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除杂、除雪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9356发布日期:2018-06-30 09:47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轨道除杂、除雪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清除铁路系统、地铁、有轨电车轨道上积雪或杂物(如碎石)的手推车,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轨道内的杂物和积雪,主要依靠人工采用铁锹的方式清除,效率低,且人力成本高;虽然,国知局网站上也公开了少量自动化的除雪车,但这些专利没有转化成产品投入应用,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设备复杂,制造成本高;设备运行会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营,实用性不高。因此,目前广泛采用的仍然是人工铁锹的除杂除雪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轨道除杂、除雪手动车,且使用过程中不影响轨道的正常运营,实用性高。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轨道除杂、除雪手推车,包括矩形车架框,所述矩形车架框的下方设置有主行走轮,所述左、右两侧的主行走轮的间隔与轨道等宽,使矩形车架框正好在轨道上行走;在所述矩形车架框的前方设置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的下部轮廓正好与轨道枕木的顶部轮廓匹配,用于将轨道枕木上的杂物或积雪推至两枕木之间,矩形车架框的后方设置有第一扶手架;所述矩形车架框的一侧设置有推动机构,另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二推板、转动轴、第二扶手和横向行走轮,所述第二推板、挡板宽度与两枕木的间距匹配,当左右行走轮带动推动机构在矩形车架框上朝挡板移动时,第二推板将两枕木之间的杂物或积雪横向推至挡板位置处,再通过第二扶手带动第二推板绕转动轴转动,从而将杂物或积雪撬动到轨道外。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推板底部呈锯齿状。采用锯齿板作为第二推板,插入两枕木之间并推动杂物或积雪横向移动时,更加轻松省力。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挡板为倾斜板,该倾斜板的下端相对上端朝推动机构倾斜。挡板带斜度,在斜板的导向作用下,第二推板转动实现将杂物或积雪撬动到轨道外,比沿着竖直板将杂物或积雪撬动到轨道外,更加省力,并避免产生卡滞。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主行走轮共四个,并呈矩形布置,确保运行的平稳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主行走轮配备了刹车装置,利用刹车装置使手推车停稳后再进行两枕木之间的杂物或积雪清除。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主行走轮的刹车装置为手动刹车装置,手动刹车装置集成到第一扶手架上,方便主行走轮停止时按动手动刹车装置,操作更加方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轨道上推行的小车上,前面加装一个枕木仿形的第一推板,将高于枕木的物质推至两枕木之间,再以横向移动并可转动的推送装置结合挡板,将杂物推出至轨道外,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该手推车可广泛应用于铁路系统、地铁、有轨电车项目中,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能安全、高效地清除杂物、积雪等,并且不影响轨道列车的正常运行,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2所示,一种轨道除杂、除雪手推车,主要由矩形车架框1、主行走轮2、第一推板3、第一扶手架4、推动机构5、挡板6组成。

矩形车架框1作为手推车的主体框架结构,用于安装布置主行走轮2、第一推板3、第一扶手架4、推动机构5、挡板6。

矩形车架框1的下方设置有主行走轮2,主行走轮2共四个,并呈矩形布置。但不限于四个,也可以是六个或更多。左、右两侧的主行走轮2的间隔与轨道等宽,使矩形车架框1正好在轨道上行走。轨道除杂、除雪手推车利用现有的轨道前后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沿着轨道依次进行除杂、除雪,操作非常方便。

在矩形车架框1的前方设置有第一推板3,第一推板3的下部轮廓正好与轨道枕木的顶部轮廓匹配,第一推板3采用轨道枕木的仿形结构,用于将轨道枕木上的杂物或积雪推至两枕木之间。矩形车架框1的后方设置有第一扶手架4,握持住第一扶手架4,从而推动手推车前后移动。

主行走轮2最好配备刹车装置(图中未示出)。主行走轮2的刹车装置最好为手动刹车装置,手动刹车装置集成到第一扶手架4上。

矩形车架框1的一侧设置有推动机构5,另一侧设置有挡板6。推动机构5主要由第二推板5a、转动轴5b、第二扶手5c和横向行走轮5d组成。第二推板5a、挡板6宽度与两枕木的间距匹配,正好将两枕木之间的杂物或积雪推至轨道外。当左右行走轮5d带动推动机构5在矩形车架框1上朝挡板6移动时,第二推板5a将两枕木之间的杂物或积雪横向推至挡板6位置处,再通过第二扶手5c带动第二推板5a绕转动轴5b转动,从而将杂物或积雪撬动到轨道外。

最好是,第二推板5a底部呈锯齿状。另外,挡板6最好为倾斜板,该倾斜板的下端相对上端朝推动机构5倾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