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盖梁吊装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7367发布日期:2018-12-28 19:53阅读:633来源:国知局
预制盖梁吊装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桥梁预制拼装工程预制盖梁吊装过程中用于挡浆的预制盖梁吊装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正全力推广预制拼装工程,在预制盖梁吊装施工中,如何确保预制立柱与预制盖梁之间的坐浆料不溢出、饱满及密实性,是这项新工艺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挡浆效果的、可循环利用、模块化、组装式、调节式的预制盖梁吊装辅助装置,确保预制盖梁吊装过程中坐浆料不溢出、饱满及密实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预制盖梁吊装辅助装置,所述预制盖梁吊装于预制立柱上,所述辅助装置为抱箍,所述抱箍箍设于所述预制立柱上部,所述抱箍为组装式结构,其中:

所述抱箍包括多节抱箍片,所述抱箍片包括水平的上托板及竖向挡板,所述竖向挡板围设于所述预制立柱的周侧,所述竖向挡板的上部伸出于所述预制立柱的顶面以形成挡浆部,所述上托板设于所述竖向挡板的顶端,所述上托板的外缘与所述竖向挡板的顶缘相接,定义所述竖向挡板呈一字形的为第一抱箍片,所述竖向挡板呈倒角或L形的为第二抱箍片,所述第一抱箍片与所述第二抱箍片组接形成与所述预制立柱形状相匹配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抱箍与所述预制立柱之间设有柔性垫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抱箍片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上开设有螺栓孔,相邻的所述第一抱箍片与所述第二抱箍片之间通过螺栓穿置所述螺栓孔固定或相邻的所述第一抱箍片之间通过螺栓穿置所述螺栓孔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预制立柱上预留有螺栓孔,所述第一抱箍片的竖向挡板上设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成形有调节槽部,所述抱箍与所述预制立柱通过螺栓穿置所述预制立柱的螺栓孔与所述调节槽部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槽部呈长条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上托板是用于承接预制盖梁在下放过程中的受力,增大预制盖梁与抱箍之间的接触面;所述竖向挡板围设于所述预制立柱的周侧,所述竖向挡板的上部伸出于所述预制立柱的顶面以形成挡浆部,防止浆料溢出;所述调节板上成形有调节槽部,所述调节板与所述预制立柱初步固定,预制盖梁在落位过程中,所述抱箍在所述调节槽部范围内整体向下移动,确保坐浆料不溢出、饱满及密实性;本实用新型所述柔性垫块保证预制盖梁在下放过程中预制立柱与抱箍之间的密贴;防止抱箍错位起不到挡浆效果。

(2)本实用新型第一抱箍片与第二抱箍片组接形成抱箍,可根据预制立柱的尺寸进行组接拼装、模块化操作更方便,有效提高预制盖梁吊装施工效率,同时所述竖向挡板在预制盖梁下放的过程中能保证浆液不溢出,使得预制盖梁坐浆密实,所述预制立柱与预制盖梁之间连接紧密,结构稳定,当坐浆料强度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后,进行拆除抱箍,安装到另外的预制立柱上准备下一个预制盖梁的安装,可实现抱箍的周转使用,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抱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抱箍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抱箍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抱箍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抱箍1;第一抱箍片11;第二抱箍片12;上托板2;竖向挡板3;连接耳板4;调节板5;调节槽部51;预制立柱6。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盖梁吊装辅助装置,所述预制盖梁吊装于预制立柱6上,所述辅助装置为抱箍1,所述抱箍1箍设于所述预制立柱6上部,所述抱箍1为组装式结构,其中:

如图1、4所示,所述抱箍1包括多节抱箍片,所述抱箍片包括水平的上托板2及竖向挡板3,所述竖向挡板12围设于所述预制立柱6的周侧,所述竖向挡板3的上部伸出于所述预制立柱6的顶面以形成挡浆部,所述上托板2设于所述竖向挡板3的顶端,所述上托板2的外缘与所述竖向挡板3的顶缘相接,定义所述竖向挡板3呈一字形的为第一抱箍片11,所述竖向挡板3呈倒角或L形的为第二抱箍片12,所述第一抱箍片与所述第二抱箍片组接形成与所述预制立柱6形状相匹配的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所述抱箍片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耳板4,所述连接耳板4上开设有螺栓孔,相邻的所述第一抱箍片11与所述第二抱箍片12之间通过螺栓穿置所述螺栓孔固定或相邻的所述第一抱箍片11之间通过螺栓穿置所述螺栓孔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预制立柱6上预留有螺栓孔,所述第一抱箍片11的竖向挡板3上设有调节板5,所述调节板5上成形有调节槽部51,所述抱箍1与所述预制立柱6通过螺栓穿置所述预制立柱6的螺栓孔与所述调节槽部51固定,较优地,所述的调节槽部51呈长条状。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抱箍1呈类矩形,所述抱箍1包括四个第一抱箍片11和四个第二抱箍片12,所述第一抱箍片11与所述第二抱箍片12通过螺栓穿置组接成为整体,每个所述第一抱箍片11上设有两个调节板5,所述调节板5上开设有调节槽部51,所述预制立柱6上设有与所述调节槽部51位置对应的螺栓孔以便于安装所述预制立柱6与所述抱箍1。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托板2、挡板3、连接耳板4及调节板5均采用2mm厚钢板加工,第一抱箍片11的上托板2长度依据预制立柱6的长度尺寸变化,本次长度为2000mm,所述预制立柱6尺寸为2600mm×2600mm;上托板2、挡板3及连接耳板4为一体宽度为20mm;调节板5宽度为40mm、高度为150mm;螺栓采用M2螺栓;所述第二抱箍片呈倒角式,倒角处单独加工,本次倒角为R=150mm、宽50mm、弧长300mm;所述预制立柱6与所述抱箍1之间设有柔性垫块(图未示),所述柔性垫块黏贴于所述抱箍1内侧,本实用新型所述柔性垫块为橡胶圈,橡胶圈宽度为30mm,长度为预制立柱尺寸。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