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填方风积沙路基的填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4339发布日期:2019-01-13 16:13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填方风积沙路基的填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填方风积沙路基的填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西部地区大规模交通建设的展开,风积沙在西部地区分布广泛,路线穿过风积沙的地带是一个绕不开的课题。

有效利用项目沿线的风积沙作为路基填筑材料是一种取材易、成本低、节能环保的重要途径,目前风积沙填筑路基应用已非常广泛,但用风积沙填筑的高填方路基往往容易出现塌方、深陷等病害。

能否可靠的保证风积沙填筑的高填路基的稳定性、整体强度对通车后的使用寿命起着关键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填方风积沙路基的填筑结构,包括由风积沙填筑形成的路基、设置在路基上方的行车道、设置在路基上方行车道两侧的土路肩以及土路肩与对应的路基边侧形成的边坡;所述路基两侧靠土路肩内侧均设有砌体带;所述砌体带的表面设有用于将砌体带与风积沙结合成一体的连接带;砌体带靠近边坡的一侧通过拉杆与边坡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砌体带由预制砌体块砌筑而成。

优选地,所述砌体带的上部竖向长度为路基高度的2/3,砌体带的下部垂直高度为路基高度的1/3,且砌体带的下部1/3处与路基水平地面形成的夹角的大小为35°-55°。

优选地,所述的大小为45°。

优选地,所述连接带和砌体带的横向厚度均为15cm-20cm。

优选地,所述拉杆的材质为金属铁杆。

优选地,所述边坡的内侧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拉杆的预制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填方风积沙路基的填筑结构,通过设置的砌体带、连接带和边坡与砌体带间的拉杆,有效抵抗了风积沙路基在行车荷载作用下风积沙向路基两侧侧向移动和边坡的垮塌,从而保护路基的稳定,减少路基塌方的出现,使高填方风积沙路基变形更小,养护成本更低,服务年限更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填方风积沙路基的填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砌体带与连接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行车道,2-边坡,3-路基,4-拉杆,5-连接带,6-砌体带,7-土路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高填方风积沙路基的填筑结构,包括由风积沙填筑形成的路基3、设置在路基3上方的行车道1、设置在路基3上方行车道1两侧的土路肩7以及土路肩7与对应的路基3边侧形成的边坡2;所述路基3两侧靠土路肩7内侧均设有砌体带6;所述砌体带6的表面设有用于将砌体带6与风积沙结合成一体的连接带5;砌体带6靠近边坡2的一侧通过拉杆4与边坡2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边坡2是在路基3填筑的过程中,随着路基3填筑高度的不断增加,路基3的边侧和土路肩7边侧之间形成的斜坡面;连接带5硬化时靠砌体带6一侧与砌体粘接结合,靠风积沙边缘一侧形成不规则界面,且硬化强度不尽相同,则连接带5能很好的把砌体带6与风积沙连成一个整体;所述拉杆4的两端分别与边坡2和砌体带6垂直连接;

所述连接带5的材料组成为普通硅酸盐水泥、风积沙、水玻璃溶液;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掺量为连接带5成分中风积沙的6%-10%;所用水玻璃的模数为2-3.3,水玻璃溶液中水玻璃与水的比值为1:1;上述水玻璃溶液的喷洒量以体积计,为风积沙与普通硅酸盐混合体体积的5%-8%。

优选地,所述砌体带6由预制砌体块砌筑而成。

优选地,所述砌体带6的上部竖向长度为路基3高度的2/3,砌体带6的下部垂直高度为路基3高度的1/3,且砌体带6的下部1/3处与路基3水平地面形成的夹角的大小为35°-55°,根据路基3的受力特征,行车道1上传递下来的竖向荷载随路基3的高度由上往下不断递减,路基3上部2/3处是荷载的主要承担区,路基3下部1/3处受上部传递下来的荷载影响已很微小,所以在此处变化砌体带6的角度较为合理。

优选地,所述的大小为45°,砌体带6的下部1/3处设置成与路基3水平地面成45度角,一方面有利于抵抗砌体带6的上部产生的横向向外的水平分力,一方面有利于拉杆4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连接带5和砌体带6的横向厚度均为15cm-20cm。

优选地,所述拉杆4的材质为金属铁杆。

优选地,所述边坡2的内侧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拉杆4的预制板,拉杆4靠近边坡2的一端固定在预制板的中心。

一种高填方风积沙路基的填筑结构的施工方法为:

1)每当路基3填筑并压实后增加的厚度为50-100cm左右时,在两侧土路肩7的内侧开挖一条40cm左右宽的槽;

2)在槽中心位置用预制砌体块砌筑一条20cm左右宽的砌体带6;

3)在砌体带6两侧填上连接带5材料;

4)在连接带5上喷洒水玻璃溶液;

5)水玻璃溶液喷洒约1h后即可进行下一层的填筑;

6)路基3填筑压实成型后,在边坡2的坡面上按照1m的间距用钻孔机向边坡2的内部钻孔,钻入的深度为穿透砌体带6后方1m为止;在钻孔中插入拉杆4,拉杆4穿过砌体带6后,在拉杆4靠近砌体带6的一端注入水泥浆进行固定,当水泥浆硬化后,在拉杆4靠近边坡2的一端固定安装水泥预制块制作而成的预制板,拉杆4固定安装在预制板的中心,完成拉杆4的固定安装。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