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除雪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9685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除雪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清扫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除雪车。



背景技术:

除雪车的用途是清扫道路上的冰雪,除雪车通常使用自卸卡车的底盘作为基础,然后外加专门的除雪设备改装而成。使用除雪车除雪是道路除雪中效率最高的一种。

如公告号为CN106245570A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环卫用除雪车,铲雪系统包括铲雪斗、扬雪装置,扬雪装置安装在铲雪斗的一侧;所述铲雪斗内设置有螺旋输雪组件,所述螺旋输雪组件包括螺旋桨、变速器、电机;所述扬雪装置包括传动带,所述传送带两端的滚筒中设置有管状电机,在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等间距布置的隔板。在破碎板结的雪块后,采用螺旋输雪组件将其挤压到铲雪斗一侧,经过输送带送到路边或其地方。

该专利的缺点在于:当该除雪车用于城市道路的除雪时,扬起的飞雪易扬到在道路两侧人行道上的行人,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边除雪边收集雪、防止扬起的飞雪扬到行人的新型除雪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除雪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前端安装有用于铲雪的铲雪斗和用于吸雪的吸雪组件,所述车体后端安装有承载雪的收集箱,所述吸雪组件包括用于将铲雪斗铲出的雪引到收集箱内的吸雪管和用于将铲雪斗铲出的雪吸入到吸雪管内的抽气泵,所述吸雪管位于铲雪斗上方且与铲雪斗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抽气泵将铲雪斗铲起的雪吸到吸雪管内,然后通过吸雪管将雪排到收集箱内。在此过程中,雪不会扬到路面的行人,减小了安全隐患。同时完成了雪的收集,可对雪进行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雪管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铲雪斗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吸雪管可同步对铲雪斗两端进行吸雪,从而提高雪的收集效率。同时也减小了铲雪斗内残留的雪量,减小了除雪车在行进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铲雪斗两端均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吸雪管通过出料口和铲雪斗连通,所述吸雪管和铲雪斗呈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无人出没的地方雪一般融化较慢,故一般积雪较多。故在除乡间道路或一些无行人出没地域的雪时,可拆卸下吸雪管,使雪直接扬到铲雪斗两侧。防止由于乡间道路雪过多而导致收集箱一下就集满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雪管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连接于铲雪斗,所述第二管连接于第一管背对铲雪斗一端,所述第二管背对第一管一端位于收集箱上方且朝向收集箱呈弯曲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确保吸雪管内的雪可稳定的落入收集箱内。且减小了雪从吸雪管内的喷出时扬起的雪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管定位转动连接于第一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需求来相对第一管转动第二管,从而调节雪从第二管出来后的运动方向,使雪准确落入收集箱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铲雪斗呈单侧开口的箱体,所述铲雪斗的开口端朝向背对车体一侧,所述铲雪斗上端面呈开口朝下的圆弧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积雪可更好的堆积在铲雪斗内,然后被吸雪管吸走收集。同时铲雪斗上端面对雪有一个阻挡作用,减小了在铲雪时雪向上飞扬,从而减小了飞扬的雪对驾驶者视线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铲雪斗内设置有螺旋输雪组件,所述螺旋输雪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铲雪斗的螺旋桨和用于驱动螺旋桨转动的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积雪聚集在铲雪斗内时,通过螺旋桨转动,将积雪送到出料口,提高了出雪效率。且螺旋桨转动可打散雪块,防止大块雪块无法进入到吸雪管内进行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铲雪斗前端安装用于有破冰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破冰铲可铲起在道路被车辆和行人踩压后板结在地面上的雪冰,使路面积雪被清理的更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箱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设有四块且分别位于底板四侧,位于所述车体后端的侧板转动连接于底板,所述底板和车体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底板相对车体转动的液压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收集箱需出料时,转开侧板,液压缸驱动底板转动,从而使雪沿底板滑动,完成出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箱的底板上端面中心向下凹陷形成导雪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吸雪管喷向收集箱内的雪可沿导雪面滑到收集箱中心,使收集箱内空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可边除雪边收集雪,防止扬起的飞雪扬到行人,减小安全隐患;可清理路面上板结的雪块,使路面清洁的更干净;收集的雪出料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收集箱)。

附图标记:1、车体;2、铲雪斗;3、螺旋输雪组件;4、螺旋桨;5、电机;6、滚珠轴承;7、破冰铲;8、出料口;9、吸雪组件;10、吸雪管;11、抽气泵;12、第一管;13、第二管;14、第一法兰盘;15、第二法兰盘;16、收集箱;17、底板;18、侧板;19、导雪面;20、固定螺栓;21、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除雪车,包括车体1。车体1前端固定连接有铲雪斗2。铲雪斗2呈单侧开口的箱体,铲雪斗2的开口端朝向背对车体1一侧,铲雪斗2上端面呈开口朝下的圆弧形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铲雪斗2内设置有螺旋输雪组件3,螺旋输雪组件3包括螺旋桨4和电机5。螺旋桨4转动连接于铲雪斗2,且螺旋桨4两端穿设入铲雪斗2内。螺旋桨4和铲雪斗2直接设有滚珠轴承6。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于螺旋桨4一端,且电机5固定安装于铲雪斗2。铲雪斗2前端安装用于有破冰铲7。破冰铲7背对铲雪斗2一端呈倾斜向下设置。铲雪斗2背对铲雪斗2一端呈尖端设置。

如图2所示,铲雪斗2两端开设有出料口8。出料口8靠近铲雪斗2上端。出料口8上安装有吸雪组件9。吸雪组件9包括吸雪管10和抽气泵11。如图3所示,吸雪管10包括第一管12和第二管13,第一管12通过出料口8与铲雪斗2相连通。第一管12相对铲雪斗2一端设有第一法兰盘14,第一管12通过第一法兰盘14固定连接于铲雪斗2。如图2所示,抽气泵11固定安装于第一管12内。抽气泵11可通过螺栓、焊接等方式固定安装在第一管12内。

如图3所示,第二管13插接于第一管12背对铲雪斗2一端,且第二管13转动连接于第一管12。第一管12相对第二管13一端和第二管13相对第一管12一端均设有第二法兰盘15,第一管12和第二管13呈法兰固定连接。第二管13背对第一管12一端呈向下弯曲设置。

如图3和图4所示,车体1后端安装有收集箱16,收集箱16开口朝上设置,且收集箱16位于第二管13下方。收集箱16包括底板17和侧板18。底板17上端面中心向下凹陷形成导雪面19。侧板18设有四块且分别位于底板17四侧,侧板18垂直于底板17。

如图3和图4所示,位于车体1后端的侧板18转动连接于底板17,且该侧板18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0。固定螺栓20穿设过底板17且螺纹连接于底板17,从而使该侧板18和底板17可固定连接。其他三块侧板18均固定连接于底板17。底板17和车体1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底板17相对车体1转动的液压缸21。液压缸21缸体转动连接于车体1,液压缸21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于底板17。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该除雪车行进时,破冰铲7铲起在道路上板结的雪冰,被铲起的雪冰和雪一起进入到铲雪斗2内。通过电机5驱动螺旋桨4转动,将雪冰和积雪打散,送到出料口8。在抽气泵11的作用下,雪被吸入吸雪管10内,然后喷入收集箱16中,实现雪的收集。若在无人区除雪时,可拆下吸雪组件9,使雪直接从出料口8扬到道路两侧即可。

如图3所示,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吸雪管10内喷出的雪未完全落入收集箱16内。可将第二法兰盘15上的螺栓拧下,然后使第二管13相对第一管12转动至合适角度。即第二管13的开口对准收集箱16时,拧紧第二法兰盘15上的螺栓。使由吸雪管10喷出的雪均可被收集。

如图3和图4所示,当收集箱16内雪满以后,拧下固定螺栓20,然后转开侧板18。使液压缸21活塞杆变短,使底板17背对铲雪斗2一端向下倾斜。雪会沿着底板17出料,从而将收集箱16清空。在清空完毕后,通过液压缸21将底板17转回到平行地面的位置即可。然后转回侧板18,使侧板18垂直于底板17,拧紧固定螺栓20,固定侧板18和底板17。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