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8842发布日期:2018-11-27 23:5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防护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防护栏。



背景技术:

山区道路一般多是盘山公路,内侧靠山体而外侧是悬崖,非常危险,防护栏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山区道路上的防护栏通常是通过浇筑水泥墩柱的方式进行的,但水泥墩柱的制造首先需要将材料运输至盘山公路上,再由工匠进行打基、垒台、木板成型及加固等多种工序,在碰上阴雨天气还容易使得水泥墩柱受雨水冲击而坍塌,极为不便且成本较高。另一种方式是采用竖立铝材板的方式进行防护栏的建造,但山区相对而言弯头较多,尤其是急转弯,在车辆侧滑而撞击至防护栏后由于不存在缓冲作用而很容易的撞击倒防护栏,严重的甚至还会因此而掉出山路落入悬崖,危险性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能够有效的起到辅助车辆减速和避免车辆向外掉出山路而产生重大事故、并将缓冲组件模块化的进行安装使得便于维护和更换、同时便于山路上进行安装和运输、大大节省基建成本的模块化防护栏,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块化防护栏,包括:

架体,底部具有若干用以插置至地面下的第一固定柱,且架体前后贯穿的开设有两个纵向上下布置的容置腔,并形成由上而下排列的上梁、中梁以及下梁;

若干缓冲组件,阵列布置的安装于架体中,每一缓冲组件均包括由上而下设置的上缓冲件、第一转轴、中缓冲件、第二转轴、下缓冲件,且第一转轴的上下两端分别穿置于上缓冲件和中缓冲件内部并可沿前后方向滑动,第二转轴的上下两端分别穿置于中缓冲件和下缓冲件内部并可沿前后方向滑动,第一转轴的下端伸入中缓冲件内并套装有第一齿轮,第二转轴的上端伸入中缓冲件内并套装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

并且,上缓冲件安装于上梁内,中缓冲件安装于中梁内,下缓冲件安装于下梁内,且第一转轴外偏心的套装有第一转筒,第二转轴外同心的套装有第二转筒,架体的前端面呈中部向后弯曲的圆弧状,且所有的缓冲组件沿着该圆弧状的弧度排列设置;

于架体前侧面开设有若干与缓冲组件等数量且向后侧方向延伸的安装槽,安装槽包括开设于上梁上的若干第一安装槽、开设于中梁上的若干第二安装槽、开设于下梁上的若干第三安装槽,上缓冲件由架体前侧嵌装入第一安装槽内,中缓冲件由架体前侧嵌装入第二安装槽内,下缓冲件由架体前侧嵌装入第三安装槽内。

较佳的,上缓冲件内具有第一空腔,第一转轴的上端套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位于第一空腔内部且第一轴承的外部套装有第一轴承套;

于第一轴承套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远离第一轴承套的一端均固连有一个可在第一空腔内部前后滑动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分别固连有一个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空腔的内侧壁上。

较佳的,下缓冲件内具有第二空腔,第二转轴的下端套装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位于第二空腔内部且第二轴承的外部套装有第二轴承套;

于第二轴承套的前端连接有一个第三弹簧,第三弹簧远离第二轴承套的一端连接于第二空腔的内侧壁上,于第二轴承套的后端连接有一个第四弹簧,第四弹簧远离第二轴承套的一端固连有可在第二空腔内部前后滑动的第二滑块;

第二滑块远离第四弹簧的一侧固连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连接于第二空腔的内侧壁上。

较佳的,中缓冲件内具有第三空腔,第三空腔内具有可前后滑动的齿轮箱,第一转轴的下端由上而下的套装有第三轴承和第一齿轮,第二转轴的上端由上而下的套装有第四轴承和第二齿轮,且第三轴承、第四轴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均容置于齿轮箱内;

于齿轮箱的前端固连有第六弹簧,第六弹簧远离齿轮箱的一端连接于第三空腔的内侧壁上,于齿轮箱的后端固连有第七弹簧,第七弹簧远离齿轮箱的一端固连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远离第七弹簧的一侧连接有第八弹簧,第八弹簧远离第三滑块的一端连接于第三空腔的内侧壁上。

较佳的,于上缓冲件的下端面开设有允许第一转轴前后滑动的第一滑槽,于中缓冲件的上端面开设有允许第一转轴前后滑动的第二滑槽,于中缓冲件的下端面开设有允许第二转轴前后滑动的第三滑槽,于下缓冲件的上端面开设有允许第二转轴前后滑动的第四滑槽。

较佳的,架体整体呈两块相背离的连接成一体的瓦状结构,且架体前端面呈中部向后弯曲的圆弧状,而架体后端面呈中部向前弯曲的圆弧状,并于架体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两块翼板。

较佳的,第一固定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固定柱分别连接于四块翼板的下端面。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模块化防护栏包括架体、若干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均包括上缓冲件、第一转轴、中缓冲件、第二转轴、下缓冲件,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在中缓冲件内部通过齿轮啮合,第一转轴外偏心套装第一转筒,第二转轴外同心套装第二转筒,缓冲组件通过安装槽嵌装入架体中,使得能够在受到车辆撞击时,多个缓冲件提供前后方向上的缓冲,能够有效卸力,以避免架体的损坏,同时第二转筒顺着车辆前进方向滚动并提供垂直于与车辆接触面的力,能够引导车子向远离架体的方向运动,并在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作用下,第一转筒沿着与第二转筒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且偏心设置的第二转筒能够一方面对车体外壳间歇性的接触并提供与车辆前进方向相反的力,促使车辆受到阻力而减速,另一方面能够在接触车体外壳时对车体产生远离架体方向的推力,从而能够有效的起到辅助车辆减速和避免车辆向外掉出山路而产生重大事故,且便于运输和安装,能够大大节省基建成本,能够将缓冲组件模块化的进行安装,便于维护和更换,同时便于山路上进行安装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模块化防护栏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模块化防护栏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模块化防护栏中缓冲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省略转筒后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4对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防护栏作具体阐述。

参阅图1和图2,为模块化防护栏的立体图;结合图3,为模块化防护栏中缓冲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为图3中省略转筒后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1至4中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模块化防护栏包括:

架体1,底部具有若干用以插置至地面下的第一固定柱14,且架体1前后贯穿的开设有两个纵向上下布置的容置腔,并形成由上而下排列的上梁11、中梁12以及下梁13;

若干缓冲组件,阵列布置的安装于架体1中,每一缓冲组件均包括由上而下设置的上缓冲件21、第一转轴24、中缓冲件22、第二转轴25、下缓冲件23,且第一转轴24的上下两端分别穿置于上缓冲件21和中缓冲件22内部并可沿前后方向滑动,第二转轴25的上下两端分别穿置于中缓冲件22和下缓冲件23内部并可沿前后方向滑动,第一转轴24的下端伸入中缓冲件22内并套装有第一齿轮51,第二转轴25的上端伸入中缓冲件22内并套装有与第一齿轮5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52;

并且,上缓冲件21安装于上梁11内,中缓冲件22安装于中梁12内,下缓冲件23安装于下梁13内,且第一转轴24外偏心的套装有第一转筒26,第二转轴25外同心的套装有第二转筒27。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模块化防护栏包括架体1、若干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均包括上缓冲件21、第一转轴24、中缓冲件22、第二转轴25、下缓冲件23,且第一转轴24和第二转轴25在中缓冲件22内部通过齿轮啮合,第一转轴24外偏心套装第一转筒26,第二转轴25外同心套装第二转筒27,使得能够在受到车辆撞击时,多个缓冲件提供前后方向上的缓冲,能够有效卸力,以避免架体1的损坏,同时第二转筒27顺着车辆前进方向滚动并提供垂直于与车辆接触面的力,能够引导车子向远离架体1的方向运动,并在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作用下,第一转筒26沿着与第二转筒27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且偏心设置的第二转筒27能够一方面对车体外壳间歇性的接触并提供与车辆前进方向相反的力,促使车辆受到阻力而减速,另一方面能够在接触车体外壳时对车体产生远离架体1方向的推力,从而能够有效的起到辅助车辆减速和避免车辆向外掉出山路而产生重大事故,且便于运输和安装,能够大大节省基建成本。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如图3和图4中所示,上缓冲件21内具有第一空腔,第一转轴24的上端套装有第一轴承41,第一轴承41位于第一空腔内部且第一轴承41的外部套装有第一轴承套71,于第一轴承套71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一弹簧81,第一弹簧81远离第一轴承套71的一端均固连有一个可在第一空腔内部前后滑动的第一滑块91,第一滑块91远离第一弹簧81的一侧分别固连有一个第二弹簧82,第二弹簧82远离第一滑块9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空腔的内侧壁上。进一步的,下缓冲件23内具有第二空腔,第二转轴25的下端套装有第二轴承42,第二轴承42位于第二空腔内部且第二轴承42的外部套装有第二轴承套72,于第二轴承套72的前端连接有一个第三弹簧83,第三弹簧83远离第二轴承套7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空腔的内侧壁上,于第二轴承套72的后端连接有一个第四弹簧84,第四弹簧84远离第二轴承套72的一端固连有可在第二空腔内部前后滑动的第二滑块92,第二滑块92远离第四弹簧84的一侧固连有第五弹簧85,第五弹簧85远离第二滑块9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空腔的内侧壁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缓冲件22内具有第三空腔,第三空腔内具有可前后滑动的齿轮箱73,第一转轴24的下端由上而下的套装有第三轴承43和第一齿轮51,第二转轴25的上端由上而下的套装有第四轴承44和第二齿轮52,且第三轴承43、第四轴承44、第一齿轮51、第二齿轮52均容置于齿轮箱73内;于齿轮箱73的前端固连有第六弹簧86,第六弹簧86远离齿轮箱73的一端连接于第三空腔的内侧壁上,于齿轮箱73的后端固连有第七弹簧87,第七弹簧87远离齿轮箱73的一端固连有第三滑块93,第三滑块93远离第七弹簧87的一侧连接有第八弹簧88,第八弹簧88远离第三滑块93的一端连接于第三空腔的内侧壁上。进一步的,于上缓冲件21的下端面开设有允许第一转轴24前后滑动的第一滑槽61,于中缓冲件22的上端面开设有允许第一转轴24前后滑动的第二滑槽62,于中缓冲件22的下端面开设有允许第二转轴25前后滑动的第三滑槽63,于下缓冲件23的上端面开设有允许第二转轴25前后滑动的第四滑槽64。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模块化防护栏还包括至少一个撑架3,撑架3一端固连于架体1后端面,另一端倾斜向下并连接有用以插置至地面下的第二固定柱31,用以在安装时能够与第一固定柱14一起插置入地面下以提供支撑,实现固定效果。具体使用中,可采用钻孔机在水泥路面或柏油路面或机耕道上进行钻孔,然后插入固定柱实现固定,撑架3能够提供反向支撑力,使得防护栏的防撞倒等级进一步提升。进一步的,撑架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撑架3相对称的连接于架体1后端面,使得支撑力更为平稳。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架体1的前端面呈中部向后弯曲的圆弧状,且所有缓冲组件沿着该圆弧状的弧度排列设置,使得在受到车体撞击时能够引导车体往背离架体1的方向移动,避免越过防护栏而落入悬崖。在本实施例中,该圆弧度为半径210mm的圆的45弧度,主要适用于该路段转弯角度小于25度的路面,具体可根据具体山道转角的角度进行选择,优选的是,架体1前端的圆弧度不小于山区道路上应用有本发明提供的防护栏的该路段的转弯角度A+20度。即设定防护栏应用的山区道路上该路段的转弯角度为A,则架体1前端的圆弧度不小于A+20度。使得车辆在急转弯而侧滑撞击到第一转筒26和第二转筒27时,第一转筒26能够起到导引的作用而第二转筒27能够起到辅助减速的作用。且山区盘山公路较多,普遍性的急转弯弯头较多,而采用上述设计能够有效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方式,架体1整体呈两块相背离的连接成一体的瓦状结构,且架体1前端面呈中部向后弯曲的圆弧状,而架体1后端面呈中部向前弯曲的圆弧状,并于架体1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两块翼板14,第一固定柱1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固定柱14分别连接于四块翼板14的下端面上,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稳固,不易于受到冲击而弯折。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于架体1前侧面开设有若干与缓冲组件等数量且向后侧方向延伸的安装槽(图中未示出),安装槽包括开设于上梁11上的若干第一安装槽、开设于中梁12上的若干第二安装槽、开设于下梁13上的若干第三安装槽,且上缓冲件21由架体1前侧嵌装入第一安装槽内,中缓冲件22由架体1前侧嵌装入第二安装槽内,下缓冲件23由架体1前侧嵌装入第三安装槽内,使得能够将缓冲组件模块化的进行安装,便于维护和更换,同时便于山路上进行安装和运输,在路面上竖立了架体1后直接通过嵌装的方式装入缓冲组件即可实现安装,方便可靠。进一步的,撑架3通过螺钉连接于架体1后端面,便于安装。

此外,于第一空腔的左右两侧的内侧壁上均沿前后方向开设有允许第一滑块91滑动的第一滑动槽,而第一滑块91的左右两端均具有装入第一滑动槽的凸块,相对应的,在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及第三空腔内的对应位置处均具有类似设计,以实现第二滑块、第三滑块、第一轴承套、第二轴承套滑动的目的,同时,齿轮箱73的左右两侧也具有类似的凸块结构,具体不再加以赘述,属于常规性的为实现顺畅的滑动而做出的设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