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障碍自动收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0427发布日期:2019-02-01 19:0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障碍自动收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放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公路障碍自动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清扫车是集路面清扫、垃圾回收和运输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清扫设备。简单的说就是在专用汽车底盘上改装道路清扫功能的扫地车型,车辆除底盘发动机外,另外加装一个副发动机,四把扫刷由液压马达带动工作,带风机、垃圾箱、水箱等多种配套设备。这种全新的车型可一次完成地面清扫、马路道牙边清扫、马路道牙清洗及清扫后对地面的洒水等工作,适用于各种气候和不同干燥路面的清扫作业。纯吸式道路清扫车是一种“无二次扬尘污染、功能上优于传统扫路车”的全新高科技产品!该车采用负压纯吸的原理,由吸尘系统、一次集尘箱、二次集尘箱、粉尘回收系统、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及行走系统等组成,具有吸尘范围广、吸净率高、吸口无二次扬尘、出风口无粉尘排放、工作效率高等优点,是环卫清洁及物料回收的优选产品。适用于于易产生扬尘污染的多粉尘、高浓度和大密度的工矿企业;城市高架、快速道路及桥隧的快速清扫保洁;城市主干道、高等级公路及高速公路的清扫保洁。但现有的道路清扫车不方便对公路障碍物标志筒进行抓取,对公路障碍物标志筒进行快速回收操作不方便,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操作者手动直接拿取公路障碍物标志筒,该方式危险系数极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充气球使充气软管更加牢固地张紧在公路障碍物标志筒的内顶部上,操作者通过该收放装置可以方便地回收公路障碍物标志筒,安全性极高的公路障碍自动收放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公路障碍自动收放装置,包括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壳体,壳体的下部一侧设有第一充气软管,壳体的下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充气软管,第一充气软管的前端设有第一充气球,第一充气球上安装有第一出气单向阀;第二充气软管的前端设有第二充气球,第二充气球上安装有第二出气单向阀;壳体的外周面设有旋调机构,旋调机构连接有伸缩调节管,伸缩调节管的外周面套装有导向管,导向管的后端设有握管,伸缩调节管的前端两侧均设有定位管,定位管之间安装有安装轴,安装轴的外周面套装有旋调管,所述旋调机构包括套装管,套装管套装在壳体的外周面,旋调管安装在套装管的外侧部位置;壳体的上部连接有充气管,充气管的一端与壳体的上部连接,充气管的另一端设有充气泵,充气泵安装在握管的一侧上;壳体的上部连接有拉绳,拉绳的一端与壳体的上部连接,拉绳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壳体的下部连接有充水管,充水管的一端与壳体的下部连接,充水管的另一端设有充水泵;充水泵安装在握管的另一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上部套装有套管,套管的外侧部位置设有侧架,侧架的外部两侧均设有定位筒,定位筒之间套装有定位轴,定位轴的外周面套装有导向轮,拉绳绕过导向轮的外周面。

进一步地,所述拉绳的端部设有固定环,固定环固定在壳体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拉绳的外端连接有延长线,延长线的外端设有拉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充气软管与第二充气软管的中部之间设有横向充气管,横向充气管的一端与第一充气软管连通,横向充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充气软管连通,横向充气管的中部位置设有充气囊。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囊为椭球型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充气软管与第二充气软管均为弧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调节管的外端连接有延长管,延长管与伸缩调节管的外端之间设有连接接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操作者可以坐在道路工程车上,操作者可以手动控制伸缩调节管沿着导向管实现向前移动,从而可以方便对壳体进行向前推动控制,没有充气的第一充气软管与第二充气软管处于向下的直线状态,操作者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将第一充气软管与第二充气软管伸入公路障碍物标志筒的顶部内,第一充气球与第二充气球伸入公路障碍物标志筒的顶部内,操作者可以手动拉动拉绳,通过拉绳可以对壳体的上部进行拉动,壳体的中部通过旋调管绕安装轴实现转动调节,从而可以方便对壳体的倾斜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更加灵活地对第一充气软管与第二充气软管进行移动调节,可以使第一充气球与第二充气球更加灵活地伸入公路障碍物标志筒的顶部内;充气泵通过充气管给壳体充气,通过壳体可以快速给第一充气软管、第二充气软管、第一充气球以及第二充气球充气,通过第一充气软管与第二充气软管可以对公路障碍物标志筒的内顶部进行张紧,通过第一充气球与第二充气球使第一充气软管与第二充气软管更加牢固地张紧在公路障碍物标志筒的内顶部上,操作者通过该收放装置可以方便地回收公路障碍物标志筒,安全性极高;通过第一出气单向阀与第二出气单向阀对第一充气软管与第二充气软管、第一充气球以及第二充气球进行放气,从而可以方便操作者对后续的公路障碍物标志筒进行回收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旋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公路障碍自动收放装置,包括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壳体11,壳体11的下部一侧设有第一充气软管12,壳体11的下部另一侧设有第二充气软管13,第一充气软管12的前端设有第一充气球14,第一充气球14上安装有第一出气单向阀15;第二充气软管13的前端设有第二充气球16,第二充气球16上安装有第二出气单向阀17;壳体11的外周面设有旋调机构,旋调机构连接有伸缩调节管21,伸缩调节管21的外周面套装有导向管22,导向管22的后端设有握管26,伸缩调节管21的前端两侧均设有定位管23,定位管23之间安装有安装轴24,安装轴24的外周面套装有旋调管25,所述旋调机构包括套装管20,套装管20套装在壳体11的外周面,旋调管25安装在套装管20的外侧部位置;壳体11的上部连接有充气管31,充气管31的一端与壳体11的上部连接,充气管31的另一端设有充气泵32,充气泵32安装在握管26的一侧上;壳体11的上部连接有拉绳38,拉绳38的一端与壳体11的上部连接,拉绳38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壳体11的下部连接有充水管29,充水管29的一端与壳体11的下部连接,充水管29的另一端设有充水泵30;充水泵30安装在握管26的另一侧上。

本发明公路障碍自动收放装置,操作者可以坐在道路工程车上,操作者可以手动控制伸缩调节管21沿着导向管22实现向前移动,从而可以方便对壳体11进行向前推动控制,没有充气的第一充气软管12与第二充气软管13处于向下的直线状态,操作者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将第一充气软管12与第二充气软管13伸入公路障碍物标志筒的顶部内,第一充气球14与第二充气球16伸入公路障碍物标志筒的顶部内,操作者可以手动拉动拉绳38,通过拉绳38可以对壳体11的上部进行拉动,壳体11的中部通过旋调管25绕安装轴24实现转动调节,从而可以方便对壳体11的倾斜度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更加灵活地对第一充气软管12与第二充气软管13进行移动调节,可以使第一充气球14与第二充气球16更加灵活地伸入公路障碍物标志筒的顶部内;充气泵32通过充气管31给壳体11充气,通过壳体11可以快速给第一充气软管12、第二充气软管13、第一充气球14以及第二充气球16充气,通过第一充气软管12与第二充气软管13可以对公路障碍物标志筒的内顶部进行张紧,通过第一充气球14与第二充气球16使第一充气软管12与第二充气软管13更加牢固地张紧在公路障碍物标志筒的内顶部上,操作者通过该收放装置可以方便地回收公路障碍物标志筒,安全性极高;通过第一出气单向阀15与第二出气单向阀17对第一充气软管12与第二充气软管13、第一充气球14以及第二充气球16进行放气,从而可以方便操作者对后续的公路障碍物标志筒进行回收操作。

其中,壳体11的上部套装有套管33,套管33的外侧部位置设有侧架34,侧架34的外部两侧均设有定位筒35,定位筒35之间套装有定位轴36,定位轴36的外周面套装有导向轮37,拉绳38绕过导向轮37的外周面;所以通过导向轮37可以对拉绳38进行导向操控,使拉绳38拉动灵活性更加高。

其中,拉绳38的端部设有固定环39,固定环39固定在壳体11的上部;所以通过固定环39可以将拉绳38的端部固定在壳体11的上部。

其中,拉绳38的外端连接有延长线40,延长线40的外端设有拉环41;所以通过拉环41可以对延长线40的外端进行拉动。

其中,第一充气软管12与第二充气软管13的中部之间设有横向充气管18,横向充气管18的一端与第一充气软管12连通,横向充气管18的另一端与第二充气软管13连通,横向充气管18的中部位置设有充气囊19;充气囊19为椭球型形状;所以第一充气软管12与第二充气软管13充气后可以给横向充气管18与充气囊19充气,通过横向充气管18与充气囊19使第一充气软管12与第二充气软管13之间的强度大大提高,更加稳定地回收公路障碍物标志筒。

其中,第一充气软管12与第二充气软管13均为弧形形状;所以弧形形状的第一充气软管12与第二充气软管13可以更加牢固地张紧住公路障碍物标志筒。

其中,伸缩调节管21的外端连接有延长管27,延长管27与伸缩调节管21的外端之间设有连接接头28;所以方便对伸缩调节管21进行延长。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