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场地滚桶水箱吸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791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育场地滚桶水箱吸水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场地清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体育场地滚桶水箱吸水车。



背景技术:

体育场地主要是供学生、市民或专业运动员运动、锻炼或竞技的场所,由于很多体育场地都处于室外,在下雨后,往往会有大量积水,这就给使用带来很大不便;这就需要积水清理设备进行清理,目前主要通过积水清理车对体育场地里的积水进行清理。但目前的清理车主要存在以下缺点:设备的车轮和清理主体是分开设计的,这样不仅设备体积较大,且结构复杂,设备的成本也较高,且清理车的储水体积固定,使用不够灵活,积水清理效率及清理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育场地滚桶水箱吸水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和清理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体育场地滚桶水箱吸水车,包括吸水滚桶,吸水滚桶经轴承与中空结构的车轴连接,车轴与车架连接;所述的吸水滚桶表面设有吸水层,吸水层表面与挤压滚筒连接,挤压滚筒与车架连接,挤压滚筒下方设有接水槽,接水槽与车架连接,接水槽经引水组件与吸水层表面连接;所述的接水槽上还设有接水管,接水管与车轴连接;位于吸水滚桶内部的车轴上还设有车轴入水孔。

前述的体育场地滚桶水箱吸水车中,所述的车架上设有调节孔,所述的挤压滚筒两端均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与调节孔滑动连接,轴承座与调节螺杆连接,调节螺杆经螺母与车架连接。

前述的体育场地滚桶水箱吸水车中,所述的吸水滚桶内一侧还设有内层壁,内层壁上沿其径向分布有一圈以上的出入水孔,出入水孔上设有堵头。

前述的体育场地滚桶水箱吸水车中,所述的引水组件包括两支撑立柱,支撑立柱与接水槽连接,两支撑立柱间设有钢丝,钢丝上串有滚珠,相邻滚珠间设有连接线,连接线与接水布连接,接水布与接水槽内壁连接。

前述的体育场地滚桶水箱吸水车中,所述的吸水层上部的两侧、并处于两挤压滚筒间还设有接水槽,接水槽经接水管与车轴连接。

前述的体育场地滚桶水箱吸水车中,所述的吸水层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尼龙透水布和吸水海绵;吸水层的两侧设有橡胶车轮。

前述的体育场地滚桶水箱吸水车中,所述的接水管经管接头与车轴连接。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通过在吸水滚桶外表面设置吸水层的结构,吸水滚桶能够吸水的同时,又能替代车轮进行滚动,省去了后轮结构,及简化了车架结构,使得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设备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将车轴设置为中空结构,并在位于吸水滚桶内部的车轴上设置车轴入水孔,通过该结构,直接通过车轴将积水引入于吸水滚桶内,其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将挤压滚筒与吸水滚桶间设置为可调节结构,即能够通过调节挤压滚筒以增大/减小挤压滚筒对吸水层的挤压力;通过该结构,使得设备能够根据积水的量的多少对挤压滚筒进行调节,使设备的使用更加灵活。

本实用新型在内层壁上沿内层壁的径向分布有一圈以上的出入水孔,出入水孔上设有堵头;通过该结构,使用时,根据储水量的多少需求打开相应的一圈出入水孔进行排水,提高了设备的适用范围,也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将引水组件设置为,在两支撑立柱间设有钢丝,钢丝上串有滚珠,相邻滚珠间设有连接线,连接线与接水布连接,接水布与接水槽内壁连接;通过该结构,不仅使接引水的效果能够得到保证,还使吸水滚桶推/拉时均能够吸水,从而使得设备使用更加方便,也提高了清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

图3是吸水滚桶、车轴和内层壁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引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挤压滚筒两端与车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吸水层、橡胶车轮与吸水滚桶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吸水滚桶、外盖与接水管间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吸水滚桶,2-轴承,3-车轴,4-车架,5-扶手,6-吸水层,7-挤压滚筒,8-接水槽,9-引水组件,10-接水管,11-车轴入水孔,12-调节孔,13-轴承座,14-调节螺杆,15-螺母,16-压簧,17-内层壁,18-出入水孔,19-支撑立柱,20-钢丝,21-滚珠,22-连接线,23-接水布,24-尼龙透水布,25-吸水海绵,26-橡胶车轮,27-桶架,28-管接头,29-外盖,30-外盖进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体育场地滚桶水箱吸水车,构成如图1-7所示,包括吸水滚桶1,吸水滚桶1经轴承2与中空结构的车轴3连接,车轴3与车架4连接,具体地,车轴3与车架4固定连接,通过固定连接,防止吸水滚桶1旋转时车轴3随之旋转;所述的吸水滚桶1表面设有吸水层6,吸水层6表面与挤压滚筒7连接,挤压滚筒7与车架4连接,挤压滚筒7下方设有接水槽8,接水槽8与车架4连接,接水槽8经引水组件9与吸水层6表面连接;所述的接水槽8上还设有接水管10,接水管10与车轴3连接;位于吸水滚桶1内部的车轴3上还设有车轴入水孔11。吸水滚桶1内设置有桶架27,桶架27通过轴承2与车轴3以对吸水滚桶1形成支撑。所述的接水管10直径约为5cm;所述的吸水滚桶1直径约为60cm。

前述的体育场地滚桶水箱吸水车的使用方法:吸水时,推动/拉动吸水滚桶1绕车轴3在体育场地上滚动,吸水滚桶1外的吸水层6将体育场地中的积水吸入吸水层6滚动到挤压滚筒7处,挤压滚筒7与吸水滚桶1对滚,并将吸水层6中吸收的积水挤压出,之后积水沿引水组件9被接引到接水槽8中,再沿接水管10、车轴3的中空结构和车轴入水孔11流入吸水滚桶1内。通过在吸水滚桶1外表面设置吸水层6的结构,吸水滚桶1能够吸水的同时,又能替代车轮进行滚动,省去了后轮结构,及简化了车架结构,使得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设备的成本。除此外,将车轴3设置为中空结构,并在位于吸水滚桶1内部的车轴3上设置车轴入水孔11,通过该结构,直接通过车轴3将积水引入于吸水滚桶1内,其结构更加紧凑。

前述的车架4上设有调节孔12,所述的挤压滚筒7两端均设有轴承座13,轴承座13与调节孔12滑动连接,轴承座13与调节螺杆14连接,调节螺杆14经螺母15与车架4连接,轴承座13与螺母15间的调节螺杆14上还设有压簧16。通过压簧16结构,能够防止轴承座13松动。

当体育场地中积水变少/多时,调节挤压滚筒7以增大/减小挤压滚筒7对吸水层6的挤压力;挤压滚筒7的调节是,旋动调节螺杆14沿螺母15转动,使轴承座13沿调节孔12,进而带动挤压滚筒7移动,以增大/减小挤压滚筒7对吸水层6的挤压力。通过该结构,使得设备能够根据积水的量的多少对挤压滚筒7进行调节,使设备的使用更加灵活。

前述的吸水滚桶1内一侧还设有内层壁17,内层壁17上沿其径向分布有一圈以上的出入水孔18,出入水孔18上设有堵头。

吸水滚桶1中的水排出是通过出入水孔18排出,排水时,将吸水滚桶1侧倾,即能将水倒出。

出入水孔18的位置能够根据吸水滚桶1对积水的储水量要求在内层壁17的径向进行多圈设定,储水量要求多的一圈出入水孔18靠向内层壁17圆心分布,要求少的远离圆心分布,初始时将出入水孔18通过堵头封堵住;使用时,根据储水量的多少需求打开相应的一圈出入水孔18进行排水;通过该结构,有效提高了设备的适用范围,也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

前述的引水组件9包括两支撑立柱19,支撑立柱19与接水槽8连接,两支撑立柱19间设有钢丝20,钢丝20上串有滚珠21,相邻滚珠21间设有连接线22,连接线22与接水布23连接,接水布23与接水槽8内壁连接。

前述的积水沿引水组件9被接引到接水槽8中,是积水被挤压出吸水层6后,依次由滚珠21、连接线22和接水布23被接引到接水槽8中。

在钢丝20上串有滚珠21,将滚珠21与吸水层6接触,通过该结构,无论对吸水滚桶1进行推/拉,由于钢丝的柔性,滚珠21始终能够保持与吸水层6接触,即能够及时的挤压出的积水由吸水层6表面引出,再由连接线22和接水布23接引到接水槽8中,而又不影响吸水滚桶1的正/逆时针旋转;通过该结构,不仅使接引水的效果能够得到保证,还使吸水滚桶1推/拉时均能够吸水,从而使得设备使用更加方便,也提高了清理效率。

前述的吸水层6上部的两侧、并处于两挤压滚筒7间还设有接水槽8,接水槽8经接水管10与车轴3连接。通过该结构,能够将两挤压滚筒7挤压出的余水又被搜集,之后流入吸水滚桶1,进而确保积水能够得到较为彻底的搜集。

前述的吸水层6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尼龙透水布24和吸水海绵25;吸水层6的两侧设有橡胶车轮26。橡胶车轮26的作用是对吸水滚桶1形成支撑。

前述的接水管10经管接头28与车轴3连接。所述的管接头28可以是四通接头。

前述的车架4与扶手5连接。推动/拉动吸水滚桶1,是通过扶手5推动/拉动。

前述的接水管10除了能够与车轴3连接将积水引入吸水滚桶1外,还能够按如下方式将积水引入吸水滚桶1:

在内层壁17外再设置一个外盖29,外盖29的中心部为设有外盖进出水孔30,外盖29的外缘与吸水滚桶1内壁连接,将接水管10的出水口设于外盖进出水孔30;引水时,外盖29随吸水滚桶1旋转,积水由接水管10、外盖进出水孔30引入到吸水滚桶1内。结构参见图7。当要倒出吸水滚桶1中的积水时,侧倾吸水滚桶1,将积水由外盖进出水孔30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