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裂的海绵化道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4324发布日期:2019-01-13 16:1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裂的海绵化道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裂的海绵化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自从海绵城市提出以来,很多地方都进行了海绵城市的工程实践,在海绵城市的道路结构上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材料和新的技术。当前的海绵化道路在道路的集雨方面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许多的海绵化道路的使用寿命却相对较短,纠其原因,很多是由于渗水结构的采用导致地基的不稳定及开裂等问题,进而导致路面开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裂的海绵化道路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裂的海绵化道路结构,其沿路面的宽度方向依次设有车行道、生态树池、地下蓄水池和人行步道,所述车行道自上而下依序包括改性乳化沥青超前预养护层、细粒式排水沥青混合料层、粗粒式排水沥青混合料层、抗裂渗水分流层、多孔排水混凝土层、橡胶沥青封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层;所述地下蓄水池的顶部设有盖板,生态树池内的积水和人行步道内部的积水分别通过排水管道引流至地下蓄水池内。

所述人行步道从上至下依序包括透水混凝土面层、级配碎石基层、防渗膜和砂砾石垫层。

所述地下蓄水池的下部连接有回用管道。

所述车行道的两侧分别设有路缘石,路缘石的底部从上至下依序设有水泥砂浆垫层和基座。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抗裂渗水分流层是一种道路新型材料下面层,其可以有效实现抗裂渗水分流层的渗水和分流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道路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多孔排水混凝土层的开裂和渗水分流问题,提高海绵化道路的使用寿命。

3、地下蓄水池与人行步道结合,表面可以作为步行道使用,同时又可以有效收集场地的雨水,并能够进行回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裂的海绵化道路结构,其沿路面的宽度方向依次设有车行道1、生态树池2、地下蓄水池3和人行步道4,所述车行道1自上而下依序包括改性乳化沥青超前预养护层、细粒式排水沥青混合料层(PAC-10,厚度3. 5cm)、粗粒式排水沥青混合料层(PAC-25,厚度6. 5cm)、抗裂渗水分流层(厚度1cm)、多孔排水混凝土层(厚度30cm)、橡胶沥青封层(厚度1cm)和水泥稳定碎石层(厚度30cm);地下蓄水池3的顶部设有盖板31,生态树池内的积水和人行步道4内部的积水分别通过排水管道33引流至地下蓄水池3内,地下蓄水池3的下部连接有回用管道32。

抗裂渗水分流层设置在多孔排水混凝土层和粗粒式排水沥青混合料层之间,使 2 个结构层有效结合,其中抗裂渗水分流层是一种道路新型材料下面层,主要由 SBS 改性沥青、聚丙烯腈纤维、木质纤维、填料、细集料、粗集料组合而成的沥青混合料成型。

所述人行步道4从上至下依序包括透水混凝土面层、级配碎石基层、防渗膜和砂砾石垫层,排水管道33延伸至级配碎石基层内。

所述车行道1的两侧分别设有路缘石5,路缘石5的底部从上至下依序设有水泥砂浆垫层和基座。

本实用新型中抗裂渗水分流层是一种道路新型材料下面层,其可以有效实现抗裂渗水分流层的渗水和分流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道路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多孔排水混凝土层的开裂和渗水分流问题,提高海绵化道路的使用寿命。

地下蓄水池3与人行步道4结合,表面可以作为步行道使用,同时又可以有效收集场地的雨水,并能够进行回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