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路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7290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机械设备领域,尤指一种矿山路轨。



背景技术:

路轨是矿山轨道的主要组成部件,它的功用在于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前进,承受车轮的巨大压力,并传递到轨枕上,路轨必须为车轮提供连续、平顺和阻力最小的滚动表面,路轨的断面形状采用具有最佳抗弯性能的工字形断面,有轨头、轨腰以及轨底三部分组成,为使钢轨更好地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力,保证必要强度条件,钢轨应有足够的高度,其头部和底部应有足够的面积和高度、腰部和底部不宜太薄,矿山路轨由于主要用于矿山运输等复杂环境,安装维修困难,容易发生磨损锈蚀,波磨主要出现在重载运输线上,尤其是运煤运矿线上特别严重,列车速度较高的铁路上,主要发生波纹磨耗,且主要出现在直线和制动地段,在车速较低的重载运输线上主要发波浪磨耗,且一般出现在曲线地段,影响钢轨波磨发生发展的因素很多,涉及到钢轨材质、线路及机车辆条件等多个方面,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钢轨波形磨耗成因理论研究,关于波磨成因的理论有数十种,大致可分为两类:动力类成因理论和非动力类成因理论,总的来说,动力作用是钢轨波磨形成的外因,钢轨材质性能是波磨的内因,事实上单靠某一方面的分析来概括钢轨波磨的所有成因是相当困难的,而必须把车辆和轨道作为一个系统,研究多种振动形成,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多学科的研究,才能把握波磨成因的全貌。

现有技术的矿山路轨通常没有进行防腐防磨损处理,安装完成后使用年限较久,基本没有维修,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下,矿山路轨容易造成锈蚀影响路轨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山路轨,该产品结构合理规范,使用方便,通过对矿山路轨进行重新设计,使改进后的路轨能满足矿山复杂的地质环境,同时有效的降低路轨的腐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山路轨,包括本体,轨头,轨面,轨腰,轨底,石墨烯层,环氧树脂层,凸出部,其特征在于:本体上部设置有轨头,轨头顶端中心位置设置有U型凹槽,凹槽上设置有轨面,轨面与凹槽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本体中部设置有轨腰,本体底部设置有轨底,轨底底端设置有若干长方形的凸出部,凸出部底端设置有丁腈橡胶层,丁腈橡胶层内部设置有若干加强钢丝,本体外表面设置有石墨烯层,石墨烯层外表面设置有环氧树脂层。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通过可更换的轨面以满足矿山路轨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问题,轨面磨损后只需要对轨面进行更换即可继续使用,维修成本低,维修效率高,同时环氧树脂层与石墨烯的组合使用,能有效的提高石墨烯层的防腐效果,充分利用石墨烯层的不可渗透性,耐化学药品性,对路轨形成良好的防腐蚀保护,轨底凸出部与丁腈橡胶层的组合设计,能有效的增加路轨与枕木的接触面积,有效的防止枕木位移造成路轨变形,同时丁腈橡胶层的设计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有效的防止枕木上的水分对凸出部的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矿山路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轨面;2-凹槽;3-螺栓;4-轨头;5-石墨烯层;6-环氧树脂层;7-轨腰;8-本体;9-轨底;10-凸出部;11-丁腈橡胶层;12-加强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山路轨,包括本体8,轨头4,轨面1,轨腰7,轨底9,石墨烯层5,环氧树脂层6,凸出部10,其特征在于:本体8上部设置有轨头4,轨头4顶端中心位置设置有U型凹槽2,凹槽2上设置有轨面1,轨面1与凹槽2之间通过螺栓3连接,本体8中部设置有轨腰7,本体8底部设置有轨底9,轨底9底端设置有若干长方形的凸出部10,凸出部10底端设置有丁腈橡胶层11,丁腈橡胶层11内部设置有若干加强钢丝12,本体8外表面设置有石墨烯层5,石墨烯层5外表面设置有环氧树脂层6,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通过可更换的轨面以满足矿山路轨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问题,轨面磨损后只需要对轨面进行更换即可继续使用,维修成本低,维修效率高,同时环氧树脂层与石墨烯的组合使用,能有效的提高石墨烯层的防腐效果,充分利用石墨烯层的不可渗透性,耐化学药品性,对路轨形成良好的防腐蚀保护,轨底凸出部与丁腈橡胶层的组合设计,能有效的增加路轨与枕木的接触面积,有效的防止枕木位移造成路轨变形,同时丁腈橡胶层的设计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有效的防止枕木上的水分对凸出部的腐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