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道路水稳压缝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1739发布日期:2019-01-15 23:50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道路水稳压缝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道路水稳压缝钢板。



背景技术:

现有防治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主要方法是在沥青底层增加一层砂粒式沥青应力吸收层,厚度一般为2cm,有时还会附加一层玻纤格栅,这种方法只能推迟反射裂缝的发生,过2、3年后反射裂缝出现较多,不能有效减少反射裂缝的发生,且施工成本增加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大减少反射裂缝发生的沥青道路水稳压缝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沥青道路水稳压缝钢板,其特征是:包括顶板,顶板与肋板T字形焊接,左、右腋板分别设置在肋板的左、右两侧,左、右腋板的一端与顶板焊接、另一端与肋板焊接,左、右腋板成V字斜向焊接,上口宽度为3cm,在腋板上焊接有加强板;腋板与顶板、肋板在长度方向均错距10cm。

左、右加强板分别焊接于左、右腋板的露出顶板的部位,且左、右加强板之间的间隙为5mm。

本实用新型大大减少反射裂缝发生,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缝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面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4是图1的B-B剖面图。

图5是图1的C-C剖面图。

图6是水稳层表面示意图。

图7、图8、图9、图10是不同施工阶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沥青道路水稳压缝钢板,包括顶板,顶板与肋板T字形焊接,左、右腋板分别设置在肋板的左、右两侧,左、右腋板的一端与顶板焊接、另一端与肋板焊接,左、右腋板成V字斜向焊接,上口宽度为3cm,在腋板上焊接有加强板;腋板与顶板、肋板在长度方向均错距10cm。

左、右加强板分别焊接于左、右腋板的露出顶板的部位,且左、右加强板之间的间隙为5mm。

制作方法是:

(1)钢板分段制作,长度分为2米、1米两种规格,数量若干,钢板之间通过公母头相连;

(2)顶板采用宽度为20cm、长度2米或1米、厚3mm的钢板;肋板采用宽度为15cm、长度2米或1米、厚3mm的钢板;腋板采用宽度为5cm、长度2米或1米、厚1mm的钢板;加强板采用长度为10cmL50*3角钢裁边而成;

(3)顶板与肋板T字电焊焊接,腋板与顶板、肋板焊接,成V字斜向焊接,上口宽度为3cm;加强板焊接于腋板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施工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顶层水稳摊铺时,在摊好的未碾压的水稳层6上放置压缝钢板5,压缝钢板上事先涂抹隔离剂;所述压缝钢板包括顶板1,顶板与肋板T字形焊接,左、右腋板分别设置在肋板2的左、右两侧,左、右腋板3的一端与顶板焊接、另一端与肋板焊接,左、右腋板成V字斜向焊接,上口宽度为3cm,在腋板上焊接有加强板4;

(2)水稳采用分幅施工,在摊铺水稳时,按间距5米横向布置压缝钢板,采用人工压入水稳层,紧跟压路机碾压;为防止碾压时的推挤效应,导致压缝钢板倾斜,首先骑缝静压两遍,后跟整个水稳大面碾压;

(3)待水稳达到终凝后,均匀用力拔出压缝钢板,形成断缝7;拔出时,尽量避免压出来的断逢损坏,并清理掉落的石子或杂物;

(4)灌缝前先在断缝表面涂抹乳化沥青8,再灌入沥青油膏9;断缝应填充饱满,表面应略高于水稳面d=2—3mm;

(5)摊铺沥青面层前,在断缝处加铺150cm宽的玻纤格栅10,居中固定,然后再摊铺沥青1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