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行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7578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园林景观步行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行道。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面积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局部暴雨经常造成城市内涝,给城市的交通与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同时雨水资源不能及时进入城市地下水循环利用系统,造成雨水资源的浪费。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城市道路面积过大,并且道路的排水、吸水能力较差。当今城市提倡海绵城市和生态城市理念建设,营造一种可持续的、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所谓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因此,设计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行道是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行道,以实现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行道,包括步行道本体,所述步行道本体两侧设有花池,所述花池下方设有碎石整平层,所述碎石整平层下方设有夯实土壤层;

所述步行道本体表面层设有透水砖体,所述透水砖体下方设有钢制蓄水缓冲层,钢制蓄水缓冲层下方设有找平层,所述找平层下方设有透水混凝土层,所述透水混凝土层下方设有级配碎石细沙层,所述级配碎石细沙层下方设有孔材料预制板,所述孔材料预制板下方设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内设有增压泵,所述蓄水池两侧壁均通过水管与花池底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花池用于种植景观植物,所述花池中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培养土壤层、级配碎石层和多孔材料层。

优选地,所述花池靠近步行道本体的一侧扣接有L型木质座椅架。

优选地,所述钢制蓄水缓冲层包括上下两块设有透水孔的透水板,两块透水板之间通过支撑柱连接。

优选地,所述级配碎石细沙层的碎石半径8mm-16mm,细沙半径2mm-4mm。

优选地,所述蓄水池顶部设有漏斗形封板,所述漏斗形封板上设有向下打开的半自动单向阀门。

优选地,所述蓄水池内壁还设有防水材料层,所述步行道本体与花池之间还设有道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现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设计新颖,符合海绵城市建造理念,将雨水尽可能收集循环利用,浇灌景观植物,美化城市环境。同时收集到的雨水通过缓慢蒸发,慢慢释放到空气中,增加了景观步行道周边空气的湿度和舒适感,有利于行人身体健康,也降低了景观步行道表面的温度,利于保养维护。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造法简单、花费少、建造快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行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花池1、碎石整平层2、夯实土壤层3、透水砖体4、钢制蓄水缓冲层5、透水板5.1、支撑柱5.2、找平层6、透水混凝土层7、级配碎石细沙层8、孔材料预制板9、蓄水池10、漏斗形封板10.1、半自动单向阀门10.2、增压泵11、水管12、景观植物13、L型木质座椅架14、防水材料层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景观步行道,包括步行道本体,所述步行道本体两侧设有花池1,所述花池1下方设有碎石整平层2,所述碎石整平层2下方设有夯实土壤层3;

所述步行道本体表面层设有透水砖体4,所述透水砖体4下方设有钢制蓄水缓冲层5,钢制蓄水缓冲层5下方设有找平层6,所述找平层6下方设有透水混凝土层7,所述透水混凝土层7下方设有级配碎石细沙层8,所述级配碎石细沙层8下方设有孔材料预制板9,所述孔材料预制板9下方设有蓄水池10,所述蓄水池10内设有增压泵11,所述蓄水池10两侧壁均通过水管12与花池1底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花池1用于种植景观植物13,所述花池1中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培养土壤层、级配碎石层和多孔材料层。

优选地,所述花池1靠近步行道本体的一侧扣接有L型木质座椅架14。

优选地,所述钢制蓄水缓冲层5包括上下两块设有透水孔的透水板5.1,两块透水板5.1之间通过支撑柱5.2连接。

优选地,所述级配碎石细沙层8的碎石半径8mm-16mm,细沙半径2mm-4mm。

优选地,所述蓄水池10顶部设有漏斗形封板10.1,所述漏斗形封板10.1上设有向下打开的半自动单向阀门10.2。这样从蓄水池10上方流下的水可以顺利通过半自动单向阀门10.2并进入到蓄水池10内,而当增压泵11工作,蓄水池10内的气压增大,半自动单向阀门10.2向上移动并关闭进水口,这样能够防止漏气,使得蓄水池10内气压顺利增加,利于将蓄水池10内的水压入水管12内。

优选地,所述蓄水池10内壁还设有防水材料层15,所述步行道本体与花池1之间还设有道牙。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在下雨天,雨水通过透水砖体4的透水孔漏下,并依次经过钢制蓄水缓冲层5、找平层6、透水混凝土层7、级配碎石细沙层8和孔材料预制板9的多层过滤和净化,并最终进入到蓄水池10中,而花池1中积存的多余的水也可以通过水管12进入到蓄水池10内。当干旱气候出现时,蓄水池10内多余的水可以通过增压泵11被压入到水管12内,进而反流至花池1内进行灌溉。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