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积水的透水地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0888发布日期:2018-07-18 00:33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坪,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积水的透水地坪。



背景技术:

透水地坪也被称为生态透水地坪,透水混凝土,无砂混凝土等,是采用骨料碎石,胶结料,添加剂,水泥,水等经过均匀搅拌,摊铺成路面。具有比传统混凝土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能满足结构物力学性能、使用功能以及使用年限的要求;具有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减轻对地球和生态环境的负荷,实现非再生型资源可循环性使用;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能为人类构筑温和、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在公告号为CN205223774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地坪结构,包括置于最底层的路基层,路基层的顶部依次设有积水层、衬垫层、级配碎石层和沥青混合料表面层,下雨时,雨水依次通过沥青混合料表面层、级配碎石层、沉淀槽后进入积水层,积水层能够将进入地坪的水进行收集,雨水不会快速渗入地下,当晴天时,地下的水汽可通过铺设的路面向空气中散发,能够有效调节城市空气的干湿度,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保证生态平衡。

上述透水地坪通过积水层减缓雨水的下渗速度,但是,当降雨量过大时,雨水会堆积在积水层中甚至溢出透水地坪,造成表面积水,从而影响车辆以及行人的通行舒适度以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积水的透水地坪,具有避免地面积水,提高了车辆以及行人的通行舒适度以及安全性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积水的透水地坪,包括与地面固定的地坪本体,地坪本体包括过滤层、透水层和与地面固定的碎石层,透水层位于过滤层和碎石层之间,还包括开设于地面的缓冲槽,地坪本体开设有沿地坪本体高度方向设置且与缓冲槽相通的引流槽,引流槽内可拆卸安装有过滤箱,过滤箱设置有朝向雨水流入方向的开口,过滤箱的侧壁与底面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大雨时,透水层的透水速度低于雨水的聚集速度,雨水流入引流槽并在引流槽的导向作用下流入缓冲槽内,从而对雨水起到收集作用,减缓了地坪本体表面的雨水堆积情况;以及通过设置缓冲槽增大了雨水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快了泥土对雨水的吸收速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地坪表面的雨水堆积的概率;

通过设置过滤箱,对流入引流槽以及缓冲槽内的雨水进行过滤,避免了泥沙堆积于引流槽和缓冲槽内,从而影响雨水的疏导情况。

进一步的,引流槽的侧壁固定有凸块,过滤箱上设置有悬挂于凸块的悬挂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凸块,将悬挂件悬挂于凸块上从而实现了过滤箱的安装,同时凸块与悬挂件抵接实现了过滤箱的可拆卸。

进一步的,悬挂件沿引流槽的轴线周向设置,悬挂件的侧壁上固定有与引流槽侧壁抵接的橡胶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层与引流槽的抵接接触,减小了悬挂件与引流槽侧壁之间的间隙,减少固体颗粒从悬挂件和引流槽侧壁之间通过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引流槽堵塞的概率。

进一步的,过滤箱上固定有带动过滤箱脱离引流槽的提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提手带动过滤箱从引流槽内取出,从而具有简单、方便的优点,同时通过提拉提手代替与过滤箱的直接接触,提升了整体的洁净度。

进一步的,过滤箱的底面呈倾斜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过滤箱的底面倾斜,从而使过滤箱内的杂质沿倾斜方向堆积于一处,从而减小了杂质的覆盖面积。

进一步的,地坪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封闭引流槽的过滤板,过滤板开设有多个通孔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过滤板,从而将大体积的物体隔离于过滤板外,从而实现对雨水的初过滤。

进一步的,缓冲槽内固定有支撑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网从而避免了由于雨水的冲刷导致的缓冲槽的塌陷,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透水层与碎石层之间固定有消音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消音层,从而对地坪本体表面噪声的吸收,减小了城市的噪声污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下大雨时,雨水流入引流槽并在引流槽的导向作用下流入缓冲槽内,从而对雨水起到收集作用,减缓了地坪本体表面的雨水堆积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整体结构;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示出了过滤箱与引流槽的连接关系。

附图标记:1、地坪本体;2、过滤层;3、透水层;4、消音层;5、碎石层;6、缓冲槽;7、引流槽;8、支撑网;9、凸块;10、过滤箱;11、通孔一;12、悬挂件;13、橡胶层;14、地面;15、过滤板;16、通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防积水的透水地坪,如图1所示,包括地坪本体1,地坪本体1由上而下包括过滤层2、透水层3、消音层4以及碎石层5,碎石层5与地面14表面抵接,地面14表面开设有开口朝向地坪本体1的圆柱形缓冲槽6,地坪本体1开设有引流槽7,引流槽7沿地坪本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并与缓冲槽6相通,当雨水积压时,沿引流槽7流入缓冲槽6并渗入地面14。

缓冲槽6内固定有铁质的支撑网8,支撑网8与缓冲槽6的侧壁抵接,从而对缓冲槽6起到了固定的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引流槽7设置为圆柱形,引流槽7的侧壁固定有与引流槽7同轴线的圆环状凸块9,引流槽7内设置有圆柱形过滤箱10,过滤箱10的侧壁以及底板上开设有通孔一11,从而起到了对污水的过滤效果。过滤箱10的底面呈倾斜设置,从而实现了固体杂质的堆积。

过滤箱10上设置有朝向地坪本体1表面的开口,过滤箱10的顶端固定有环状的悬挂件12,悬挂件12与过滤箱10同轴线,悬挂件12的侧壁上固定有橡胶层13,当悬挂件12与凸块9抵接的同时橡胶层13与引流槽7的侧壁抵接,从而实现了减小过滤箱10顶部与引流槽7侧壁之间的间隙,避免了引流槽7的堵塞。悬挂件12上设置有弧形的提手(图中未标出),提手上固定有防滑橡胶,通过提拉提手从而将过滤箱10从引流槽7内取出,具有简单、方便的效果。

如图2所示,地坪本体1设置有过滤板15,过滤板15上设置有通孔二16,通孔二16的孔径大于通孔一11的孔径,当过滤板15与悬挂件12抵接的同时于引流槽7侧壁抵接并与地坪本体1表面平齐。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法:现将过滤箱10放入引流槽7内,使悬挂件12与凸块9抵接,并使过滤板15置于引流槽7内并与本体表面平齐,从而实现对过滤箱10的安装,当下大雨时,雨水流入引流槽7内并在过滤箱10的作用下过滤杂质,然后流入缓冲槽6内,从而对雨水起到一定收集作用,减缓了地坪本体1表面的雨水堆积情况。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