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道路胀缝防水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0064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道路胀缝防水构造。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速,在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建设过程中,混凝土道路仍然占有较大比重,并将长期与沥青道路并存发展。混凝土道路有着使用寿命长、容易维护、不易破坏等优点,较大程度符合我国发展现状,满足我国基本国情,但在混凝土路面长期使用过程中,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胀缝问题,胀缝是混凝土路面最薄弱环节,如果对胀缝防水构造不加以重视,极易导致混凝土道路胀缝基层浸水,从而造成胀缝两侧路面发生沉降断裂。因此,对混凝土道路胀缝防水构造加以改进、优化,对于建造真正合格的混凝土路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道路胀缝防水构造,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防水效果较好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道路胀缝防水构造,包括夯实路基层10,夯实路基层10上铺设混凝土路面1,混凝土路面1上设置有胀缝9,胀缝9的底部设置有砂砾保护层5,砂砾保护层5的下方铺设复合防渗土工膜6,复合防渗土工膜6的下方铺设细砂保护层7;胀缝9中间设置有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板4,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板4与胀缝9之间的空隙中浇注聚氯乙烯胶泥3;胀缝9的顶部设置复合橡胶盖板2。

所述的胀缝9的左右两侧的混凝土路面1上设置有凹槽8,凹槽8内放置复合橡胶盖板2的边角。

所述的细砂保护层7的厚度为2-5cm。

所述的砂砾保护层5的厚度为2-5cm。

所述的复合防渗土工膜6为1000g/m2,横向延伸50-60cm。

所述的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板4的厚度为2-2.5cm,高度为混凝土路面1高度的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复合橡胶盖板2为第一道防水。聚氯乙烯胶泥3具有较好的弹塑性,能有效填充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板2与两侧混凝土路面1的胀缝9,且当第一道防水破坏时,聚氯乙烯胶泥3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板2组成的第二道防水能进一步阻止雨水等浸入道路基层。

(2)细砂保护层7、复合防渗土工膜层6、砂砾保护层5,即使在上述两道保护层破坏时,不至于道路基层立即浸水,从而给检修留有充足时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预防因胀缝路面基层浸水而造成的路面断板、错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详细叙述。

参照图1所示,一种混凝土道路胀缝防水构造,包括夯实路基层10,夯实路基层10上铺设混凝土路面1,混凝土路面1上设置有胀缝9,胀缝9的底部设置有砂砾保护层5,砂砾保护层5的下方铺设复合防渗土工膜6,复合防渗土工膜6的下方铺设细砂保护层7;胀缝9中间设置有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板4,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板4与胀缝9之间的空隙中浇注聚氯乙烯胶泥3;胀缝9的顶部设置复合橡胶盖板2。

所述的胀缝9的左右两侧的混凝土路面1上设置有凹槽8,凹槽8内放置复合橡胶盖板2的边角,既能固定住复合橡胶盖板2,又能有效防止雨水浸入。

所述的细砂保护层7的厚度为2-5cm。

所述的砂砾保护层5的厚度为2-5cm。

所述的复合防渗土工膜6为1000g/m2,横向延伸50-60cm。

所述的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板4的厚度为2-2.5cm,高度为混凝土路面1高度的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复合橡胶盖板2构成结构第一道防水,在两侧混凝土路面1刻置凹槽8,复合橡胶盖板2与凹槽8一起能有效防止雨水浸入。聚氯乙烯胶泥3具有较好的弹塑性,能有效填充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板4与两侧混凝土路面1的缝隙,且当第一道防水破坏时,聚氯乙烯胶泥3与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板4组成的第二道防水能进一步阻止雨水等浸入道路基层10;在胀缝9下与道路基层10上设置的细砂保护层7、复合防渗土工膜层6、砂砾保护层5,即使在上述两道保护层破坏时,不至于道路基层立即浸水,从而给检修留有充足时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