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节水渗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6531发布日期:2018-11-07 20:38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节水渗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节水渗蓄结构。



背景技术:

俗话说“万物土中生”,而水则是植物的生长的基本条件之一,又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而水按其运动特性可分为吸着水、毛管水和重力水三类,目前城市草植被的设计,是按植物下边铺粒石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只能利于水的快速下降,严重影响阻碍毛管水的上升,把植物供水、供肥的渠道给阻断了,使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遭到破坏,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植物的需要,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轻者暂时枯萎,重者干枯死亡。

现也有申请专利为高效渗透型绿地构造,包括绿地铺设地坑,由地坑底部垂直向上至地面依次填盖有碎石层、改性土壤层、卵石层,其中改性土壤层的上层呈内凹弧形铺设,卵石层厚度均匀的铺设在改性土壤层上,同时设置地坑和输水管道,才能保持土壤湿润,一是不科学,成本高,增加了建设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铺设可蓄水的粒石层和可储水的夯实土层储水井,上水土圆柱体等距内置于天然土壤层、粒石层和夯实土层内,雨季可使水快速下降,平衡土壤合理含水量,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水分,利于植物生长,从而提高海绵城市储、排水功能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节水渗蓄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节水渗蓄结构的夯实土层铺设在用渗透砖垒筑圈底部,渗透砖垒筑圈内底部铺设透水网,粒石层铺设在透水网上部,种植土铺设在粒石层上部,植物栽培在种植土中,上水土圆柱体等距内置于粒石层中,上水土圆柱体上端伸入种植土的下部,下端通过渗透砖垒筑圈底部伸入夯实土层内,上水土圆柱体下端且和夯实土层等距设置的储水井相邻,溢流管设置在渗透砖垒筑圈右内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铺设可蓄水的粒石层和可储水的夯实土层储水井,平时把粒石层设置成蓄水层,对雨水进行蓄存,保护植被供需自然平衡,平衡土壤合理含水量,使土壤湿润疏松,不易板结,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把夯实土层储水井设置成储水天然水库,对汇集的雨水进行收集。上水土圆柱体等距内置于天然土壤层、粒石层和夯实土层内,雨季可使水快速下降,平衡土壤合理含水量,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水分,利于植物生长,干旱时,可将体内水分散发出来,维持植物生长,使植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且多余雨水通过溢水管流入市政管网,从而节约了城市水资源,大大提高了海绵城市储、排水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节水渗蓄结构的夯实土层5铺设在用渗透砖垒筑圈1底部,渗透砖垒筑圈1内底部铺设透水网7,粒石层4铺设在透水网7上部,种植土3铺设在粒石层4上部,植物12栽培在种植土3中,上水土圆柱体6等距内置于粒石层4中,上水土圆柱体6上端伸入种植土13的下部,下端通过渗透砖垒筑圈1底部伸入夯实土层5内,上水土圆柱体6下端且和夯实土层5等距设置的储水井9相邻,溢流管11设置在渗透砖垒筑圈1右内端。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节水渗蓄结构的渗透砖垒筑圈1内底部设置透水孔8,透水孔8下端和储水井9对应。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节水渗蓄结构的溢流管11上端设置溢流口10,下端弯曲伸出渗透砖垒筑圈1外,且和市政管网相通。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节水渗蓄结构的种植土3上部铺设卵石覆盖层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