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洞式U形桥台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3100阅读:17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窑洞式U形桥台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窑洞式U形桥台构造。



背景技术:

U形桥台在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尤其是适用于填土高度在8-11m以下或跨度稍大的桥梁,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台身全部浇筑混凝土,这会导致桥台的体积和自重较大,对基底的承载能力要求很高,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对基座承载力要求低的桥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受力性能良好、节省材料、减轻自重的窑洞式的U形桥台构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窑洞式U形桥台构造,包括基础、台身、桥台台帽、背墙和翼墙;其中,台身设置在基础上,台身顶部设置桥台台帽及背墙,基础上还竖直设置有两个相平行的翼墙,台身、背墙均与翼墙相接触;台身上开设有若干窑洞式构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窑洞式构造的顶部设置有拱圈,台身背面设置有用于对窑洞式构造封闭的拱圈封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台身的前端面为斜坡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台身的前端面的坡度为10: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桥台台帽上设置有桥梁挡块,桥梁挡块侧面与背墙间距为5c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基础采用刚性扩大基础,每边扩大的尺寸最小为0.2~0.5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在台身上开设有若干窑洞式构造,可以节省材料,浇筑台身时预留出的窑洞式构造可大大减少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用量。同时,使得自重轻,降低桥台对基底承载力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中窑洞式构造采取拱顶的方式即保证了桥台的稳固性,又使原本笨重的桥台显得轻盈美观,增强了桥梁的景观效果。可见,本实用新型减轻结构自重、降低基底承载力要求,重心稳定、结构合理、受力性能良好,造型美观。在保证桥台稳定性的同时,能解决现有U形桥台笨重,自重大,材料用量多等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窑洞式U形桥台构造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窑洞式U形桥台构造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窑洞式U形桥台构造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台身构造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窑洞及拱圈构造图。

图中,

1—基础; 2—台身; 2-1—窑洞式构造;

2-2—拱圈; 2-3—拱圈封端; 3—桥台台帽;

4—背墙; 5—翼墙; 6—桥梁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基础1、台身2、桥台台帽3、背墙4、翼墙5和桥梁挡块6。其中,基础1采用扩大基础的构造,具体的,基础1采用刚性扩大基础,每边扩大的尺寸最小为0.2~0.5m。

台身2设置在基础1上,台身2顶部设置桥台台帽3及背墙4,桥台台帽3上设置有桥梁挡块6,桥梁挡块6侧面与背墙4相距5cm。基础1上还竖直设置有两个相平行的翼墙5,台身2背面、背墙4均与翼墙5相接触,翼墙5与台身2顶面在平面内呈U字形;台身2上开设有若干窑洞式构造2-1,窑洞式构造2-1的顶部设置有拱圈2-2,台身2背面设置有用于对窑洞式构造2-1封闭的拱圈封端2-3,即台身2采用后端封闭,前端开口的形式。施工过程中,台身2背面一侧需要预留与拱圈封端2-3相连接的钢筋,当台身2浇筑完成后需要对台身2背面一侧进行凿毛处理。此外,台身2的前端面为斜坡状,斜坡的坡度可取10:1,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本实用新型的桥台材料用量少,自重轻,对基底的要求小。

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施工时,在基础1上分层浇筑台身2及翼墙5,具体是:先放置好第一层模板,使台身2预留出窑洞式的构造2-1,窑洞式构造2-1在浇筑混凝土时使用模板进行预留,其数量及具体形状由实际情况决定。再放置第二层模板,浇筑拱圈2-2,拱圈2-2底部与窑洞式构造2-1衔接,台身2背部侧面与拱圈封端2-3相连接。在台身背面用片石混凝土进行密封,形成拱圈封端2-3,然后依次浇筑桥台台帽3及背墙4,最后施工挡块6及其他构造。

本实用新型为了减少桥台自重,可以在台身分层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预留出拱形的窑洞式构造,即为窑洞式U形桥台。采用窑洞式的U形桥台构造,可使台背预留出孔洞,在节省材料的同时大大减小了桥台结构的体积和自重。同时,城市桥梁在满足安全、实用、经济的同时,对美观的要求也相对较高,窑洞式的构造在增强桥梁的景观效果方面发挥很大优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