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环保的绿化分隔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0448阅读:1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环保的绿化分隔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环保的绿化分隔带,属于城市道路绿化改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激增以及车辆性能的稳步提升,交通参与者对作为城市道路主要交通设施的中央分隔带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中央分隔带不仅要具有隔离双向交通、减少对向交通干扰的一般功能,还应具有埋设通信管道、安装防眩设施、保护行人过街、为设置路灯及标志标牌提供空间、为市政施工提供作业场所等功能。近年来,公路建设理念也随之进步,逐渐从保障畅通建设转向环保生态型公里建设。公路绿化分隔带就是这一理念转变的产物,在原有的功能基础上也充分展示出美化的效果,视觉和精神上都得到满足,但是目前绿化隔离带的树木常出现死亡、落叶并伴有积水难渗透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力绿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申请人进行研究及改进,提供一种生态环保的绿化分隔带,该绿化分隔带不同于保障畅通建设、植物难存活的传统分隔带,充分考虑了隔离带雨水渗透及绿化带养护的问题,同时兼顾景观效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生态环保的绿化分隔带,所述绿化分隔带设置于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包括:路堑、缓冲带、雨水口、雨水连管和两布一膜防渗土工膜;所述路堑设置于机动车道和缓冲带之间,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C15砼基座、平缘石、开孔立缘石,C15砼基座将开孔立缘石与平缘石固定在一起,开孔立缘石高度高于机动车道路面10~20cm;两布一膜防渗土工膜自C15砼基座底部向下延伸至道路基层表面下方30~50cm;于缓冲带上对应开孔立缘石进水口处铺设有横贯缓冲带的砾石带,砾石带之间种植有耐淹、耐污植物,缓冲带两侧以中心为标线为1~5%坡度;雨水口设置于砾石带之间,高于缓冲带表面5~10cm。

具体地,所述道路基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路基、碎石垫层、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带中心标高低于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路面10~20cm。

作为优选,所述平缘石高度为12cm;开孔立缘石高度为10cm,宽度为12cm,高于机动车道路面16cm。

作为优选,所述两布一膜防渗土工膜规格为400g/m2、断裂强度≥8.0KN/m、耐静水压为0.4Mpa。

作为优选,所述两布一膜防渗土工膜自C15砼基座底部向下延伸至道路基层表面下方50cm。

作为优选,所述砾石带铺设宽度为50cm,厚度为10cm。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带两侧以中心为标线为1%坡度。

作为优选,所述绿化分隔带铺设宽度不小于3m。

作为优选,所述雨水口(2)设置于缓冲带(1)两侧的中央位置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防止污水、雨水渗入道路地基,起到稳固路基的作用,能够快速减少路面积水,并将雨水回收利用,防止地面下沉,能够有效保护地面铺装及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同时能保护和养护绿化植物,兼顾景观效益,从而更好地发挥美化道路交通、美化城市、净化空气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缓冲带;2、雨水口;3、路基;4、碎石垫层;5、半刚性基层; 6、沥青混凝土面层;7、C15砼基座;8、平缘石;9、开孔立缘石;10两布一膜防渗土工膜;11、机动车道;12、非机动车道;13、雨水连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实施例生态环保的绿化分隔带设置于机动车道11和非机动车道12之间,包括:路堑、缓冲带1、雨水口2、雨水连管13和两布一膜防渗土工膜10;路堑设置于机动车道11和缓冲带1之间,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C15砼基座7、平缘石8、开孔立缘石9,C15砼基座7将开孔立缘石9 与平缘石8固定在一起,可避免出现差异沉降后使立缘石失稳倾斜现象;平缘石8高度为12cm,开孔立缘石9高度为10cm,宽度为12cm,高于机动车道11 路面16cm;两布一膜防渗土工膜10规格为400g/m2、断裂强度≥8.0KN/m、CBR 顶破强力≥1.4KN、耐静水压为0.4Mpa,自C15砼基座7底部向下延伸至道路基层表面下方50cm,能有效防止雨水渗流进路基,防止雨水腐蚀路基,保护路基的稳定性;道路基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路基3、碎石垫层4、半刚性基层5、沥青混凝土面层6;在缓冲带1上对应开孔立缘石9进水口处铺设有横贯缓冲带1的砾石带,砾石带铺设宽度为50cm,厚度为10cm,可防止雨水的直接冲刷作用;砾石带之间种植有耐淹、耐污植物,缓冲带1两侧以中心为标线为1%坡度,缓冲带1中心标高低于机动车道11和非机动车道12路面10~20cm;雨水口2设置于砾石带之间,位于缓冲带1两侧的中央位置处,高于缓冲带1 表面5~10cm;整个绿化分隔带铺设宽度不小于3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下雨时,雨水通过开孔立缘石9流入调蓄渗流的绿化分隔带,通过绿化带进行雨水的滞留,渗流;当雨水量过大时,可通过雨水口2将雨水导入雨水连管13。本实用新型在绿化隔离的同时起到了加固地面路基、防止雨水渗透、保护植物的作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