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绞线斜拉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6796发布日期:2019-10-19 04:0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钢绞线斜拉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拉索,尤其涉及一种钢绞线斜拉索。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绞线斜拉索包括斜拉索本体和套设于斜拉索本体外的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两管体在连接处互相套叠,即第二管体的一端套设于第一管体的一端外,两者之间可随斜拉索本体的热胀冷缩变化而伸缩,即防护套管的长度可调。然而,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连接处的间隙密封性不好,潮湿气体或腐蚀性气体从间隙进入容易腐蚀斜拉索本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绞线斜拉索,解决现有潮湿气体或腐蚀性气体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连接处的间隙进入容易腐蚀斜拉索本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钢绞线斜拉索包括斜拉索本体、锚紧装置、防护套管和可伸缩密封套,所述锚紧装置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锚紧装置分别固定于所述斜拉索本体的两端;所述防护套管包括套设于所述斜拉索本体外且一端与一个所述锚紧装置连接的第一管体和套设于所述斜拉索本体外且一端与另一个所述锚紧装置连接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外;所述可伸缩密封套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外并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外表面密封连接,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管体外并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外表面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密封套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外的第一密封部、套设于所述第二管体外的第二密封部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部之间的可伸缩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壁之间设有密封胶,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壁之间设有密封胶。

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密封套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外的第一不锈钢抱箍和套设于所述第二密封部外的第二不锈钢抱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不锈钢抱箍和第二不锈钢抱箍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不锈钢抱箍沿所述第一密封部的轴向间隔套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外,两个所述第二不锈钢抱箍沿所述第二密封部的轴向间隔套设于所述第二密封部外。

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密封套包括多个沿所述防护套管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环形圈,在所述防护套管的轴向方向的截面上每个所述环形圈相对所述防护套管的外周面倾斜,且每个所述环形圈靠近所述防护套管的一侧边和相邻所述环形圈靠近所述防护套管的一侧边密封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环形圈远离所述防护套管的一侧边和另一相邻所述环形圈远离所述防护套管的一侧边密封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连接部为弹性管体。

进一步地,所述斜拉索本体包括多股间隔并行设置的钢绞线,如权利所述锚紧装置包括锚紧主体,两所述锚紧主体分别设于所述斜拉索本体的两端,所述锚紧主体上开设有多个供所述钢绞线穿设的第一插孔,所述防护套管连接于两所述锚紧主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锚紧主体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所述钢绞线斜拉索还包括两个分别一一套设于两所述锚紧主体之远离所述防护套管的端部外且分别一一与所述锚紧主体围合形成气腔的保护罩,一所述保护罩上开设有进气孔,另一所述保护罩上开设有出气孔所述钢绞线斜拉索还包括穿设于所述进气孔内的通气装置,所述钢绞线斜拉索还包括至少两分别穿设于各锚紧主体内的所述安装孔内的通气管。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的两端都伸出所述锚紧主体外,其中一端连通所述气腔,另一端连通所述中空内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伸缩密封套的一端套设于第一管体外并与第一管体的外表面密封连接,另一端套设于第二管体外并与第二管体的外表面密封连接。可伸缩密封套密封了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的间隙,且能随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的伸缩自动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绞线斜拉索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一可伸缩密封套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锚紧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通气管100、钢绞线10、锚紧装置1、锚紧主体11、锚垫板12、辅助锚垫板121、密封圈122、固定塞13、第一塞部131、第二塞部132、压板14、保护罩2、气腔20、进气孔201、出气孔202、第二底板21、第二套筒22、折边221、螺钉201、密封罩3、第一底板31、第一套筒32、防护套管4、第一管体41、第二管体42、第一索导管43、第二索导管44、可伸缩密封套5、可伸缩连接部51、环形圈511、第二密封部52、第一密封部51、密封胶55、抱箍54、通气装置6、温湿度传感器71、硅胶恒压阀72、卡接头7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一种钢绞线斜拉索,参照图1和图2,包括斜拉索本体、锚紧装置1、防护套管4、可伸缩密封套51,锚紧装置1设有两个,两个锚紧装置1分别固定于斜拉索本体的两端,用于将斜拉索本体一端连接于桥面上,另一端连接于塔架上,防护套管4包括套设于斜拉索本体外且一端与一个锚紧装置1连接的第一管体41和套设于斜拉索本体外且一端与另一个锚紧装置1连接的第二管体42,第二管体42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一管体41的另一端外,第一管体41和第二管体42随斜拉索本体的长度变化相对移动,实现伸缩补偿,可伸缩密封套51的一端套设于第一管体41外并与第一管体41的外表面密封连接,另一端套设于第二管体42外并与第二管体42的外表面密封连接。可伸缩密封套51密封了第一管体41和第二管体42之间的间隙,且能随第一管体41和第二管体42之间的伸缩自动调节。

优选地,请参照图3,可伸缩密封套51包括套设于第一管体41外的第一密封部53套设于第二管体42外的第二密封部52和连接于第一密封部53与第二密封部52之间的可伸缩连接部。可伸缩密封套51与防护套管4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

优选地,请继续参照图3,第一密封部53的内壁与第一管体41的外壁之间设有密封胶55,第二密封部52的内壁与第二管体42的外壁之间设有密封胶55。使第一密封部53与第一管体41和第二密封部52与第二管体42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

优选地,请继续参照图3,可伸缩密封套51还包括套设于第一密封部53外的第一不锈钢抱箍(图中未标)和套设于第二密封部51外的第二不锈钢抱箍54。进一步使得第一密封部53与第一管体41或第二密封部52与第二管体42之间的连接更稳固。

优选地,请继续参照图3,第一不锈钢抱箍和第二不锈钢抱箍54都设有两个,两个第一不锈钢抱箍沿第一密封部53的轴向间隔套设于第一密封部53外,两个第二不锈钢抱箍54沿第二密封部52的轴向间隔平行套设于第二密封部52外。

优选地,请继续参照图3,可伸缩连接部包括多个沿防护套管4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环形圈511,在防护套管4的轴向截面方向上每个环形圈511相对防护套管4的外周面倾斜,且每个环形圈511靠近防护套管4的一侧边和相邻环形圈511靠近防护套管4的一侧边密封转动连接,远离防护套管4的一侧边和另一相邻环形圈511远离防护套管4的一侧边密封转动连接。可伸缩连接部呈波折状。使得第一管体41和第二管体42相对移动时,可伸缩连接部的相邻的环形圈511之间可以相应展开和收拢。

优选地,请继续参照图3,可伸缩连接部为弹性管体。使得第一管体41和第二管体42相对移动时,可伸缩连接部的长度可以相应发生变化。

优选地,请参照图4,斜拉索本体包括多股间隔并行设置的钢绞线10。锚紧装置1包括锚紧主体11,两个锚紧主体11分别设于斜拉索本体两端,锚紧主体11上开设有多个供钢绞线10穿设的第一插孔(图中未标),防护套管4连接于两锚紧主体11之间。

优选地,请参照图4,锚紧主体11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设于第一安装孔(图中未标),钢绞线斜拉索还包括两个分别一一套设于两锚紧主体11之远离防护套管4的端部外且分别一一与锚紧主体11围合形成气腔20的保护罩2,一保护罩2上开设有进气孔201,另一保护罩2上开设有出气孔,钢绞线斜拉索还包括穿设于进气孔201内的通气装置,钢绞线斜拉索还包括至少两分别穿设于各锚紧主体11内的安装孔内的通气管100。

在锚紧主体11沿斜拉索本体的延伸方向贯穿开设用于穿设内第一插孔之间设置通气管100的第一安装孔,连通气腔20和防护套管4,通气装置向保护罩2内通气,气体从进气孔201进入气腔20,再进过通气管100进入防护套管4内,将钢绞线10上的水份带走,并从另一端的通气管100流入另一端的气腔20,再从出气孔排出,实现对钢绞线10的除湿。

优选地,请参照图4,防护套管4具有中空内孔,通气管100的两端都伸出锚紧主体11外,其中一端连通气腔20内,另一端连通中空内孔,如此,通气管100导通气体的效果更好。

优选地,请参照图1和图4,钢绞线斜拉索还包括两设于防护套管4内的密封罩3,两密封罩3均包括第一底板31和第一套筒32,其中一第一套筒32一侧与其中一第一底板31连接,另一第一套筒32一侧与另一第一底板31连接,另一侧与另一锚紧主体11连接,另一侧与其中一锚紧主体11连接,且两第一套筒32均套设于斜拉索本体外,密封罩3与锚紧主体11围合形成保护腔,第一底板31上开设有多个分别供各钢绞线10穿设的第二插孔(图中未标)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图中未标),各通气管100之位于防护套管4内的一端分别穿过各第二安装孔后伸于中空内孔的。密封罩3防止气体从钢绞线10与第一插孔的间隙进入防护套管4,使气体都从通气管100内导通,气压更强,实现理想的通气效果。

优选地,优选地,通气管100之位于气腔20内的端部外周面和位于中空内孔内的端部外周面都设有螺纹,钢绞线斜拉索包括与螺纹配合的螺母。使通气管100更稳定地固定于锚紧主体11和密封罩3上。

优选地,第一安装孔靠近锚紧主体11的侧边缘设置,第二安装孔靠近第一底板31的侧边缘设置,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位于钢绞线10的外围。钢绞线10的外围与锚紧主体11的侧边缘之间的间隙较大,便于安装通气管100。

优选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数量均都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沿锚紧主体11的周向分布,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沿第一底板31的周向分布,通气管100设有至少两个。通气管100的数量增加有利于进气量的增加。

优选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设有两个,且两第一安装孔对称设置,两第二安装孔对称设置,通气管100设有两个,两通气管100对称设于锚紧主体11的两侧。除湿气体能均匀地给钢绞线10除湿。

优选地,通气管100为由不锈钢制成的管体。

优选地,通气管100的管壁的厚度范围为1.1mm-1.3mm。

优选地,通气管100的内径的尺寸范围为9mm-11mm。

优选地,锚紧装置1还包括多个固定塞13,固定塞13包括第一塞部131和与第一塞部131连接的第二塞部132,第一塞部131和第二塞部132的连接处形成台阶面,固定塞13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塞部131和所述第二塞部132的过孔,所述第一塞部131穿设于所述第一插孔内,锚紧装置1还包括板面与台阶面抵接板边缘固定于锚紧主体11上的压板14。如此,钢绞线10和锚紧装置1之间固定更稳定。

优选地,第一塞部131呈锥状,第一插孔的形状与第一塞部131的形状配合,使得第一塞部131与第一插孔的配合更紧密,固定作用更好。

优选的,锚紧装置1还包括套设于锚紧主体11外的锚垫板12,锚垫板12的端面上开设有螺孔,保护罩2包括第二底板21和一侧与第二底板21之板边缘连接的第二套筒22,第二套筒22的另一侧的端口形成向外的折边221,折边221上开有固定孔,钢绞线斜拉索还包括与将折边221与锚垫板12的端面连接的螺钉201。

优选的,锚垫板12的端面上焊接有位于锚垫板12与折边221之间辅助锚垫板121,辅助锚垫板121上开设有与螺孔对应的通孔。

优选的,折边221和锚垫板121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122。密封折边221和锚垫板12之间的间隙。

优选的,钢绞线斜拉索还包括设于保护罩2上出气孔202处的温湿度传感器71和硅胶恒压阀72。

优选地,温湿度传感器71和硅胶恒压阀72通过卡接头,卡接头73为焊接直径32mm快卡接头。

优选地,防护套管4还包括第一索导管43和第二索导管44,第一索导管43设于一锚紧主体11和第一管体41之间,且套设于一密封罩3外,第二一索导管设于另一锚紧主体11和第二管体42之间,且套设于另一密封罩3外。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