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山区高速铁路的短路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6422发布日期:2018-11-07 20:37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用于山区高速铁路的短路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山区高速铁路的短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山区高速铁路桥隧间短路基使用较多,为了确保线路的平顺性及运营的舒适性,需严格控制短路基沉降,并使短路基刚度尽量与两端桥隧刚度匹配。目前类似工程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板、桩筏结构进行地基处理,上部则按照桥隧过渡段要求填筑级配碎石掺水泥,但上述方案工程造价高、短路基填筑碾压质量控制较困难。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用于山区高速铁路的、施工进度快、造价低,且结构稳定的短路基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其提供了一种用于山区高速铁路的短路基。

本实用新型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山区高速铁路的短路基,其包括:

至少三根混凝土桩,其纵向设置于地基中,用于控制所述地基沉降;

碎石垫层,其铺设在所述混凝土桩的顶部;

钢筋网,其嵌设在碎石垫层以上短路基主体结构内0.1m处;

以及短路基主体,其浇筑在所述碎石垫层上;

所述碎石垫层以及钢筋网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短路基主体的延伸方向平行。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桩的下部嵌入所述地基的下部基岩或坚硬无压缩层。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桩为素混凝土桩。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桩的桩径为800-1250mm。

优选的,所述短路基主体为现浇混凝土路基主体。

优选的,所述碎石垫层的厚度为0.1-0.3m。

优选的,所述钢筋网铺设在碎石垫层以上短路基主体结构内0.1m处。

本实用新型的短路基结构适用于山区高速铁路桥隧间,具体采用“素混凝土灌注桩+碎石垫层+现浇混凝土”的短路基结构,地基处理采用钻孔灌注素混凝土桩至下部基岩或坚硬无压缩层,以有效控制地基沉降;短路基主体采用混凝土现浇,避免了散体填料填筑短路基碾压的困难及填料沉降,路基及地基结构整体刚度高,满足了沉降控制和与两端桥隧的刚度匹配,措施经济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用于山区高速铁路的短路基的横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山区高速铁路的短路基,其包括:

至少三根混凝土桩1,其纵向设置于地基中,用于控制所述地基沉降;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桩1可优选为素混凝土桩,横向布置五根,且所述混凝土桩1的下部嵌入所述地基的下部基岩或坚硬无压缩层,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达到最佳的防止地基沉降的效果,同时,所述混凝土桩的桩径为800-1250mm(优选为1000mm),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素混凝土桩采用附近桥梁基础施工的旋挖钻机施工,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施工进度快,且节约钢材,因此可大幅降低工程投资;

碎石垫层2,其铺设在所述混凝土桩1的顶部;碎石垫层2的厚度以利于保证其上混凝土浇筑质量而定,本实施例中,所述碎石垫层2的厚度为0.1-0.3m,特别的,所述厚度可优选为0.2m;

钢筋网3,其铺设在所述碎石垫层2以上0.1m处,即嵌入短路基主体结构内0.1m处,且所述钢筋网3的钢筋直径优选为10-20mm,确保主体结构底部受力均衡,保持结构稳定;

以及路基主体4,其浇筑在所述碎石垫层2上,且所述路基主体4为现浇混凝土路基主体,由此避免了散体填料填筑短路基碾压的困难,并防止了填料沉降;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网3以及碎石垫层2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短路基主体4的延伸方向平行。

本实施例的路基盲沟的施工方案如下:

第一步:清表平整场地,采用钻孔灌注混凝土桩1进行地基处理,满足地基承载力及沉降控制要求;

第二步:桩顶铺设碎石垫层2;

第三步:碎石垫层2以上0.1m处铺设一层钢筋网,碎石垫层2以上现浇短路基主体4,形成“素混凝土桩+碎石垫层+现浇混凝土”桥隧间短路基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短路基结构适用于山区高速铁路桥隧间,具体采用“素混凝土灌注桩+碎石垫层+现浇混凝土”的短路基结构,地基处理采用钻孔灌注素混凝土桩至下部基岩或坚硬无压缩层,以有效控制地基沉降;短路基主体采用混凝土现浇,避免了散体填料填筑短路基碾压的困难及填料沉降,路基及地基结构整体刚度高,满足了沉降控制和与两端桥隧的刚度匹配,措施经济合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