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中救援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7893发布日期:2018-08-31 21:1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桥梁修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水中救援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溺水死亡事故的频频发生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对于水上救援设备的开发还不够到位。国内最科学的救援设备应属快速救生艇,快速救生艇需要救生员携带绳索、救生衣、救生气囊等一系列救生设备前去救援。救生员在救援过程中还要避免用力过度对溺水者造成伤害,在实施救助过程中,使救助艇向救人舷侧横倾,降低干舷高度,提拉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救生艇平衡,救生员所用绳索也有很多要求,由于软的救生网在水中无法保持固定形状,因此使用的救生网被绊住和缺乏刚性会影响对遇险人员的控制,救助人员难以将水中遇险人员网入网内。

然,如何将水中救援与桥梁破损临时修复相结合,使得在检测到有落水人体时及时救援,检测到桥梁出现损坏进行临时修复,避免桥梁破损加剧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水中救援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水中救援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包括救援装置、修复装置、伸缩装置、固定装置、识别装置、防护装置、定位装置、无线装置以及控制中心,所述救援装置包括救援平台、水中驱动电机、螺旋桨、救援通道以及救援仓,所述救援平台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桥梁所在水域,用于进行水中救援;所述水中驱动电机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救援平台侧方位置与螺旋桨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螺旋桨运行;所述螺旋桨数量与水中驱动电机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救援平台侧方位置与水中驱动电机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救援平台在水中移动;所述救援通道数量与救援平台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所述救援平台侧方位置与救援仓连接,用于提供水中人体进入救援仓内部;所述救援仓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救援平台内部上方位置分别与救援通道以及救援平台上表面连接,用于救援落水人体;所述修复装置包括修复轨道、修复平台、修复电机、修复滚轮以及切割机械臂,所述修复轨道设置于桥梁桥墩侧面以及桥体下表面位置,用于提供修复平台移动;所述修复平台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所述修复轨道位置,用于在修复轨道进行移动;所述修复电机数量与修复平台数量一致并设置于修复平台内部位置分别与修复平台以及修复滚轮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修复滚轮运行;所述修复滚轮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修复平台面向修复轨道表面位置分别与修复轨道以及修复平台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修复平台在修复轨道移动;所述切割机械臂为前端设置有切割装置的伸缩机械臂,所述切割机械臂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修复平台侧方位置,用于切割桥体指定位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抵触液压泵、伸缩抵触液压杆、伸缩抵触平台以及升降柱,所述伸缩抵触液压泵数量与救援平台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救援平台内部位置分别与救援平台以及伸缩抵触液压杆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伸缩抵触液压杆伸缩;所述伸缩抵触液压杆数量与伸缩抵触液压泵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救援平台上表面位置分别与伸缩抵触液压泵以及伸缩抵触平台,用于驱动连接的伸缩抵触平台伸缩;所述伸缩抵触平台数量与伸缩抵触液压杆数量一致并设置于伸缩抵触液压杆前端位置分别与伸缩抵触液压杆以及升降柱连接,用于将升降柱与桥梁桥体下表面进行抵触;所述升降柱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伸缩抵触平台上表面位置与伸缩抵触平台连接,伸出后,用于提供桥梁桥体上表面车辆进行行驶;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电机、固定支柱以及旋转轴,所述固定电机数量与救援平台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救援平台内部下方位置分别与救援平台、旋转轴以及固定支柱连接,用于驱动连接旋转轴旋转将连接的固定支柱伸出;所述固定支柱数量与固定电机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救援平台外部下方位置分别与固定电机以及旋转轴连接,且固定支柱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牙,用于与水域底部固定;所述旋转轴数量与固定支柱数量并设置于固定电机与固定支柱连接位置分别与固定电机以及固定支柱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固定支柱进行旋转;所述识别装置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红外线传感器以及接触觉传感器,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桥梁护栏上方位置,用于摄取桥梁桥体环境影像;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救援平台侧方位置,用于摄取救援平台周围环境影像;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救援平台侧方位置,用于检测救援平台周围活体信息;所述接触觉传感器数量与升降柱数量一致并设置于升降柱上方表面位置,用于获取升降柱抵触物体信息;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电机以及防护护栏,所述防护电机数量与救援平台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救援平台内部上方位置分别与救援平台以及防护护栏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防护护栏伸缩;所述防护护栏数量与防护电机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所述救援平台侧方位置与防护电机连接,伸出后,用于防护救援平台上方人体;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定位模块以及第二定位模块,所述第一定位模块数量与修复平台数量一致并设置于修复平台内部位置,用于定位修复平台位置并获取对应位置的定位数据;所述第二定位模块数量与救援平台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救援平台内部位置,用于定位救援平台位置并获取对应位置的定位数据;所述无线装置设置于控制中心内部位置,用于分别与水中驱动电机、修复电机、切割机械臂、伸缩抵触液压泵、升降柱、固定电机、旋转轴、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红外线传感器、接触觉传感器、防护电机、第一定位模块、第二定位模块、控制中心、桥梁管理部门、急救中心以及网络连接;所述控制中心设置于桥梁管理部门规划的放置控制中心位置,用于执行指定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救援装置还包括移动轨道以及移动平台,所述移动轨道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救援通道侧方位置;所述移动平台数量与救援平台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所述救援通道内部位置,用于将落水人体移动致救援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第三摄像头,所述第三摄像头数量与移动平台数量一致并设置于移动平台内部以及外部位置,用于摄取移动平台内部以及外部环境影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救援装置还包括移动电机以及移动滚轮,所述移动电机数量与救援平台数量一致并设置于移动平台内部位置分别与移动平台、移动滚轮以及无线装置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移动滚轮运行;所述移动滚轮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移动平台面向移动轨道表面位置分别与移动平台以及移动轨道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移动平台在移动轨道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救援装置还包括伸缩门体,所述伸缩门体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移动平台侧方位置分别与移动平台以及无线装置连接,用于开关移动平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防护轨道以及防护平台,所述防护轨道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移动平台内部侧方位置,用于提供防护平台移动;所述防护平台数量与移动平台数量一致并设置于移动平台内部位置,用于驱动落水人体升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升降电机以及升降滚轮,所述升降电机数量与防护平台数量一直并设置于移动平台内部位置分别与防护平台、升降滚轮以及无线装置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升降滚轮运行;所述升降滚轮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防护平台侧方位置分别与防护平台以及防护轨道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防护平台在防护轨道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运输电机以及运输履带,所述运输电机数量与防护平台数量一致并设置于防护平台内部位置分别与运输履带以及无线装置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运输履带运行;所述运输履带数量与防护平台数量一致并设置于防护平台表面位置,用于将防护平台表面的人体运输至救援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救援仓设置有氧气供给口以及氧气罐,所述氧气供给口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救援仓内壁位置分别与氧气罐以及无线装置连接,用于为救援仓供给氧气;所述氧气罐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救援平台与救援仓连接位置与氧气供给口连接,用于提供氧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救援仓还设置有烘干室,所述烘干室设置有若干个,且烘干室为设置有烘干装置并与无线装置连接,用于为落水人体烘干衣物。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智能桥梁修复系统启动后,驱动救援平台实时获取周围的落水人体信息以及实时分析桥梁桥体的损坏信息,若获取到周围有人体落水则控制救援平台前往救援,若分析出桥梁桥体有损坏则驱动伸缩抵触平台与损坏区域抵触,然后伸出升降柱以供人体和/或车辆行走。

2.在救援平台将落水人体容置于救援通道内后,开启移动平台以供人体进入,人体完全进入后所述智能桥梁修复系统驱动关闭的移动平台移动至救援仓。

3.在所述智能桥梁修复系统驱动关闭的移动平台移动至救援仓后,若分析出落水人体未有意识则控制运输电机驱动连接的运输履带将落水人体导入救援仓。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桥梁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桥梁桥墩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修复平台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救援平台的侧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升降柱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救援通道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移动平台的侧面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防护平台的侧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防护平台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电子器件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考图1-7,图10所示,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桥梁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桥梁桥墩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修复平台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救援平台的侧面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升降柱俯视图;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救援通道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移动平台的侧面剖视图;图10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电子器件连接图。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水中救援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包括救援装置1、修复装置2、伸缩装置3、固定装置4、识别装置5、防护装置6、定位装置7、无线装置8以及控制中心9,救援装置1包括救援平台10、水中驱动电机11、螺旋桨12、救援通道13以及救援仓14,救援平台10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桥梁所在水域,用于进行水中救援;水中驱动电机11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救援平台10侧方位置与螺旋桨12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螺旋桨12运行;螺旋桨12数量与水中驱动电机11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救援平台10侧方位置与水中驱动电机11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救援平台10在水中移动;救援通道13数量与救援平台10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救援平台10侧方位置与救援仓14连接,用于提供水中人体进入救援仓14内部;救援仓14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救援平台10内部上方位置分别与救援通道13以及救援平台10上表面连接,用于救援落水人体;修复装置2包括修复轨道20、修复平台21、修复电机22、修复滚轮23以及切割机械臂24,修复轨道20设置于桥梁桥墩侧面以及桥体下表面位置,用于提供修复平台21移动;修复平台21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修复轨道20位置,用于在修复轨道20进行移动;修复电机22数量与修复平台21数量一致并设置于修复平台21内部位置分别与修复平台21以及修复滚轮23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修复滚轮23运行;修复滚轮23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修复平台21面向修复轨道20表面位置分别与修复轨道20以及修复平台21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修复平台21在修复轨道20移动;切割机械臂24为前端设置有切割装置的伸缩机械臂,切割机械臂24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修复平台21侧方位置,用于切割桥体指定位置;伸缩装置3包括伸缩抵触液压泵30、伸缩抵触液压杆31、伸缩抵触平台32以及升降柱33,伸缩抵触液压泵30数量与救援平台10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救援平台10内部位置分别与救援平台10以及伸缩抵触液压杆31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伸缩抵触液压杆31伸缩;伸缩抵触液压杆31数量与伸缩抵触液压泵30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救援平台10上表面位置分别与伸缩抵触液压泵30以及伸缩抵触平台32,用于驱动连接的伸缩抵触平台32伸缩;伸缩抵触平台32数量与伸缩抵触液压杆31数量一致并设置于伸缩抵触液压杆31前端位置分别与伸缩抵触液压杆31以及升降柱33连接,用于将升降柱33与桥梁桥体下表面进行抵触;升降柱33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伸缩抵触平台32上表面位置与伸缩抵触平台32连接,伸出后,用于提供桥梁桥体上表面车辆进行行驶;固定装置4包括固定电机40、固定支柱41以及旋转轴42,固定电机40数量与救援平台10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救援平台10内部下方位置分别与救援平台10、旋转轴42以及固定支柱41连接,用于驱动连接旋转轴42旋转将连接的固定支柱41伸出;固定支柱41数量与固定电机40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救援平台10外部下方位置分别与固定电机40以及旋转轴42连接,且固定支柱41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牙,用于与水域底部固定;旋转轴42数量与固定支柱41数量并设置于固定电机40与固定支柱41连接位置分别与固定电机40以及固定支柱41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固定支柱41进行旋转;识别装置5包括第一摄像头50、第二摄像头51、红外线传感器52以及接触觉传感器53,第一摄像头50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桥梁护栏上方位置,用于摄取桥梁桥体环境影像;第二摄像头51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救援平台10侧方位置,用于摄取救援平台10周围环境影像;红外线传感器52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救援平台10侧方位置,用于检测救援平台10周围活体信息;接触觉传感器53数量与升降柱33数量一致并设置于升降柱33上方表面位置,用于获取升降柱33抵触物体信息;防护装置6包括防护电机60以及防护护栏61,防护电机60数量与救援平台10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救援平台10内部上方位置分别与救援平台10以及防护护栏61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防护护栏61伸缩;防护护栏61数量与防护电机60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救援平台10侧方位置与防护电机60连接,伸出后,用于防护救援平台10上方人体;定位装置7包括第一定位模块70以及第二定位模块71,第一定位模块70数量与修复平台21数量一致并设置于修复平台21内部位置,用于定位修复平台21位置并获取对应位置的定位数据;第二定位模块71数量与救援平台10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救援平台10内部位置,用于定位救援平台10位置并获取对应位置的定位数据;无线装置8设置于控制中心9内部位置,用于分别与水中驱动电机11、修复电机22、切割机械臂24、伸缩抵触液压泵30、升降柱33、固定电机40、旋转轴42、第一摄像头50、第二摄像头51、红外线传感器52、接触觉传感器53、防护电机60、第一定位模块70、第二定位模块71、控制中心9、桥梁管理部门、急救中心以及网络连接;控制中心9设置于桥梁管理部门规划的放置控制中心9位置,用于执行指定操作。

其中,控制中心9向水中驱动电机11、修复电机22、切割机械臂24、伸缩抵触液压泵30、升降柱33、固定电机40、旋转轴42、第一摄像头50、第二摄像头51、红外线传感器52、接触觉传感器53、防护电机60、第一定位模块70、第二定位模块71、控制中心9、桥梁管理部门、急救中心、网络、移动电机17、伸缩门体19、第三摄像头54、升降电机64、运输电机66、氧气供给口140以及烘干室142发送或接收指令和/或信息和/或请求均通过无线装置8执行;智能桥梁修复系统内的电子器件在执行完成指令后向控制中心9返回对应指令的完成信息。

具体的,在智能桥梁修复系统启动后,控制中心9向第一摄像头50发送实时摄取指令并向第二摄像头51发送实时摄取指令、向红外线传感器52发送实时检测指令以及向水中驱动电机11发送巡逻指令,第一摄像头50接收到则实时摄取第一影像(第一影像是指第一摄像头50摄取的桥梁桥体上表面的环境影像)并将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返回给控制中心9,第二摄像头51接收到则实时摄取第二影像(第二影像是指第二摄像头51摄取的自身所在的救援平台10的周围环境影像)并将实时摄取的第二影像实时返回给控制中心9,红外线传感器52接收到则实时检测所在救援平台10周围的实时人体信息,水中驱动电机11接收到则驱动连接的螺旋桨12控制救援平台10在桥梁所在水域巡逻,控制中心9接收到则实时分析第一影像、第二影像以及实时人体信息,若根据第二影像以及实时人体信息分析出有人体落水则控制中心9向闲置的救援平台10的水中驱动电机11发送第二影像以及落水救援指令,若根据第一影像分析出有桥梁桥体损坏则控制中心9向出现损坏区域的修复平台21的修复电机22发送第一影像以及损坏靠近指令并向闲置的救援平台10的水中驱动电机11发送第一影像、第二影像以及损坏前往指令,闲置的救援平台10的水中驱动电机11接收到则根据自身第二摄像头51摄取的第二影像驱动连接的螺旋桨12控制连接的救援平台10前往落水人体位置进入救援状态并利用救援通道13将落水人体容置,然后将人体救援完成信息返回给控制中心9,出现损坏区域的修复平台21的修复电机22接收到则根据第一影像驱动连接的修复滚轮23控制连接的修复平台21在修复轨道20移动至自身所在区域桥梁桥体损坏位置并在移动完成后将修复移动完成信息返回给控制中心9,闲置的救援平台10的水中驱动电机11接收到则驱动连接的螺旋桨12根据第一影像以及第二影像控制救援平台10前往桥梁出现损坏区域下方位置进入桥梁修复状态,然后将损坏到达完成信息返回给控制中心9,控制中心9接收到人体救援完成信息则向返回人体救援完成信息的水中驱动电机11所在的救援平台10的第二定位模块71发送定位获取指令,控制中心9接收到修复移动完成信息以及损坏到达完成信息则向返回修复移动完成信息的修复电机22所在的修复平台21的切割机械臂24发送其所在的修复平台21的第一摄像头50的第一影像、其下方到达的救援平台10的第二摄像头51摄取的第二影像以及平整切割指令并向返回损坏到达完成信息的救援平台10的固定电机40以及旋转轴42发送旋转固定指令,同时控制中心9向返回修复移动完成信息的修复电机22所在的修复平台21的第一定位模块70发送损坏定位模块,返回人体救援完成信息的水中驱动电机11所在的救援平台10的第二定位模块71接收到则定位救援有落水人体的救援平台10位置并获取对应位置的救援定位数据,获取完成后将救援定位数据返回给控制中心9,返回修复移动完成信息的修复电机22所在的修复平台21的切割机械臂24接收到则根据自身所在的修复平台21的第一摄像头50的第一影像以及自身下方到达的救援平台10的第二摄像头51摄取的第二影像驱动前端的切割装置将桥梁桥体损坏区域进行切割平整并在切割完成后将切割完成信息返回给控制中心9,返回损坏到达完成信息的救援平台10的固定电机40以及旋转轴42接收到则驱动连接的固定支柱41旋转伸出与救援平台10所在水域底面进行旋转伸入固定并在固定完成后将固定完成信息返回给控制中心9,返回修复移动完成信息的修复电机22所在的修复平台21的第一定位模块70接收到则定位修复平台21当前位置并获取对应位置的损坏定位数据,获取完成后将损坏定位数据返回给控制中心9,控制中心9接收到救援定位数据则利用无线装置8将救援定位数据、返回救援定位数据第二定位模块71所在的救援平台10的第二摄像头51摄取的第二影像以及落水救援信息发送给急救中心并向返回救援定位数据第二定位模块71所在的救援平台10的防护电机60发送防护指令,控制中心9接收到切割完成信息、固定完成信息以及损坏定位数据则向返回切割完成信息的切割机械臂24所在的修复平台21的修复电机22发送复位指令并向返回固定完成信息的固定电机40所在的救援平台10的伸缩抵触液压泵30发送其所在的救援平台10的第二摄像头51摄取的第二影像以及伸出抵触指令,返回救援定位数据第二定位模块71所在的救援平台10的防护电机60接收到则驱动连接的防护护栏61完全伸出,返回切割完成信息的切割机械臂24所在的修复平台21的修复电机22接收到则驱动连接的修复滚轮23控制连接的修复平台21在修复轨道20上移动至初始位置进行休眠,返回固定完成信息的固定电机40所在的救援平台10的伸缩抵触液压泵30接收到则根据自身所在的救援平台10的第二摄像头51摄取的第二影像驱动连接的伸缩抵触液压杆31将前端连接的伸缩抵触平台32上表面的升降柱33与切割完成的桥梁桥体损坏位置进行完全抵触并在抵触完成后将抵触完成信息返回给控制中心9,控制中心9接收到则向返回抵触完成信息的伸缩抵触液压泵30连接的伸缩抵触液压杆31连接的伸缩抵触平台32的升降柱33上表面的接触觉传感器53发送实时检测指令,返回抵触完成信息的伸缩抵触液压泵30连接的伸缩抵触液压杆31连接的伸缩抵触平台32的升降柱33上表面的接触觉传感器53接收到则实时获取抵触状态信息并将获取的抵触状态信息返回给控制中心9,控制中心9实时分析接收到的抵触状态信息并根据分析出的抵触状态信息向返回有未处于抵触状态的抵触状态信息的接触觉传感器53所在的升降柱33发送桥梁桥体损坏区域的第一摄像头50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以及上升平行指令,同时控制中心9利用无线装置8将损坏定位数据、桥梁桥体损坏区域的第一摄像头50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以及桥梁损坏信息发送给当前桥梁的桥梁管理部门,返回有未处于抵触状态的抵触状态信息的接触觉传感器53所在的升降柱33接收到则根据桥梁桥体损坏区域的第一摄像头50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控制自身上升至与桥梁桥体上表面保持同一水平面,以进行暂时修复,放置桥梁桥体损坏加剧,同时能够提供车辆和/或人体行走;智能桥梁修复系统同时发现落水人体以及桥梁桥体损坏则同时进行救援以及修复,若救援平台10不足则优先救援落水人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救援仓14设置有氧气供给口140以及氧气罐141,氧气供给口140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救援仓14内壁位置分别与氧气罐141以及无线装置8连接,用于为救援仓14供给氧气;氧气罐141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救援平台10与救援仓14连接位置与氧气供给口140连接,用于提供氧气。

具体的,在救援平台10利用救援通道13救援落水人体后,控制中心9向救援有落水人体的救援平台10的氧气供给口140发送开启指令,救援有落水人体的救援平台10的氧气供给口140接收到则控制自身与氧气罐141连通进入被动启动状态,即感受到有人体通过氧气供给口140进行吸气后供给氧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救援仓14还设置有烘干室142,烘干室142设置有若干个,且烘干室142为设置有烘干装置并与无线装置8连接,用于为落水人体烘干衣物。

具体的,在救援平台10利用救援通道13救援落水人体后,控制中心9向救援有落水人体的救援平台10的与救援的落水人体数量一致的烘干室142发送启动指令,救援有落水人体的救援平台10的与救援的落水人体数量一致的烘干室142接收到则控制内部的烘干装置启动。

实施例二

参考图4,图6-7,图10所示。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救援装置1还包括移动轨道15以及移动平台16,移动轨道15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救援通道13侧方位置;移动平台16数量与救援平台10数量一致并设置于救援通道13内部位置,用于将落水人体移动致救援仓1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识别装置5还包括第三摄像头54,第三摄像头54数量与移动平台16数量一致并设置于移动平台16内部以及外部位置,用于摄取移动平台16内部以及外部环境影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救援装置1还包括移动电机17以及移动滚轮18,移动电机17数量与救援平台10数量一致并设置于移动平台16内部位置分别与移动平台16、移动滚轮18以及无线装置8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移动滚轮18运行;移动滚轮18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移动平台16面向移动轨道15表面位置分别与移动平台16以及移动轨道15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移动平台16在移动轨道15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救援装置1还包括伸缩门体19,伸缩门体19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移动平台16侧方位置分别与移动平台16以及无线装置8连接,用于开关移动平台16。

其中,移动平台16带有透气孔,救援仓14以及救援通道13设置有透气孔。

具体的,在救援平台10利用救援通道13救援落水人体时,控制中心9向救援有落水人体的移动平台16的伸缩门体19发送开启指令并向救援有落水人体的移动平台16内部的第三摄像头54发送实时摄取指令,救援有落水人体的移动平台16的伸缩门体19接收到则控制自身收缩将移动平台16面向救援通道13入口方向的移动平台16开启,救援有落水人体的移动平台16内部的第三摄像头54接收到则实时摄取第三影像(第三影像是指第三摄像头54摄取的自身所在的移动平台16内部以及外部的环境影像)并将实时摄取的第三影像实时返回给控制中心9,控制中心9接收到则根据第三影像实时分析落水人体是否有完全进入(完全进入是指落水人体未有任何部位处于移动平台16外部位置)移动平台16内部位置,若有则控制中心9向有落水人体完全进入的移动平台16的开启的伸缩门体19发送关闭指令,有落水人体完全进入的移动平台16的开启的伸缩门体19接收到则控制自身伸出将移动平台16面向救援通道13入口方向的移动平台16关闭并在关闭完成后将救援关闭信息返回给控制中心9,控制中心9接收到则向返回有救援关闭信息的伸缩门体19所在的移动平台16的移动电机17发送自身所在移动平台16的第三摄像头54实时摄取的第三影像以及救援移动指令,返回有救援关闭信息的伸缩门体19所在的移动平台16的移动电机17接收到则根据自身所在的移动平台16的第三摄像头54实时摄取的第三影像驱动连接的移动滚轮18在救援通道13内的移动轨道15移动至救援仓14内并在移动完成后将移动完成信息返回给控制中心9,控制中心9接收到则向返回移动完成信息的移动电机17所在的移动平台16面向救援仓14的伸缩门体19发送开启指令,返回移动完成信息的移动电机17所在的移动平台16面向救援仓14的伸缩门体19接收到则控制自身收缩将移动平台16开启并将平台开启完成信息返回给控制中心9,控制中心9接收到则根据返回平台开启完成信息的移动电机17所在的移动平台16的第三摄像头54摄取的第三影像分析移动平台16内的落水人体是否有完全进入救援仓14,若有则控制中心9向落水人体完全进入救援仓14的移动平台16的移动电机17发送复位指令,落水人体完全进入救援仓14的移动平台16的移动电机17接收到则驱动连接的移动滚轮18控制连接的移动平台16在救援通道13的移动轨道15返回至初始位置。

实施例三

参考图4,图6-9,图10所示,图8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防护平台的侧面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智能桥梁修复系统的防护平台的俯视图。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防护装置6还包括防护轨道62以及防护平台63,防护轨道62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移动平台16内部侧方位置,用于提供防护平台63移动;防护平台63数量与移动平台16数量一致并设置于移动平台16内部位置,用于驱动落水人体升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防护装置6还包括升降电机64以及升降滚轮65,升降电机64数量与防护平台63数量一直并设置于移动平台16内部位置分别与防护平台63、升降滚轮65以及无线装置8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升降滚轮65运行;升降滚轮65设置有若干个并设置于防护平台63侧方位置分别与防护平台63以及防护轨道62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防护平台63在防护轨道62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防护装置6还包括运输电机66以及运输履带67,运输电机66数量与防护平台63数量一致并设置于防护平台63内部位置分别与运输履带67以及无线装置8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运输履带67运行;运输履带67数量与防护平台63数量一致并设置于防护平台63表面位置,用于将防护平台63表面的人体运输至救援仓14。

具体的,在移动电机17所在的移动平台16面向救援仓14的伸缩门体19控制自身收缩将移动平台16开启后,控制中心9根据面向救援仓14的伸缩门体19所在的移动平台16的第三摄像头54实时摄取的第三影像分析落水人体是否为无意识状态,若是则控制中心9向面向救援仓14的伸缩门体19所在的移动平台16内的防护平台63的升降电机64发送上升推送指令,面向救援仓14的伸缩门体19所在的移动平台16内的防护平台63的升降电机64接收到则驱动连接的升降滚轮65控制连接的防护平台63从移动平台16内的防护轨道62上升至救援仓14位置并在上升完成后将升降完成信息返回给控制中心9,控制中心9接收到则向返回升降完成信息的升降电机64所在的防护平台63的运输电机66发送运输人体指令,返回升降完成信息的升降电机64所在的防护平台63的运输电机66接收到则驱动连接的运输履带67运行将防护平台63上方的落水人体导入救援仓14内,导入完成后运输电机66复位,然后防护平台63复位。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