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4378发布日期:2019-01-13 16:1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市政道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市政道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

而在一般的市政道路中,在降雨的时候,雨水从道路旁的排水道直接排走,对自然资源缺少利用,进而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在该方面,仍然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结构,具有能二次利用自然资源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道路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透水沥青层、透水路基层以及路床,道路两侧设置有排水道,所述透水路基层设有若干与排水道连通的管道,所述排水道内设置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将排水道分隔形成进水部与排水部,所述种植槽底部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设有从储水箱内吸水至种植槽内的吸水件,所述储水箱上设有与进水部连接的进水孔以及与排水部连接的排水孔,所述排水部连至下水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降雨的时候,雨水可直接进入到排水道内,或者透过透水沥青层,渗入透水路基层,之后从管道流入到道路两旁的排水道内,排水道内设有种植槽,种植槽将排水管分成进水部与排水部,种植槽底部设有储水箱,箱体侧壁设有进水孔与出水孔,这样在进水部有水的时候,水便能从进水部进入储水箱,从排水孔溢出储水箱,令储水箱内存有一定量的水,使得种植槽通过吸水件来将储水箱内的水吸收入种植槽内,从而利用雨水资源来对种植槽内部持续补充水分,而从储水箱溢出的水便从排水部部分排流到下水道。对自然雨水资源再利用,减少浪费。

优选的,所述进水孔与储水箱底面相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更完好地利用进水部底部的水,进而减少进水部底部的积水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排水孔处于储水箱侧面的上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保证储水箱内存有一定量的积水,同时水在没有补给的时候也能有一定储水量。

优选的,所述进水孔处设置有限制储水箱内的水回流至进水部的单向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储水箱内部的水不回流到进水部内,进而避免储水箱内的水与进水部内的水相互污染。

优选的,所述排水道设有在排水道内沿竖直方向滑动的滑板,所述滑板连接有连通滑板下部空间与外界的透气管,所述滑板顶面与储水箱底面相抵,滑板底面设置有驱使滑板抵住储水箱的弹性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水部的水流入储水箱的速度快于储水箱的排水速度时,进水部容易出现积水量过大的情况,这时由于积水量较大,从而挤压滑板,弹簧压缩,滑板下滑,使得进水部与排水部直接连通,将积水从储水箱底部流到排水部以排走,当水量排走到无法克服弹簧弹力的时候,滑板回复至抵住储水箱底面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进水孔与排水孔设置有多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多组能加快水流入储水箱以及水排到排水部的速度。

优选的,所述排水孔的孔径大于进水孔的孔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能保证水能从储水箱排水孔排出,无法漫至储水箱顶部进而渗入种植槽内。

优选的,所述排水部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排水部的一端连通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侧面设有与下水道连通的溢流管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管将排水部的水排至蓄水箱,进而再从蓄水箱的溢流管道排至下水道中,能再度将排走的水存起来再利用。

优选的,所述蓄水箱连通有延伸至种植槽表层上方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远离蓄水箱的一端设有喷淋头,所述输水管上设有水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蓄水箱内的水再度利用,在不下雨时,蓄水箱中的水可通过输水管以及水泵喷淋种植槽,对植物进行浇灌。

优选的,所述进水孔以及管道内设置有过滤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流入进水部以及流入储水箱的时候,流经过滤件从而对水进行过滤,以提高水体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下雨天的时候,通过储水箱进行储水,在不降雨的时候利用吸水件对种植槽泥土深部进行湿润;

2.在进水部进水量过大的时候,能触发加速排水的装置进行排水,以避免积水量过大导致排水效果变差;

3.在将水排入下水道之前,通过蓄水箱储存部分雨水,可在非雨天时,利用输水管将蓄水箱中的水抽取以对种植槽表层进行喷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1、透水沥青层;12、透水路基层;13、路床;14、土地;15、管道;2、排水道;21、种植槽;211、土壤;212、储水箱;22、滑板;221、透气管;2211、伸缩软管;2212、透气硬管;23、排水井盖;24、小管;25、吸水件;26、进水孔;27、排水孔;28、单向阀;291、排水部;292、进水部;3、蓄水箱;31、水泵;32、排水管;33、喷淋头;34、输水管;4、下水道;41、溢流管道;5、弹性件;5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市政道路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设置的透水沥青层11、透水路基层12以及路床13,路床13设在土地14表面,道路两侧均设有排水道2,排水道2与透水路基层12通过多个管道15相连通,管道15内连接有过滤件(图中未示意),在本实施例中,过滤件为滤网,排水道2固定连接有种植槽21,种植槽21底部还固定有储水箱212,种植槽21与储水箱212将排水道2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与透水路基层12连通的进水部292,另一部分为用于排水的排水部291。

此外,在排水道2底部还滑动设有一滑板22,滑板22的侧边与排水道2的内侧壁相贴,并且在滑板22与排水道2内壁相贴的侧边上还设有橡胶条(图中未示意),滑板22与排水道2底面之间设有若干组弹性件5,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5为弹簧,弹簧处于时刻压缩状态。

如图1和图3所示,滑板22上连接有与滑板22下方空间连通的透气管221,透气管221沿竖直方向延伸,透气管221包括透气硬管2212以及与透气硬管2212连通的伸缩软管2211,伸缩软管2211与滑板22连接,透气硬管2212与种植槽21的侧壁固定,并且透气硬管2212延伸至排水道2外,透气硬管2212远离伸缩软管2211的端部向下弯折。

进水部292的顶面摆放有多个排水井盖23,储水箱212面向进水部292的一侧面开设有多个进水孔26,进水孔26位置与储水箱212内侧壁底面相切,并且朝进水部292中延伸有小管24,小管24上设有限制储水箱212内的水回流到进水部292的单向阀28,小管24内还设有过滤件(图中未示意),在本实施例中,过滤件为滤网。

如图3所示,储水箱212面向排水部291的一侧面开设有多个排水孔27,排水孔27位于储水箱212的顶面,并且排水孔27的孔径大于进水孔26的孔径。储水箱212内设有吸水件25,吸水件25的一端与种植槽21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储水箱212连接,并且吸水件25延伸至储水箱212底部,本实施例中的吸水件25为吸水海绵。

如图1与图3所示,排水部291远离储水箱212的一面连通有排水管32,排水管32与储水箱212的连接位置与储水箱212底面相切,排水管32远离储水箱212的一端连通有蓄水箱3,蓄水箱3的侧面顶部设有与下水道4连通的溢流管道41。

在蓄水箱3还设有与蓄水箱3内部连通的若干输水管34,输水管34的一端延伸至蓄水箱3的底部,另一端延伸至种植槽21表层的上方,并且在输水管34远离蓄水箱3的一端设有朝向种植槽21表层喷淋的喷淋头33,输水管34上设有水泵31。

本实施例的工况及原理如下:

在降雨的时候,雨水进入到进水部292中,一部分雨水直接从进水部292顶面的排水井盖23直接流入到进水部292内;一部分雨水则是从透水沥青层11渗入道路内,进而流入透水路基层12,然后再由管道15流进排水道2的进水部292,该部分雨水经过管道15的滤网再流入进水部292。

雨水流入进水部292内之后,当进水部292有一定的积水的时候,会从进水孔26流入储水箱212内,而在流入储水箱212时,亦经过滤网过滤,并且单向阀28以防止储水箱212内的水倒流回进水部292中。而储水箱212内固定连接有若干吸水件25,从而将储水箱212内的水吸收至种植槽21内,以便在非雨天的时候,将水直接吸到种植槽21内为土壤211补充水分。

水流入储水箱212后,从另一面的排水孔27流出至排水部291,流经排水管32,再流至蓄水箱3内。当蓄水箱3内的水蓄至一定量之后,水会从溢流管道41流到下水道4排走。

当进水部292的水流入量过大的时候,积水量便会大幅增多,从而重量增大,对滑板22的压力也增大,而当积水足以克服弹簧51的弹力而将滑板22往下压,进而将进水部292与排水部291连通,积水从进水部292流至排水部291,从而将积水从排水部291的排水管32处流出排走,以保证排水道2的排水作用,使积水的水位下降。

当积水的水位下降之后,积水便无法继续克服弹簧51的弹力压缩弹簧51,继而滑板22会继续抵住储水箱212底面。

滑板22侧边设置的橡胶垫可增强滑板22与排水道2之间的密封性,从而避免水从滑板22与排水道2侧壁之间的缝隙进入到滑板22的下方空间,透气管221的设置可平衡滑板22的下方空间的气压,从而在积水量过大时,滑板22可受到水的重力挤压以下滑。

而在不降雨的时候,由于蓄水箱3内存有水资源,可以开启水泵31,将蓄水箱3内的水抽取,用于对种植槽21进行喷淋,使种植槽21的土壤211保持湿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