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桥梁顶推施工的辅助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2908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桥梁顶推施工的辅助移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顶推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桥梁顶推施工的辅助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河流众多的国家,遇山开道,遇水架桥。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桥的文化渊源悠长。桥梁,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建筑物,称为桥。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但是在桥梁的架设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桥梁的一端已放置在桥墩上,但是另一端却由于起重机械的过大而无法让其精准的安置在桥墩上,目前已有一些辅助的移动设备改善这类情况,但是由于桥梁的重量过大,导致对辅助移动设备的硬件要求很高,比如辅助移动设备的刚性要求必须足够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桥梁顶推施工的辅助移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桥梁顶推施工的辅助移动装置,包括辅助移动装置、桥梁、桥墩、卷绕装置和支撑杆,所述桥梁的左端部水平安装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支撑件,千斤顶的右侧桥梁的上表面安装有卷绕装置,且桥梁的右端水平安装有辅助移动装置,所述桥墩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贯穿有钢索,所述钢索的一端连接卷绕装置,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桥梁的侧壁,所述辅助移动装置的左下端安装有支脚,所述支脚的上端安装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液压缸的升降杆,所述辅助移动装置的左端上下安装有两组安装脚,所述安装脚通过加强螺栓紧固连接桥梁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支脚为锥形结构其底面光滑,顶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安装有销轴,所述销轴固定连接支脚和加强件。

优选的,所述加强件的内部开设有椭圆槽,所述椭圆槽的宽度小于加强件的宽度,且椭圆槽的宽度在15-25cm之间。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顶部的通孔中安装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开设有多个滑道,所述滑道内穿过钢索,所述钢索在桥梁侧壁上成等距连接,且距离在8-10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顶推辅助移动装置可以实现桥梁的另一端顺利的爬上桥墩,设置在桥梁上的卷绕装置,通过钢索和支撑杆将桥梁一部分的重量分担在桥墩上,有效的减轻了辅助移动装置承受的重量,加快了施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辅助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辅助移动装置、2桥梁、3桥墩、4卷绕装置、5千斤顶、6支撑杆、7支脚、8加强件、9液压缸、10安装脚、11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桥梁顶推施工的辅助移动装置,包括辅助移动装置1、桥梁2、桥墩3、卷绕装置4和支撑杆6,所述桥梁2的左端部水平安装有千斤顶5,千斤顶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支撑件,千斤顶5的右侧桥梁2的上表面安装有卷绕装置4,且桥梁2的右端水平安装有辅助移动装置1,所述千斤顶5提供水平向右的推力,辅助移动1装置提供竖直向上的顶推力,卷绕装置4配合钢索对桥梁提供延钢索方向的拉力,所述桥墩3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上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安装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开设有多个滑道,所述滑道内穿过钢索,所述钢索在桥梁侧壁上成等距连接,且距离在8-10m之间,所述钢索的一端连接卷绕装置4,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桥梁2的侧壁,所述辅助移动装置1的左下端安装有支脚7,所述支脚7为锥形结构其底面光滑,顶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安装有销轴,所述销轴固定连接支脚7和加强件8,所述加强件8的内部开设有椭圆槽,所述椭圆槽的宽度小于加强件8的宽度,且椭圆槽的宽度在15-25cm之间,所述加强件8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液压缸9的升降杆,所述辅助移动装置1的左端上下安装有两组安装脚10,所述安装脚10通过加强螺栓紧固连接桥梁2的侧壁。

工作原理:液压缸9工作向下运动伸缩杆,伸缩杆带动加强件8向下运动,支脚7接触桥墩3,桥梁2被辅助移动装置1向上抬起,左边的千斤顶5向右施加推力,使桥梁2向右运动,桥梁2安置在桥墩3上,停止液压缸9的工作,收回支脚7,期间卷绕装置4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减轻辅助移动装置承受的重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