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沥青砼罩面与桥头顺坡段过渡的排水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9311发布日期:2019-02-01 20:04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沥青砼罩面与桥头顺坡段过渡的排水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排水沥青砼罩面与桥头顺坡段过渡的排水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加铺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型罩面或沥青混凝土型罩面,是常见的罩面方案。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出行质量需求不断升级,交通建设也愈加突显“环境友好”的理念。在道路工程领域,如何提高路面的使用功能,如何向社会提供具有高安全、更舒适、更环保的道路表面特性的路面结构,已成为我国公路交通行业发展后期重点关注的方向。

在加铺罩面之前,出于不增加桥梁永久荷载的考虑,一般对桥面进行铣刨重铺,而路基段路面则直接加铺罩面。为调整桥面与路基段罩面的高程过渡,以使路线纵坡平顺,保证行车舒适和安全,需要对顺坡段进行纵向渐变深度铣刨,然后加铺罩面完成高程过渡。这样的过渡方式导致罩面层底高程低于外侧土路肩。当采用排水性沥青砼进行罩面养护时,罩面层底的横向水流被土路肩阻挡无法顺畅排出,导致应急车道位置易产生积水。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水沥青砼罩面与桥头顺坡段过渡的排水路面结构,以解决现有应急车道位置产生积水,损坏路面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沥青砼罩面与桥头顺坡段过渡的排水路面结构,包括砼罩面层、残留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和基层,所述砼罩面层的一侧纵向设有导水槽,用以汇集并排除所述砼罩面层内的雨水。

其中,所述导水槽横向设有至少一个泄水口。

其中,所述泄水口设于所述导水槽的低端或所述泄水口沿所述导水槽的纵向方向由低端向高端均匀设置。

其中,所述导水槽的宽度为10cm,所述导水槽的长度与顺坡段的长度相同,所述导水槽的深度与所述砼罩面层的厚度相同。

其中,所述砼罩面层为开级配沥青混合料铺筑的排水沥青砼罩面层。

其中,所述砼罩面层采用的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为4.75mm或 9.5mm或13.2mm或16mm或19mm。

其中,所述砼罩面层与所述残留上面层之间设有防水粘结层。

其中,所述砼罩面层沿横向与水平面成斜角,由所述砼罩面层的一侧向设有所述导水槽的另一侧向下倾斜。

其中,所述基层的混合料为水泥稳定碎石,所述基层的下侧设有底基层,所述底基层的混合料为二灰稳定土。

其中,所述导水槽设于应急车道的外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排水沥青砼罩面与桥头顺坡段过渡的排水路面结构,设置导水槽,汇集并排除顺坡段砼罩面层的雨水,有效解决土路肩阻水问题,同时,防止雨水漫流对路基边坡的冲刷,保护顺坡段路面,延长使用寿命,保证了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砼罩面层;2:残留上面层;3:中面层;4:下面层; 5:基层;6:导水槽;7:防水粘结层;8:桥梁;9:泄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水沥青砼罩面与桥头顺坡段过渡的排水路面结构,包括砼罩面层1、残留上面层2、中面层3、下面层4和基层5,所述砼罩面层1的一侧纵向设有导水槽6,用以汇集并排除所述砼罩面层1内的雨水。

进一步的,原顺坡段采用渐变深度铣刨的方式进行顺坡,桥梁8 的桥头即顺坡段起点的铣刨深度为原上面层的厚度,原顺坡段终点不进行铣刨,顺坡段长度应保证顺坡范围内的纵坡不大于0.1%。

其中,本顺坡段的排水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砼罩面层1、残留上面层2、中面层3、下面层4和基层5,砼罩面层1为开级配沥青混合料铺筑的排水沥青砼罩面层,砼罩面层1采用的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为4.75mm或9.5mm或13.2mm或16mm或19mm,优选 13.2mm,保证砼罩面层1的排水性能和路面的紧密程度适中。

进一步的,砼罩面层1的一侧纵向设有导水槽6,用以汇集并排除砼罩面层1内的雨水,使砼罩面层1内的雨水尽快全部流入导水槽 6内,导水槽6横向设有至少一个泄水口9,通过泄水口9将雨水排出,防止出现阻水积水现象,保护顺坡段路面。

其中,导水槽6的宽度根据水力计算能够满足降雨要求的宽度,优选10cm,长度与顺坡段的长度相同,深度与砼罩面层1的厚度相同,导水槽6与顺坡段一侧相称设置,使顺坡段的砼罩面层1内的雨水全部流进导水槽6内。

其中,泄水口9呈内宽外窄的喇叭口形状,若设置一个泄水口9,设于导水槽6的低端,顺坡段的终点;若设置多个泄水口9,沿导水槽6的纵向方向由低端向高端等间距均匀设置,本实施例以设置一个泄水口9为例,使导水槽6内的雨水及时排向土路肩的外侧,防止雨水漫流对路基边坡的冲刷,保护顺坡段路面,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砼罩面层1沿横向与水平面成斜角,由砼罩面层1的一侧向设有导水槽6的另一侧向下倾斜,使砼罩面层1一侧的雨水顺着倾斜方向自动汇集到导水槽6内。

其中,砼罩面层1与残留上面层2之间设有防水粘结层7,用以防止雨水渗透至残留上面层2破坏整个路面结构,残留上面层2、中面层3和下面层4均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铺筑,空隙率小于5%,基层5的混合料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的下侧设有底基层,底基层的混合料为二灰稳定土。

本实施例排水路面结构自上往下依次为4cmPAC-13排水性沥青砼罩面层、4cmSMA-13残留上面层、6cmAC-20中面层、8cmAC-25 下面层、38cm基层、19cm底基层,路基段的砼罩面层比桥梁的上面层高4cm,按照顺坡范围内纵坡不大于0.1%的要求,本实施例的顺坡段长度设为40m,纵向导水槽长度为40m、宽度为10cm、厚度为 4cm,泄水口的内侧宽度为75cm,外侧宽度为25cm,整体横向长度为75c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水槽制作工艺如下:

在应急车道的外侧纵向放置长度为40m、宽度为10cm、厚度为 4cm的矩形条状物,优选钢条,使钢条的底端面与防水粘结层的上端面平齐,使设有钢条的区域无法摊铺沥青砼,而顺坡段的路面其他区域正常摊铺沥青砼,这样经碾压,并取出钢条后在该位置形成纵向导水槽,使用切割机按照泄水口的预设尺寸进行切割,然后人工涂抹水泥砂浆塑形,使泄水口的出水口位于土路肩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排水沥青砼罩面与桥头顺坡段过渡的排水路面结构,设置导水槽,汇集并排除顺坡段砼罩面层的雨水,有效解决土路肩阻水问题,同时,防止雨水漫流对路基边坡的冲刷,保护顺坡段路面,延长使用寿命,保证了行车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