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位锁的光电定位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8036发布日期:2019-03-05 19:4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位锁的光电定位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位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位锁的光电定位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位锁一种由凹凸轮和1个或多个微动开关组合,由传动轴带动凹凸轮转动到达固定位置进行定位,但是其具有微动开关容易生锈、机械强度不高、寿命短等问题。

另外,现有的车位锁一种由两组红外对管和一个遮光轮组合,由传动轴带动遮光轮转动,当遮光轮转动时其内部所开的槽就会依次经过红外对管,当对管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对车位锁进行定位。但是其结构在安装时不容易定位需要反复调试,而且这个光电板与主板为排线连接,排线在焊点处容易断也容易被传动轴的紧箍拉扯导致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位锁的光电定位组件,结构简单,不仅节约了排线,还可以排除因排线导致的问题增加了控制板的稳定性,可以快速定位遮光片并安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位锁的光电定位组件,包括线路板和传动主轴,所述的传动主轴位于线路板的一侧,所述的传动主轴上套接有遮光片,所述的线路板靠近传动主轴的一侧并排布置有一对凹槽,该凹槽的两侧均对称安装有一组红外线对管,所述的遮光片包括套接在传动主轴上的套环,所述的套环的外侧靠近两端面的位置相互错位布置有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所述的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在传动主轴转动时穿过凹槽并阻断红外线对管之间的红外线。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主轴的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连接外部的摇臂。

进一步的,所述的套环的径向外侧布置有螺丝柱,该螺丝柱内布置有一端与传动主轴顶住的紧钉螺钉。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位锁的光电定位组件,结构简单,将光控板与主板结合为一体,不仅节约了排线,还可以排除因排线导致的问题增加了控制板的稳定性;将遮光片设计为并列双扇形设计并将螺丝孔定于转轴正上方并配合左右并行的两组红外对管这种做法可以快速定位遮光片并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总装整体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遮光片安装局部结构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遮光片的主视结构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遮光片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车位锁的光电定位组件,包括线路板3和传动主轴1,所述的传动主轴1位于线路板3的一侧,所述的传动主轴1上套接有遮光片4,所述的线路板3靠近传动主轴1的一侧并排布置有一对凹槽,该凹槽的两侧均对称安装有一组红外线对管2,所述的遮光片4包括套接在传动主轴1上的套环8,所述的套环8的外侧靠近两端面的位置相互错位布置有第一挡片6和第二挡片7,所述的第一挡片6和第二挡片7在传动主轴1转动时穿过凹槽并阻断红外线对管2之间的红外线。

所述的传动主轴1的一端连接电机9,另一端连接外部的摇臂10。

所述的套环8的径向外侧布置有螺丝柱5,该螺丝柱5内布置有一端与传动主轴1顶住的紧钉螺钉。

电路板3控制电机9连接至传动轴1带动遮光片4改变红外对管2的工作状态反馈至电路板3从而精确控制车位锁的状态。

具体的来说:当车位锁挡臂10位于水平位置时第一挡片6阻断1组红外对管,第二挡片7未阻断红外对管。

当摇臂10处于上升时未到上锁状态第一挡片6和第二挡片7同时阻断两组红外对管2。

当摇臂10到达上锁状态时第一挡片6未阻断红外对管2,第二挡片7阻断红外对管2。

当摇臂10被外力转至反向状态时第一挡片6和第二挡片7同时未阻断红外对管2。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光控板与主板结合为一体,不仅节约了排线,还可以排除因排线导致的问题增加了控制板的稳定性;将遮光片设计为并列双扇形设计并将螺丝孔定于转轴正上方并配合左右并行的两组红外对管这种做法可以快速定位遮光片并安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