为了冷却液能够具有充分的时间与基座本体110交换热量,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水口142也可以设置在出水口143的上方。
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片200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片200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压片200用于将光学元件沿其厚度方向将光学元件夹持在基座100上,压片200包括压片本体210和第二通孔220。
在本实施例中,压片本体210为正八边形,且压片200每一个角处都设置有安装通孔211,安装通孔211用于与第二安装孔111相对应。压片2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213和第四侧面215。安装通孔211由第三侧面213贯穿压片本体210至第四侧面215,并且,安装通孔211为圆台状,安装通孔211的下底面位于第三侧面213,安装通孔211的上底面位于第四侧面215。安装通孔211设置成圆台状,是为了在压片200安装在基座100上时,用于紧固压片200的螺栓不会突出于压片200表面,避免意外触碰螺栓。
第二通孔220沿压片200的厚度方向开设在压片20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220开设于压片本体210的中心,由第三侧面213贯穿压片本体210至第四侧面215。并且,第二通孔220成圆台状,第二通孔220的上底面位于第四侧面215,第二通孔220的下底面位于第三侧面213。第二通孔220设置为圆台状是为了方便光束进入,也方便研究人员观察。
在使用时,先用压片200将光学元件沿其厚度方向夹持在基座100上,光学元件沿其厚度方向容置于第一侧面113的安装槽130内,并且,光学元件夹持于第一通孔120和第二通孔220相对应的位置,使得光束可以透射光学元件。将冷却液从进水口142输入水循环通道141,冷却液流经水循环通道141时,将基座100的热量带走,特别是与水循环通道141相接近的第一侧面113,进一步冷却夹持于第一侧面113的光学元件,随后冷却液由出水口143流出,完成光学元件的冷却工作。
综上所述,通过压片200沿光学元件的厚度方向将光学元件夹持在基座100上,避免沿光学元件侧面夹持带来的机械应力,减少了光学元件内部和表面的畸变,进一步改善了光学元件的光学特性。并且,通过冷却机构140给基座100散热,间接地带走光学元件上的热量,给光学元件散热,改善了光学元件的光学特性。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仪器(图未示),该光学仪器包括旋转台和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装置10。夹持装置10通过安装座150可拆卸地安装在光学仪器上。
该光学仪器采用了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装置10。通过压片200沿光学元件的厚度方向将光学元件夹持在基座100上,避免沿光学元件侧面夹持带来的机械应力,减少了光学元件内部和表面的畸变,进一步改善了光学元件的光学特性。并且,通过冷却机构140给基座100散热,间接地带走光学元件上的热量,给光学元件散热,改善了光学元件的光学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