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隔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0812发布日期:2018-11-14 03:0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隔震装置,属于隔震领域。

背景技术

桥梁,指的是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桥梁一般讲由五大部件和五小部件组成,五大部件是指桥梁承受汽车或其他车辆运输荷载的桥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是桥梁结构安全的保证.包括桥跨结构、桥梁支座系统、桥墩、桥台、承台、挖井或桩基,五小部件是指直接与桥梁服务功能有关的部件,过去称为桥面构造.包括桥面铺装、防排水系统、栏杆、伸缩缝、灯光照明,大型桥梁附属结构还有桥头堡,引桥等设置。

但是现有技术的隔间减震装置分为多部分进行,多部分分担容易导致受力不均匀,某一装置出现故障或问题时会导致桥梁整体失衡,使减震效果失效,车辆在桥梁上行驶时震动较大,安全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隔震装置,以解决的现有技术的隔间减震装置分为多部分进行,多部分分担容易导致受力不均匀,某一装置出现故障或问题时会导致桥梁整体失衡,使减震效果失效,车辆在桥梁上行驶时震动较大,安全性能差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隔震装置,其结构包括上接触板、l型固定杆、固定螺钉、减震弹簧、六角螺钉、固定板、滚珠减震装置、橡胶板、扩张底板,所述上接触板焊接在减震弹簧的上方并且互相垂直,所述l型固定杆设有两个并且过盈配合在上接触板的右侧,所述固定螺钉螺纹连接在l型固定杆的右侧,所述减震弹簧的底部垂直固定在橡胶板的上方并且采用胶连接,所述六角螺钉设有两个以上并且等距均匀的分布在减震弹簧的外表面,所述六角螺钉与橡胶板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水平固定在橡胶板的底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滚珠减震装置机械连接在固定板的下方,所述扩张底板电焊在滚珠减震装置的下方并且与上接触板互相垂直,所述滚珠减震装置设有震动感应装置、供能装置、液压机构、锥齿轮结构、蜗杆推动机构、转盘结构、夹杆结构、压动装置、橡胶外壳,所述震动感应装置的上半部分插嵌在橡胶外壳的上端并且与固定板机械连接,所述供能装置位于震动感应装置的左侧并且焊接在橡胶外壳内部的左上角,所述供能装置的底部与震动感应装置左侧的底部互相啮合,所述锥齿轮结构机械连接在供能装置的下方并且与震动感应装置互相啮合,所述蜗杆推动机构传动连接在锥齿轮结构的右侧,所述转盘结构活动连接在蜗杆推动机构的下方,所述夹杆结构的右端与转盘结构表面的中心传动连接,所述压动装置机械连接在夹杆结构的下方,所述橡胶外壳胶连接在扩张底板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震动感应装置由下压桩、接触头、旋转杆、拱形弹性块、内凹槽、销轴、压缩弹簧、固定座、下压杆组成,所述下压桩插嵌在橡胶外壳的顶部并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接触头紧贴在下压桩的下方并且呈一百二十度,所述旋转杆焊接在接触头的左下角,所述拱形弹性块胶连接在旋转杆底部的左端,所述旋转杆的底部与销轴活动连接,所述销轴嵌在固定座表面的左上角,所述内凹槽镶嵌在固定座内部的中心并且焊接成一体,所述下压杆的顶部与拱形弹性块贴合在一起,所述下压杆垂直贯穿固定座的垂直端,所述压缩弹簧安装在内凹槽的内部并且环绕在下压杆中段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供能装置由接电口、通电线圈、定子、电机转子、电机外壳、密封头、转动杆、第一锥齿轮组成,所述电机外壳电焊在橡胶外壳内部的左上角,所述接电口竖直插嵌在电机外壳内部的上方,所述通电线圈水平固定在接电口的下方,所述定子安设在通电线圈的下方并且与电机外壳内部的中段焊接在一起,所述电机转子垂直固定在定子的下方,所述密封头胶连接在电机外壳的下方,所述转动杆垂直固定在密封头的下方并且与电机转子机械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电焊在转动杆的下方并且互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机构由液压筒、第二锥齿轮、液压杆、复位弹簧组成,所述液压筒垂直固定在下压杆的底部,所述复位弹簧安设在液压筒的内部,所述复位弹簧的右端钉连接在液压筒内部的右端,所述液压杆水平固定在复位弹簧的左侧并且通过铆钉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锥齿轮垂直固定在液压杆的左端并且与液压筒互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锥齿轮结构由第三锥齿轮、联动杆、第四锥齿轮、横向锥齿轮、第一内动轮、第二内动轮组成,所述第三锥齿轮安装在第一锥齿轮的下方并且互相对称,所述联动杆垂直固定在第三锥齿轮的下方并且电焊在一起,所述第四锥齿轮焊接在联动杆的底部并且与第三锥齿轮互相对称,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在横向锥齿轮上表面的上端,所述第一内动轮机械连接在横向锥齿轮的内部,所述第二内动轮活动连接在第一内动轮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

进一步地,所述蜗杆推动机构由扇形轮、铰链轴、连接轴、连接臂、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蜗杆推动件、吊挂弹簧、伸出架、多孔槽板组成,所述蜗杆推动件通过第二传输带与第二内动轮传动连接,所述铰链轴通过第一传输带与第一内动轮传动连接,所述扇形轮机械连接在铰链轴的左端,所述连接轴活动连接在扇形轮表面的右端,所述连接轴贯穿连接臂表面的左端,所述连接臂与蜗杆推动件的右端与伸出架的左端焊接在一起,所述多孔槽板扣合在伸出架的右侧,所述吊挂弹簧的底部垂直固定在多孔槽板的上方,所述吊挂弹簧的顶部钉连接在液压筒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结构由第一扇形转板、啮合杆、中心固定轮、第二扇形转板、啮合轮、菱形转盘、铰接轮组成,所述啮合杆安设在多孔槽板的下方,所述啮合轮设有两个并且焊接在啮合杆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扇形转板焊接在中心固定轮的左上角,所述铰接轮电焊在中心固定轮的右下角并且与第一扇形转板互相对称,所述啮合杆与第一扇形转板、第二扇形转板互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夹杆结构由楔形推板、传输皮带、内敛轮、第一小动轮、循环带、第二小动轮、悬挂弹簧、夹杆、大动轮组成,所述楔形推板焊接在大动轮的右侧,所述内敛轮机械连接在大动轮的表面并且轴心共线,所述第一小动轮活动连接在内敛轮的表面并且轴心共线,所述内敛轮通过传输皮带与铰接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小动轮通过循环带与第二小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内敛轮与第二小动轮互相平行,所述夹杆安设在第二小动轮、大动轮的中间,所述悬挂弹簧竖直固定在夹杆的上方并且采用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动装置由斜向顶升杆、支撑弹簧、滚珠、橡胶板、滑动座、支撑臂、铰接座组成,所述斜向顶升杆活动连接在夹杆的下方,所述铰接座通过铆钉固定在斜向顶升杆下方的中段,所述支撑臂铰接在铰接座的右下角,所述滑动座机械连接在支撑臂的下方并且与橡胶板滑动连接,所述铰接座竖直固定在铰接座的下方并且与橡胶板的顶部焊接在一起,所述橡胶板胶连接在橡胶外壳内部的底部,所述滚珠设有两个以上并且等距均匀的分布在橡胶板的内部。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用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隔震装置,用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隔震装置的工作原理:将上接触板与桥梁的桥墩焊接在一起,当桥梁受到来自上部的压力时,会通过减震弹簧传输到下压桩上,下压桩会压到接触头、旋转杆,使旋转杆绕着销轴进行旋转,拱形弹性块也随之下压,下压到下压杆,使下压杆在内凹槽内压缩弹簧,使下压杆下压,挤压液压筒内部的液压油,使复位弹簧被拉伸,将液压杆弹出,第二锥齿轮也被随之弹出;电流会在电源的供给下一直通过接电口输入,输入到通电线圈的内部,通电线圈将机械能转化为扭矩输出给电机转子,电机转子绕着定子进行转动,带动其外部的转动杆转动,其尾部的第一锥齿轮也随之转动,啮合到第二锥齿轮,使第二锥齿轮也开始转动,第三锥齿轮在第二锥齿轮的啮合下也开始进行转动,逐步带动联动杆、第四锥齿轮转动,外部的横向锥齿轮也进行转动,带动其表面第一内动轮转动,第一内动轮会调动其表面的第二内动轮转动,第一内动轮通过第一传输带带动铰链轴做圆周运动,带动扇形轮旋转,扇形轮的右端在连接臂内部的左端内转动,牵动连接臂向下运动,在同一时间内,第二内动轮通过第二传输带带动蜗杆推动件转动,使蜗杆推动件与连接臂同时将伸出架向下推出,将多孔槽板往下推,使吊挂弹簧被拉伸,多孔槽板的底部将顶部的啮合轮以及啮合杆向下推,使啮合杆以及第二扇形转板绕着啮合轮转动,底部的啮合轮与菱形转盘的空槽互相啮合,使菱形转盘转动起来,带动铰接轮转动起来,通过传输皮带带动内敛轮转动,内敛轮分别带动外部的大动轮以及第一小动轮转动,第一小动轮在转动时会通过循环带带动第二小动轮转动,使第二小动轮的外部将夹杆贴住;大动轮在转动时,会将楔形推板转到左侧,将夹杆向下推,使夹杆下压,压迫到斜向顶升杆,斜向顶升杆挤压铰接座、支撑臂,使支撑臂带动滑动座向下滑,同时支撑弹簧被压缩,将所有的作用力全部传输到橡胶板,使橡胶板内部的滚珠开始发生震动,将作用力均匀的分散出去,消除桥梁的巨大作用力,同时滚珠减震装置的内部分为两部分,能多方位均匀的将力散发出去。

本发明一种用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隔震装置,通过设有的滚珠减震装置,将桥梁整体的减震汇集到一体,整体对桥梁的作用力进行消减,使装置的内部不会出现缝隙和间隔,减震传动效果好,装置之间的磨损小,桥梁上行驶的车辆安全系数提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隔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滚珠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滚珠减震装置详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滚珠减震装置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接触板-1、l型固定杆-2、固定螺钉-3、减震弹簧-4、六角螺钉-5、固定板-6、滚珠减震装置-7、橡胶板-8、扩张底板-9、震动感应装置-71、供能装置-72、液压机构-73、锥齿轮结构-74、蜗杆推动机构-75、转盘结构-76、夹杆结构-77、压动装置-78、橡胶外壳-79、下压桩-711、接触头-712、旋转杆-713、拱形弹性块-714、内凹槽-715、销轴-716、压缩弹簧-717、固定座-718、下压杆-719、接电口-721、通电线圈-722、定子-723、电机转子-724、电机外壳-725、密封头-726、转动杆-727、第一锥齿轮-728、液压筒-731、第二锥齿轮-732、液压杆-733、复位弹簧-734、第三锥齿轮-741、联动杆-742、第四锥齿轮-743、横向锥齿轮-744、第一内动轮-745、第二内动轮-746、扇形轮-751、铰链轴-752、连接轴-753、连接臂-754、第一传输带-755、第二传输带-756、蜗杆推动件-757、吊挂弹簧-758、伸出架-759、多孔槽板-7510、第一扇形转板-761、啮合杆-762、中心固定轮-763、第二扇形转板-764、啮合轮-765、菱形转盘-766、铰接轮-767、楔形推板-771、传输皮带-772、内敛轮-773、第一小动轮-774、循环带-775、第二小动轮-776、悬挂弹簧-777、夹杆-778、大动轮-779、斜向顶升杆-781、支撑弹簧-782、滚珠-783、橡胶板-784、滑动座-785、支撑臂-786、铰接座-78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隔震装置:其结构包括上接触板1、l型固定杆2、固定螺钉3、减震弹簧4、六角螺钉5、固定板6、滚珠减震装置7、橡胶板8、扩张底板9,所述上接触板1焊接在减震弹簧4的上方并且互相垂直,所述l型固定杆2设有两个并且过盈配合在上接触板1的右侧,所述固定螺钉3螺纹连接在l型固定杆2的右侧,所述减震弹簧4的底部垂直固定在橡胶板8的上方并且采用胶连接,所述六角螺钉5设有两个以上并且等距均匀的分布在减震弹簧4的外表面,所述六角螺钉5与橡胶板8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6水平固定在橡胶板8的底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滚珠减震装置7机械连接在固定板6的下方,所述扩张底板9电焊在滚珠减震装置7的下方并且与上接触板1互相垂直,所述滚珠减震装置7设有震动感应装置71、供能装置72、液压机构73、锥齿轮结构74、蜗杆推动机构75、转盘结构76、夹杆结构77、压动装置78、橡胶外壳79,所述震动感应装置71的上半部分插嵌在橡胶外壳79的上端并且与固定板6机械连接,所述供能装置72位于震动感应装置71的左侧并且焊接在橡胶外壳79内部的左上角,所述供能装置72的底部与震动感应装置71左侧的底部互相啮合,所述锥齿轮结构74机械连接在供能装置72的下方并且与震动感应装置71互相啮合,所述蜗杆推动机构75传动连接在锥齿轮结构74的右侧,所述转盘结构76活动连接在蜗杆推动机构75的下方,所述夹杆结构77的右端与转盘结构76表面的中心传动连接,所述压动装置78机械连接在夹杆结构77的下方,所述橡胶外壳79胶连接在扩张底板9的上方,所述震动感应装置71由下压桩711、接触头712、旋转杆713、拱形弹性块714、内凹槽715、销轴716、压缩弹簧717、固定座718、下压杆719组成,所述下压桩711插嵌在橡胶外壳79的顶部并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接触头712紧贴在下压桩711的下方并且呈一百二十度,所述旋转杆713焊接在接触头712的左下角,所述拱形弹性块714胶连接在旋转杆713底部的左端,所述旋转杆713的底部与销轴716活动连接,所述销轴716嵌在固定座718表面的左上角,所述内凹槽715镶嵌在固定座718内部的中心并且焊接成一体,所述下压杆719的顶部与拱形弹性块714贴合在一起,所述下压杆719垂直贯穿固定座718的垂直端,所述压缩弹簧717安装在内凹槽715的内部并且环绕在下压杆719中段的外表面,所述供能装置72由接电口721、通电线圈722、定子723、电机转子724、电机外壳725、密封头726、转动杆727、第一锥齿轮728组成,所述电机外壳725电焊在橡胶外壳79内部的左上角,所述接电口721竖直插嵌在电机外壳725内部的上方,所述通电线圈722水平固定在接电口721的下方,所述定子723安设在通电线圈722的下方并且与电机外壳725内部的中段焊接在一起,所述电机转子724垂直固定在定子723的下方,所述密封头726胶连接在电机外壳725的下方,所述转动杆727垂直固定在密封头726的下方并且与电机转子724机械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728电焊在转动杆727的下方并且互相垂直,所述液压机构73由液压筒731、第二锥齿轮732、液压杆733、复位弹簧734组成,所述液压筒731垂直固定在下压杆719的底部,所述复位弹簧734安设在液压筒731的内部,所述复位弹簧734的右端钉连接在液压筒731内部的右端,所述液压杆733水平固定在复位弹簧734的左侧并且通过铆钉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二锥齿轮732垂直固定在液压杆733的左端并且与液压筒731互相平行,所述锥齿轮结构74由第三锥齿轮741、联动杆742、第四锥齿轮743、横向锥齿轮744、第一内动轮745、第二内动轮746组成,所述第三锥齿轮741安装在第一锥齿轮728的下方并且互相对称,所述联动杆742垂直固定在第三锥齿轮741的下方并且电焊在一起,所述第四锥齿轮743焊接在联动杆742的底部并且与第三锥齿轮741互相对称,所述第四锥齿轮743啮合在横向锥齿轮744上表面的上端,所述第一内动轮745机械连接在横向锥齿轮744的内部,所述第二内动轮746活动连接在第一内动轮745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蜗杆推动机构75由扇形轮751、铰链轴752、连接轴753、连接臂754、第一传输带755、第二传输带756、蜗杆推动件757、吊挂弹簧758、伸出架759、多孔槽板7510组成,所述蜗杆推动件757通过第二传输带756与第二内动轮746传动连接,所述铰链轴752通过第一传输带755与第一内动轮745传动连接,所述扇形轮751机械连接在铰链轴752的左端,所述连接轴753活动连接在扇形轮751表面的右端,所述连接轴753贯穿连接臂754表面的左端,所述连接臂754与蜗杆推动件757的右端与伸出架759的左端焊接在一起,所述多孔槽板7510扣合在伸出架759的右侧,所述吊挂弹簧758的底部垂直固定在多孔槽板7510的上方,所述吊挂弹簧758的顶部钉连接在液压筒731的下方,所述转盘结构76由第一扇形转板761、啮合杆762、中心固定轮763、第二扇形转板764、啮合轮765、菱形转盘766、铰接轮767组成,所述啮合杆762安设在多孔槽板7510的下方,所述啮合轮765设有两个并且焊接在啮合杆762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扇形转板761焊接在中心固定轮763的左上角,所述铰接轮767电焊在中心固定轮763的右下角并且与第一扇形转板761互相对称,所述啮合杆762与第一扇形转板761、第二扇形转板764互相垂直,所述夹杆结构77由楔形推板771、传输皮带772、内敛轮773、第一小动轮774、循环带775、第二小动轮776、悬挂弹簧777、夹杆778、大动轮779组成,所述楔形推板771焊接在大动轮779的右侧,所述内敛轮773机械连接在大动轮779的表面并且轴心共线,所述第一小动轮774活动连接在内敛轮773的表面并且轴心共线,所述内敛轮773通过传输皮带772与铰接轮76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小动轮774通过循环带775与第二小动轮776传动连接,所述内敛轮773与第二小动轮776互相平行,所述夹杆778安设在第二小动轮776、大动轮779的中间,所述悬挂弹簧777竖直固定在夹杆778的上方并且采用焊接连接,所述压动装置78由斜向顶升杆781、支撑弹簧782、滚珠783、橡胶板784、滑动座785、支撑臂786、铰接座787组成,所述斜向顶升杆781活动连接在夹杆778的下方,所述铰接座787通过铆钉固定在斜向顶升杆781下方的中段,所述支撑臂786铰接在铰接座787的右下角,所述滑动座785机械连接在支撑臂786的下方并且与橡胶板784滑动连接,所述铰接座787竖直固定在铰接座787的下方并且与橡胶板784的顶部焊接在一起,所述橡胶板784胶连接在橡胶外壳79内部的底部,所述滚珠783设有两个以上并且等距均匀的分布在橡胶板784的内部。

用于市政桥梁工程的桥梁隔震装置的工作原理:将上接触板1与桥梁的桥墩焊接在一起,当桥梁受到来自上部的压力时,会通过减震弹簧4传输到下压桩711上,下压桩711会压到接触头712、旋转杆713,使旋转杆713绕着销轴716进行旋转,拱形弹性块714也随之下压,下压到下压杆719,使下压杆719在内凹槽715内压缩弹簧717,使下压杆719下压,挤压液压筒731内部的液压油,使复位弹簧734被拉伸,将液压杆733弹出,第二锥齿轮732也被随之弹出;电流会在电源的供给下一直通过接电口721输入,输入到通电线圈722的内部,通电线圈722将机械能转化为扭矩输出给电机转子724,电机转子724绕着定子723进行转动,带动其外部的转动杆727转动,其尾部的第一锥齿轮728也随之转动,啮合到第二锥齿轮732,使第二锥齿轮732也开始转动,第三锥齿轮741在第二锥齿轮732的啮合下也开始进行转动,逐步带动联动杆742、第四锥齿轮743转动,外部的横向锥齿轮744也进行转动,带动其表面第一内动轮745转动,第一内动轮745会调动其表面的第二内动轮746转动,第一内动轮745通过第一传输带755带动铰链轴752做圆周运动,带动扇形轮751旋转,扇形轮751的右端在连接臂754内部的左端内转动,牵动连接臂754向下运动,在同一时间内,第二内动轮746通过第二传输带756带动蜗杆推动件757转动,使蜗杆推动件757与连接臂754同时将伸出架759向下推出,将多孔槽板7510往下推,使吊挂弹簧758被拉伸,多孔槽板7510的底部将顶部的啮合轮765以及啮合杆762向下推,使啮合杆762以及第二扇形转板764绕着啮合轮765转动,底部的啮合轮765与菱形转盘766的空槽互相啮合,使菱形转盘766转动起来,带动铰接轮767转动起来,通过传输皮带772带动内敛轮773转动,内敛轮773分别带动外部的大动轮779以及第一小动轮774转动,第一小动轮774在转动时会通过循环带775带动第二小动轮776转动,使第二小动轮776的外部将夹杆778贴住;大动轮779在转动时,会将楔形推板771转到左侧,将夹杆778向下推,使夹杆778下压,压迫到斜向顶升杆781,斜向顶升杆781挤压铰接座787、支撑臂786,使支撑臂786带动滑动座785向下滑,同时支撑弹簧782被压缩,将所有的作用力全部传输到橡胶板784,使橡胶板784内部的滚珠783开始发生震动,将作用力均匀的分散出去,消除桥梁的巨大作用力,同时滚珠减震装置7的内部分为两部分,能多方位均匀的将力散发出去。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的隔间减震装置分为多部分进行,多部分分担容易导致受力不均匀,某一装置出现故障或问题时会导致桥梁整体失衡,使减震效果失效,车辆在桥梁上行驶时震动较大,安全性能差,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将桥梁整体的减震汇集到一体,整体对桥梁的作用力进行消减,使装置的内部不会出现缝隙和间隔,减震传动效果好,装置之间的磨损小,桥梁上行驶的车辆安全系数提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