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及轨道交通用h型框架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779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及轨道交通用h型框架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框架墩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铁路及轨道交通用h型框架墩。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铁路、普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新建线路与既有铁路、公路的小角度交汇不可避免。尤其在较繁华的大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市政交通通道及铁路线路越来越多,铁路在立体空间上的多层交叉,成为技术人员面临的新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及轨道交通用h型框架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路及轨道交通用h型框架墩,包括底部的承台,所述两侧相对的承台上分别设置有下左墩柱、下右墩柱,所述下左墩柱上设置有上墩柱,下左墩柱、下右墩柱上端架设横梁,所述上墩柱上端设置有上层梁体,所述横梁上端设置有下层梁体。

所述上墩柱、横梁、下左墩柱、下右墩柱呈h型。

所述下左墩柱、下右墩柱的高度与地面交通通道的净空相适应。

所述上层梁体、下层梁体构成的交通通道至少一层为铁路线路。

所述上层梁体、下层梁体为简支梁结构、连续梁结构、挂梁式结构、墩梁固结式结构中的一种。

所述横梁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所述上墩柱、下左墩柱、下右墩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所述上墩柱与下左墩柱的中心线重合,或向横梁跨中方向偏移。

所述上墩柱上设置有承载上层梁体的上墩柱支撑垫石,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承载下层梁体的横梁支撑垫石。

所述上层梁体、下层梁体为简支梁结构、挂梁式结构时,其跨度为12m~56m;所述上层梁体、下层梁体为连续梁结构、墩梁固结式结构时,其跨度为20m~100m。

本实用新型针对铁路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布局,有效发挥结构的灵活性,实现了多个铁路及公路通道在空间上的立体交叉,解决了用地紧张、空间受限的难题,在拆迁困难且成本高、土地价格高企的当今社会,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面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面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面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面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面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侧面图;

图7 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立面图;

图8 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侧面图;

其中:

1 上墩柱 2 横梁

3 下左墩柱 4 下右墩柱

5 上层梁体 6 下层梁体

7 承台 8 上墩柱支撑垫石

9 横梁支撑垫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8所示,一种铁路及轨道交通用h型框架墩,包括底部的承台7,所述两侧相对的承台7上分别设置有下左墩柱3、下右墩柱4,所述下左墩柱3上设置有上墩柱1,下左墩柱3、下右墩柱4上端架设横梁2,所述上墩柱1上端设置有上层梁体5,所述横梁2上端设置有下层梁体6。

所述上墩柱1、横梁2、下左墩柱3、下右墩柱4呈h型。

所述下左墩柱3、下右墩柱4的高度与地面交通通道的净空相适应。

所述上层梁体5、下层梁体6构成的交通通道至少一层为铁路线路。

所述上层梁体5、下层梁体6为简支梁结构(如图1~2所示)、连续梁结构(如图3~4所示)、挂梁式结构(如图5~6所示)、墩梁固结式结构(如图7~8所示)中的一种。

所述横梁2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所述上墩柱1、下左墩柱3、下右墩柱4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所述上墩柱1与下左墩柱3的中心线重合,或向横梁2跨中方向偏移。

所述上墩柱1上设置有承载上层梁体5的上墩柱支撑垫石8,所述横梁2上设置有承载下层梁体6的横梁支撑垫石9。

所述上层梁体5、下层梁体6为简支梁结构、挂梁式结构时,其跨度为12m~56m;所述上层梁体5、下层梁体6为连续梁结构、墩梁固结式结构时,其跨度为20m~100m。

铁路及轨道交通用横向多跨框架墩的单孔横向最大跨度一般在10~50米之间。

铁路及轨道交通用横向多跨框架墩的横梁1可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一般单孔横向最大跨度在10~25m之间时宜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单孔横向最大跨度在25~50m之间时宜采用钢结构。

本实用新型针对铁路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布局,有效发挥结构的灵活性,实现了多个铁路及公路通道在空间上的立体交叉,解决了用地紧张、空间受限的难题,在拆迁困难且成本高、土地价格高企的当今社会,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