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缝用喷胶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0513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缝用喷胶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灌缝机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灌缝用喷胶枪。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的不断发展,养护技术也逐步发展并走向成熟。裂纹是沥青路面最为常见的早期病害之一,根据灌缝技术多年的应用经验,对灌缝设备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灌缝设备功能性的提高,还有以人为本、宜人性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从而达到操作准确、省力、简便,减轻操作疲劳和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灌缝胶枪都是结构比较简单,在电加热软管的基础上增加简单的支撑和手柄即可,并未过多的考虑操作者的习惯和劳动强度。而且灌缝施工一般都是几个小时的连续作业,在不当的姿势下施工操作者很快就会疲劳,影响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缝用喷胶枪,更符合人体操作习惯的灌缝喷枪,手柄位置可调,大大减轻操作劳动强度且结构简单轻便,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灌缝用喷胶枪,包括一端与灌缝用机动车相连接的喷胶软管,与此喷胶软管的另一端相连接的喷胶嘴,套在所述喷胶软管上的前部支撑管和与此前部支撑管相连接的手持架及喷胶开关,所述的手持架由水平纵梁,分别与此水平纵梁一端相连接的下斜撑、调节板,分别与此水平纵梁的另一端相连接的上仰杆、短套管Ⅱ,与此短套管Ⅱ相连接的软管保护弹簧,与所述下斜撑相连接的短套管Ⅰ,与所述上仰杆相连接的后部手柄,依次设在所述水平纵梁上的前部手柄和一对吊环及肩带所组成,所述的短套管Ⅰ与所述的前部支撑管固定连接,所述的短套管Ⅱ与所述的喷胶软管滑动连接,所述的喷胶开关设在所述的后部手柄上,所述的调节板上设有一组插接孔。

所述的前部手柄由手柄摆杆,通过铰接轴与所述手柄摆杆中部相连接的铰接座,与所述手柄摆杆的下端相插接的插销轴和与所述手柄摆杆上端相连接的水平前把手所组成,所述的插销轴与所述一组插接孔中的一个插接孔相连接,所述的铰接座上设有铰接孔且此铰接座固定在所述水平纵梁上,所述的一组插接孔以所述铰接孔为中心呈扇形分布。

所述的喷胶嘴设在一个喷胶框内,此喷胶框通过双耳铰接架固定在所述的前部支撑管上,所述的喷胶框与所述的双耳铰接架转动连接。

所述水平前把手呈回转体形状且其转体中心与所述手柄摆杆的纵向中心相互垂直。

所述水平前把手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手柄在同一投影面内相互垂直。

所述的水平纵梁、下斜撑和上仰杆均采用同一种规格型材制作,且所述水平纵梁、下斜撑和上仰杆处在同一垂直面内。

所述的水平纵梁与下斜撑夹角α为115°-125°,所述水平纵梁和上仰杆夹角β为115°-12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前部手柄和后部手柄,不但优化了操作手柄的方向,而且前部手柄位置可调节,符合人体操作习惯,从而减轻操作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增加了肩带,可减轻手持重量,施工省力、灌缝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架结构示意。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灌缝用喷胶枪,包括一端与灌缝用机动车相连接的喷胶软管16,与此喷胶软管的另一端相连接的喷胶嘴2,套在所述喷胶软管上的前部支撑管3和与此前部支撑管相连接的手持架及喷胶开关11,所述的手持架由水平纵梁9,分别与此水平纵梁一端相连接的下斜撑4、调节板5,分别与此水平纵梁的另一端相连接的上仰杆13、短套管Ⅱ15,与此短套管Ⅱ相连接的软管保护弹簧14,与所述下斜撑相连接的短套管Ⅰ20,与所述上仰杆相连接的后部手柄12,依次设在所述水平纵梁上的前部手柄和一对吊环17及肩带10所组成,所述的短套管Ⅰ与所述的前部支撑管固定连接,短套管Ⅰ将前部支撑管和手持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钢结构部件,所述的短套管Ⅱ与所述的喷胶软管滑动连接,喷胶软管在短套管Ⅱ及软管保护弹簧内可以移动或串动,软管保护弹簧防止喷胶软管小夹角折弯,所述的喷胶开关设在所述的后部手柄上,便于手动操作,所述的调节板上设有一组插接孔5-1。此一组插接孔可根据人的习惯,操作角度不同随时调换。

所述的前部手柄由手柄摆杆6,通过铰接轴19与所述手柄摆杆中部相连接的铰接座8,与所述手柄摆杆的下端相插接的插销轴18和与所述手柄摆杆上端相连接的水平前把手7所组成,所述的插销轴与所述一组插接孔中的一个插接孔相连接,所述的铰接座上设有铰接孔且此铰接座固定在所述水平纵梁上,所述的一组插接孔以所述铰接孔为中心呈扇形分布。

所述的喷胶嘴设在一个喷胶框1内,此喷胶框通过双耳铰接架21固定在所述的前部支撑管上,所述的喷胶框与所述的双耳铰接架转动连接。双耳铰接架上设有两个耳板,此两个耳板上分别设有回转轴,此回转轴与喷胶框两侧壁转动连接,不管前部支撑管与地面角度如何,喷胶框底边平面始终与地面平行接触。

所述水平前把手呈回转体形状且其转体中心与所述手柄摆杆的纵向中心相互垂直。水平前把手的回转体形状可是双曲线回转体、圆弧回转体、或波浪线回转体等。

所述水平前把手与所述的后部手柄在同一投影面内相互垂直。

所述的水平纵梁、下斜撑和上仰杆均采用同一种规格型材制作,且所述水平纵梁、下斜撑和上仰杆处在同一垂直面内。

所述的水平纵梁与下斜撑夹角α为115°-125°,所述水平纵梁和上仰杆夹角β为115°-12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