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道路清扫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1048发布日期:2018-06-22 23:3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道路清扫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清扫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道路清扫车。



背景技术:

垃圾,指不需要或无用的固体、流体物质。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常见的做法是收集后送往堆填区,或是用焚化炉焚化。但两者均会制造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终止过度消费可进一步减轻堆填区饱和程度。堆填区中的垃圾处理不当会污染地下水和发出臭味,而且很多城市可供堆填的面积已越来越少。焚化则无可避免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生物体。多数的城市都在研究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和鼓励资源回收。

目前城市中垃圾清扫多是通过人工清扫和垃圾车清扫,人工清扫效果好但效率低,道路清扫车大都采用汽车作为载体,不便于对清理狭窄路面上垃圾,同时不便于清理路面上小体积垃圾和粘黏的垃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道路清扫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道路清扫车,包括:固定底座、垃圾储存箱和变速箱,在所述固定底座左侧上端固定设有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上端左侧固定设有推手,固定底座下端左侧设有后侧车轮,固定底座下端右侧设有前侧车轮,所述前侧车轮为两个,且两个车轮之间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转轮,所述垃圾储存箱的底部设在固定底座上,在所述垃圾储存箱的上设有抽风机,在位于抽风机下方的垃圾储存箱内部设有过滤网,在所述垃圾储存箱的右侧连接有竖管,在竖管的下端左侧连接横管,在横管的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吸收盘,在吸收盘的右侧设有清洁刷头,在固定底座的右侧固定有电机,所述清洁刷头的顶端通过转轴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竖管的下端右侧连接有垃圾收集斗,所述垃圾收集斗的上端固定在固定底座的下表面,所述变速箱固定在固定底座上,且位于垃圾储存箱的前方,在所述变速箱内部左侧壁设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右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小直径转杆,第一小直径转杆上设有第一小直径转轮,第一小直径转轮通过第二皮带连接在两个前侧车轮之间转轴上的转轮上,在所述第一小直径转杆的右侧固定有大直径转杆,大直径转杆的右侧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底座的右侧固定在变速箱的右侧内壁上,大直径转杆上设有第二大直径转轮,第二大直径转轮通过第三皮带连接第二小直径转轮,第二小直径转轮右侧固定在第二小直径转杆上,第二小直径转杆右端设有第一大直径转轮,第一大直径转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有清洁杆,清洁杆和第一皮带连接处设有固定转轮,清洁杆上端设有阵列分布的连接杆,连接杆通过套管固定在清洁杆上,连接杆的上端固定在固定底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垃圾储存箱底部设有排料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管和垃圾储存箱连接处设有连接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收盘设置成倒漏斗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垃圾收集斗和竖管连接处设有大孔径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小直径转杆和第一小直径转杆的转杆直径设置是大直径转杆的一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大直径转轮和第二大直径转轮的转轮直径设置是第一小直径转轮和第二小直径转轮的一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洁杆四周和清洁刷头下端都设有清洁刷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道路清扫车,使用时,人工推动,前侧车轮转动后通过第二皮带带动第一小直径转轮,小直径转轮通过第一小直径转杆带动大直径转杆,大直径转杆带动第二大直径转轮,第二大直径转轮通过第三皮带带动第二小直径转轮,第二小直径转轮通过第二小直径转杆带动第一大直径转轮,第一大直径转轮通过第一皮带带动清洁杆顺时针转动将垃圾清扫到垃圾收集斗中,人工便携推动,可清洁狭窄路面,节省能源,清扫方便、效果好、效率高,启动抽风机,竖管连通垃圾收集斗,有利于垃圾收集斗收集垃圾,电机带动清洁刷头将小体积垃圾扫起后通过吸收盘吸入到垃圾储存箱内部,便于清理路面上小体积垃圾和粘黏的垃圾。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携式道路清扫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便携式道路清扫车中变速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推手1、支撑杆2、固定底座3、后侧车轮4、垃圾储存箱5、横管6、吸收盘7、清洁刷头8、电机9、垃圾收集斗10、清洁杆11、前侧车轮12、连接杆13、第一皮带14、第一大直径转轮15、变速箱16、竖管17、过滤网18、抽风机19、第一小直径转轮160、第一固定座161、第一小直径转杆162、大直径转杆163、第二大直径转轮164、第二固定座165、第二皮带166、第三皮带167、第二小直径转轮168、第二小直径转杆16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种便携式道路清扫车,包括:固定底座3、垃圾储存箱5和变速箱1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底座3左侧上端固定设有支撑杆2,在所述支撑杆2上端左侧固定设有推手1,固定底座3下端左侧设有后侧车轮4,固定底座3下端右侧设有前侧车轮12,所述前侧车轮12为两个,且两个车轮之间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转轮,所述垃圾储存箱5的底部设在固定底座3上,在所述垃圾储存箱5的上设有抽风机19,在位于抽风机19下方的垃圾储存箱5内部设有过滤网18,在所述垃圾储存箱5的右侧连接有竖管17,竖管17和垃圾储存箱5连接处设有连接管,在竖管17的下端左侧连接横管6,在横管6的下端设有阵列分布的吸收盘7,吸收盘7设置成倒漏斗状;在吸收盘7的右侧设有清洁刷头8,在固定底座3的右侧固定有电机9,所述清洁刷头8的顶端通过转轴固定在电机9的输出轴上,所述竖管17的下端右侧连接有垃圾收集斗10,垃圾收集斗10和竖管17连接处设有大孔径过滤网;所述垃圾收集斗10的上端固定在固定底座3的下表面,所述变速箱16固定在固定底座3上,且位于垃圾储存箱5的前方,在所述变速箱16内部左侧壁设有第一固定座161,第一固定座161右侧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小直径转杆162,第一小直径转杆162上设有第一小直径转轮160,第一小直径转轮160通过第二皮带166连接在两个前侧车轮12之间转轴上的转轮上,在所述第一小直径转杆162的右侧固定有大直径转杆163,大直径转杆163的右侧通过轴承与第二固定座165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底座165的右侧固定在变速箱16的右侧内壁上,大直径转杆163上设有第二大直径转轮164,第二大直径转轮164通过第三皮带167连接第二小直径转轮168,第二小直径转轮168右侧固定在第二小直径转杆169上,第二小直径转杆169右端设有第一大直径转轮15,第一大直径转轮15通过第一皮带14连接有清洁杆11,所述清洁杆11四周和清洁刷头8下端都设有清洁刷毛;清洁杆11和第一皮带14连接处设有固定转轮,清洁杆11上端设有阵列分布的连接杆13,连接杆13通过套管固定在清洁杆11上,连接杆13的上端固定在固定底座3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小直径转杆169和第一小直径转杆162的转杆直径设置是大直径转杆163的一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大直径转轮165和第二大直径转轮164的转轮直径设置是第一小直径转轮160和第二小直径转轮168的一半。

使用时,人工推动,前侧车轮12转动后通过第二皮带166带动第一小直径转轮160,小直径转轮160通过第一小直径转杆162带动大直径转杆163,大直径转杆163带动第二大直径转轮164,第二大直径转轮164通过第三皮带167带动第二小直径转轮167,第二小直径转轮167通过第二小直径转杆169带动第一大直径转轮15,第一大直径转轮15通过第一皮带14带动清洁杆11顺时针转动将垃圾清扫到垃圾收集斗10中,人工便携推动,可清洁狭窄路面,节省能源,清扫方便、效果好、效率高,启动抽风机19,竖管17连通垃圾收集斗10,有利于垃圾收集斗10收集垃圾,电机9带动清洁刷头8将小体积垃圾扫起后通过吸收盘7吸入到垃圾储存箱5内部,便于清理路面上小体积垃圾和粘黏的垃圾。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道路清扫车,使用时,人工推动,前侧车轮转动后通过第二皮带带动第一小直径转轮,小直径转轮通过第一小直径转杆带动大直径转杆,大直径转杆带动第二大直径转轮,第二大直径转轮通过第三皮带带动第二小直径转轮,第二小直径转轮通过第二小直径转杆带动第一大直径转轮,第一大直径转轮通过第一皮带带动清洁杆顺时针转动将垃圾清扫到垃圾收集斗中,人工便携推动,可清洁狭窄路面,节省能源,清扫方便、效果好、效率高,启动抽风机,竖管连通垃圾收集斗,有利于垃圾收集斗收集垃圾,电机带动清洁刷头将小体积垃圾扫起后通过吸收盘吸入到垃圾储存箱内部,便于清理路面上小体积垃圾和粘黏的垃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