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施工临时架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3872发布日期:2018-09-05 01:17阅读:13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桥领域,尤其是道路施工临时用架桥。



背景技术:

道路常常在某个节点或者路段发生损坏,或者经过该处的道路下水道,水管,电缆损坏,或者该处的道路裂开损坏,工人常常需要在该损坏处竖立起屏障后抢修道路,在人行比较繁忙或者涉及到人数比较多的出行路段,这样常常会给人的出行带来很多不便,在该处作业时间长的时候由于其阻碍交通,给人带来的麻烦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道路施工临时架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道路施工临时架桥,包括: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螺柱、支撑板、踏梯单元以及连接杆;

所述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截面为“T”型,第一支撑臂横杆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二支撑臂的横杆侧面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支撑臂内螺纹的旋向相反;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的倾斜杆侧面设有通孔;所述螺柱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且一端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配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纹孔配合;所述踏梯单元侧壁开有过孔,所述连接杆两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螺柱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踏梯单元通过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二支撑臂的通孔、踏梯单元的过孔以及第一支撑臂的通孔安装于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之间,连接杆两端由螺栓固定;所述支撑板铺设于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的上平面。

在需要施工的路段,跨过施工点,将通过辅助工具(吊机、钩机,升降平台等),将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立起来,螺柱对准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旋转螺柱,由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旋向相反,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可以同时相对移动,也可以同时相背离移动,由此,可以根据路面宽度适当调整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之间的跨度以获得桥的宽度,踏梯单元设有用来脚踏的阶梯,踏梯单元可以根据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之间的跨度选择多个,多个踏梯单元并列于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之间,并且由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一支撑臂、踏梯单元以及第二支撑臂固定,连接杆两个末端配备螺纹,并且由相应的螺母固定。支撑板固定于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上面以供行人踩踏,支撑板的固定可以通过螺钉固定,也可以通过绳索绑定。最后配备护栏即可。

将桥安装完成后,工人可以在桥下施工,行人可以通过桥行走,而不必封路,即使施工时间比较长也不影响行人的出行。在施工完毕后,可以将架桥拆卸,以供下一个路段施工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道路施工临时架桥还包括地脚座,所述地脚座设置有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的倾斜杆末端水平方向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进入第三螺纹孔将地脚座连接于所述连接板。

道路施工临时架桥架于道路施工点时候,相应的挖几个坑将所述地脚座埋藏于地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地脚座还设置有手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地脚座为混凝土材质。

地脚座可以增加搭建完成后的架桥根部牢固性,防止发生意外。而提手便于搬运地脚座,在施工完毕后,将桥拆卸,地脚座可以回收重复利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踏梯单元为三个,踏梯单元的过孔对齐相互并列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之间,由连接杆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道路施工临时架桥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道路施工临时架桥使用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道路施工临时架桥的第一支撑臂或者第二支撑臂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道路施工临时架桥的踏梯单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道路施工临时架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臂10、第二支撑臂11、螺柱20、支撑板50、踏梯单元30以及连接杆104;所述第一支撑臂10、第二支撑臂11截面为梯形,第一支撑臂10横杆侧面设置有第一螺纹孔41、第二支撑臂11的横杆(这里的横杆指的是梯形或者说是拱形支撑臂的高或者最上面横梁,如图3所示的横杆123)侧面设置有第二螺纹孔40,所述第一螺纹孔41和第二支撑臂11内螺纹的旋向相反;第一支撑臂10、第二支撑臂11的倾斜杆136(参考图3)侧面设有通孔103;所述螺柱20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且一端与所述第一螺纹孔41配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纹孔40配合;所述踏梯单元30侧壁开有过孔301,所述连接杆104两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螺柱20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撑臂10、第二支撑臂11的第一螺纹孔41和第二螺纹孔40,踏梯单元30通过连接杆104依次穿过第二支撑臂11的通孔103、踏梯单元30的过孔301以及第一支撑臂10的通孔103安装于第一支撑臂10、第二支撑臂11之间,连接杆104两端由螺栓固定;所述支撑板50铺设于第一支撑臂10、第二支撑臂11的上平面。这里的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其区别仅仅是第一支撑臂10、第二支撑臂11的第一螺纹孔41和第二螺纹孔40旋转方向相反。这里的梯形设计的目的是得到一拱形桥,以便跨过施工点。

参考图2,在需要施工的路段794,跨过施工点798,将通过辅助工具(吊机、钩机,升降平台等),将第一支撑臂10、第二支撑臂11立起来,螺柱对准第一支撑臂10、第二支撑臂11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旋转螺柱,由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旋向相反,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可以同时相对移动,也可以同时相背离移动,如图1所示,螺柱20中间还设有夹块201,以便于下扳手,也可以有多个架块201以供多个工人同时作业;由此,可以根据路面宽度适当调整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之间的跨度以获得桥的宽度,踏梯单元设有用来脚踏的阶梯,踏梯单元可以根据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之间的跨度选择多个,多个踏梯单元并列于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之间,并且由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一支撑臂、踏梯单元以及第二支撑臂固定,连接杆两个末端配备螺纹,并且由相应的螺母固定。支撑板固定于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上面以供行人踩踏,支撑板的固定可以通过螺钉固定(支撑板和第一、第二支撑臂上平面边沿打螺钉孔后,螺钉通过螺钉孔拧入第一和第二支撑臂),也可以通过绳索绑定。最后配备护栏即可。

将桥安装完成后,工人可以在桥下施工,行人可以通过桥行走,而不必封路,即使施工时间比较长也不影响行人的出行。在施工完毕后,可以将架桥拆卸,以供下一个路段施工使用。

为了加固架桥的稳定性,所述道路施工临时架桥还包括地脚座60,所述地脚座60设置有第三螺纹孔601;所述第一支撑臂10、第二支撑臂11的倾斜杆末端水平方向设置有连接板101,所述连接板101上设有连接孔102;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102进入第三螺纹孔601将地脚座60连接于所述连接板101。所述地脚座60还设置有手提602。所述地脚座60为混凝土材质。

在作业的时候,可以下路侧相应位置挖坑,道路施工临时架桥架于道路施工点时候,所述地脚座埋藏于地下。

所述踏梯单元30为三个,踏梯单元30的过孔301对齐相互并列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臂10、第二支撑臂11之间,由连接杆104固定。

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