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承重式海绵植草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0741发布日期:2018-07-20 20:04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草砖,具体来说,是一种管承重式海绵植草砖。



背景技术:

植草砖是为了尽量多地在建筑地面上增加绿化面积,保持水土涵养,亲近自然,而又要抵抗车辆承载轮胎碾压,绿色停车坪的需要而设计的砌块。

传统的植草砖砌块形状有8字形、X字形,井字形、六方形,这些砌块在铺装完成之后,在其上方种植的草坪,只能是一个小块的四方形、六方形或圆形等,小小草丛只能起到点缀作用,形成“砖包草”,这样,草非常容易营养不良,不易成活,抗气候条件差,茎无法蔓延,根无法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承重式海绵植草砖。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加以实现:一种管承重式海绵植草砖,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为“井”字形框架结构,由两条横梁和两条纵梁交叉组合而成,横梁与纵梁的交叉处均设有支撑立柱;所述的横梁与纵梁的背面沿着其延伸方向均设有水仓。

所述的支撑立柱内部同轴设置排水孔,所述的排水孔贯穿到底。用于引导积水,将其引导到植草砖下方。

所述的横梁和纵梁在相邻的两支撑立柱之间,截面为弧形。

所述的横梁和纵梁在相邻的两支撑立柱之间设置排水孔,所述的排水孔贯穿到底。也是用于引导积水。

所述的水仓贯穿于横梁和纵梁的背面。水仓中用于放置海绵,作吸水用。

支撑立柱的顶面为轮胎的支撑点。

所述的植草砖一体成型,其材质为塑料、铸铝合金、毛玻璃或者高强度纤维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植草砖底座上设置带有排水孔的支撑立柱,使得积水能够从排水孔有效流进放置了海绵的水仓中,被海绵吸收,缓慢排除,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响应国家建设“海绵城市”的号召。

本实用新型使得加培土壤时容易下滑踏实,易施工,使用于停车场时,“多草包少砖”,植草易茂盛。

本实用新型槽状和孔状部位较多,减轻了产品的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可以使用铸铝合金,注塑,玻璃,纤维砼,实现废物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横梁,2-纵梁,3-支撑立柱,4-水仓,5-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述:

如图,一种管承重式海绵植草砖,包括底座,本实用新型中,底座为“井”字形框架结构,由两条横梁1和两条纵梁2交叉组合而成,横梁1与纵梁2的交叉处均设有支撑立柱3,用于形成支撑面;横梁1与纵梁2的背面沿着其延伸方向均设有水仓4,水仓4为槽状空腔,开口于横梁1和纵梁2的侧面,用来积水或者预留给填放海绵的位置;下雨积水后就是临时水仓或者海绵吸水仓。

支撑立柱3内部同轴设置排水孔5,排水孔5贯穿到底,下雨时,排水孔5引导水流向水仓4,并从横梁1和纵梁2的侧面排出,加强排水速度,雨停后水分慢慢蒸发,以调节局部气候。

横梁1和纵梁2在相邻的两支撑立柱3之间,截面为弧形。横梁1和纵梁2在相邻的两支撑立柱3之间设置排水孔5,排水孔5贯穿到底。水仓4贯穿于横梁1和纵梁2的背面,水仓中用于填放海绵,成为海绵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