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铁路桥涵过渡段的压缩土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3740发布日期:2019-06-13 11:5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处理铁路桥涵过渡段的压缩土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土板,特别是一种处理铁路桥涵过渡段的压缩土板,属于铁路路桥过渡段的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铁路路基过渡段是路基工程中结构复杂、界面多、压实指标高,压实指标高,压实条件困难,质量不宜控制的实体工程之一。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路桥过渡段的位置特殊,压路机难以碾压到位,导致桥台后的填料不易压实,产生局部沉降,桥台多采用桩基处理,沉降量小,通常会造成桥梁和路基的不均匀沉降,特别是铁路运营之后,在铁路的振动荷载作用下,过渡段填料中的细颗粒会不断的填充填料中的空隙,造成不均匀沉降的持续发展,路基过渡段的沉降严重影响铁路的运营安全。

目前,对于铁路路桥过渡段的技术处理措施有以下几种:

1、填筑加筋土。该方法是在填筑路基过渡段填料时铺设一定的加筋材料,从而增加路基的整体性和强度,减小路基变形,加筋土能够有效的叫嚣桥台背后的路基土的沉降引起的线路的不平顺,但是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的要求非常严格。

2、钢筋混凝土搭板。该方法是在桥台设置钢筋混凝土搭板,由于钢筋混凝土搭板面积较大,且可以使刚性桥台与柔性路基的刚度的逐渐变化,台后不均匀沉降会减少很多,但是如果不能控制好台后路基填料的压实度,在台后产生较大的空隙,造成搭板损坏,影响行车。

3、填筑级配粗颗粒。在路桥过渡段中填筑强度高、级配小的粗颗粒,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等,目前铁路设计规范中,多采用该方法处理路桥过渡段沉降。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减小填筑材料的压缩性指标,在能够保证充分压实的前提下,是能够保证路桥过渡段的沉降指标的,这就要求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要非常严格,否则一旦同样会产生较大的沉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铁路桥涵过渡段的压缩土板,主要解决铁路路桥过渡段的沉降问题,采用工厂生产,集中控制过渡段的填料压实指标,减少施工控制因素的的影响,作为铁路路桥过渡段的质量控制手段,进一步减少了路桥过渡段的沉降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处理铁路桥涵过渡段的压缩土板,包括桥台,桥台一侧铺垫有若干层压缩土板,最底层压缩土板下端铺设有混凝土层,相邻两层压缩土板交错分布排列,纵向每隔两层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其中,混凝土层为渗水混泥土。

所述的相邻两层压缩土板中上层压缩土板的中心与下层压缩土板的侧边位置对应。

所述的若干层压缩土板呈正梯形状铺设,两斜边的斜率比为1:2。

所述的土工格栅宽度为3m。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1)处理铁路桥涵过渡段的压缩土板主要解决铁路路桥过渡段的沉降问题,采用工厂生产,集中控制过渡段的填料压实指标,减少施工控制因素的的影响,作为铁路路桥过渡段的质量控制手段,进一步减少了路桥过渡段的沉降问题。

2)处理铁路桥涵过渡段的压缩土板采用集中工程化生产,大大节省了填筑过渡段的成本。

3)处理铁路桥涵过渡段的压缩土板能够实现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快速完成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处理铁路桥涵过渡段的压缩土板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I-I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处理铁路桥涵过渡段的压缩土板,包括桥台1,桥台1一侧铺垫有若干层压缩土板2,最底层压缩土板2下端铺设有混凝土层3,相邻两层压缩土板2交错分布排列,纵向每隔两层铺设一层土工格栅4。

所述的相邻两层压缩土板2中上层压缩土板2的中心与下层压缩土板2的侧边位置对应。

所述的若干层压缩土板2呈正梯形状铺设,两斜边的斜率比为1:2。

所述的土工格栅4宽度为3m。

1)、工厂化生产压缩土板;

2)在桥台后地基顶面铺设压缩土板,并加铺强度不小于80KN/m的土工格栅,并用中粗砂找平土工格栅的缝隙。

3)在路基基床表层填筑A组土,并进行夯压,达到路桥过渡段的压实标准。

在步骤1)中,压缩土板的具体生产步骤包括:

(1)采用搅拌机搅拌压缩土板所需的搅拌料,搅拌料包括砂砾、粘土,比例为2:1,另外外参1%的P.O.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加水后搅拌。

(2)将压缩土槽内放入土工格栅网,尺寸同压缩土板尺寸,长×宽×高=1.0m×0.5m×0.25m。

(3)用压缩机将压缩土压缩成土板,压实度大于99%。

本发明的压缩土板的铺设方法在步骤2中,具体的步骤包括:

(1)对桥台背后进行基底碾压,碾压后对现场进行放线,放出压缩土板的铺筑范围,在路基两边做好范围桩。

(2)进行压缩土板的第一层的铺筑,板与板之间不能有空隙,铺筑完成后在第一层压缩土板铺设一层土工格栅,然后进行第二层压缩土板的铺筑,第二层压缩土板铺筑时需要错位铺筑,保证压缩土板的中心正对底层压缩土板的板缝,使垂直方向不产生纵缝。如此依次向上铺筑至路基基床表层底部位置,铺筑过程中依次错台收坡,竖向每隔两层铺一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宽度为3m,且每隔10层通铺一层土工格栅。

本发明的路基基床表层填筑方法在步骤3中,具体步骤包括:

(1)将A组土运输至现场进行铺筑,铺筑虚厚度不大于30cm;

(2)进行碾压,压路机采用先静压,再弱压,最后强压,达到现行铁路路基设计规范中规定的路基基床表层地基系数K30的标准120MPa/m;

(3)进行路基的刷坡防护,完成路基填筑及附属工程。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