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警示和拦截功能的道路限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4971发布日期:2019-04-05 19:20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警示和拦截功能的道路限高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限高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警示和拦截功能的道路限高架。



背景技术:

目前的许多桥梁、涵洞等重要结构都时常面临许多大型较高车辆的碰撞,而发生一定程度的损坏。为保护桥梁、涵洞以及车辆自身的安全,避免发生较大规模的事故,在桥梁、涵洞或其他结构物前的道路上需要设置限高架。现在的限高架大都仅起到“告知、测量”的功能,许多不良司机仍然会涉险穿越,导致限高架摧毁的同时,对前方现有的桥梁、涵洞也造成伤害。被撞坏的限高架一般由型钢和底部混凝土基础构成,立柱和基础被撞坏,修复起来也较困难。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限高架,可以起到“警示、拦截”的功能,并在损坏时易于修复。

浙江方圆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发明的“防止超高车辆碰撞的限高架”(专利申请号:CN201620870300.X),特点在于限高架上设有扩散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所述路面在对应限高架的来车方向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可以转动的转辊和可以锁止的锁定装置,利用转辊使超高车辆的驱动轮空转,防止与限高架碰撞。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发明的“智能型安全限高架”(专利申请号:CN201610680012.2)特点在于横梁上设有车辆高度感应装置、警示装置、卷帘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卷帘的卷帘电机,通过车辆高度感应装置对车辆高度进行测定,车辆超高时能够自动开启警示装置提醒驾驶员停止前进,若驾驶员继续前进还可将卷帘落下遮挡驾驶员前行视线,强制驾驶员停车,避免超高车辆与限高架碰撞发生危险。

朱明龙所发明的“含拉力弹簧的预警式道路限高架”(专利申请号:CN201610583931.8)特点在于包含一座道路限高架和一副示警装置。示警装置为一个翘翘板式构体,组装于限高架横梁顶部,其位于迎车端的构体前端下侧面上装有一根联结于相关托板上的拉力弹簧,其位于来车方向的垂立板体下底面距地面的高度相当于常规道路限高架门洞的高度,故当车身高度超出限高架门洞高度20cm内的车辆不慎闯入该限高架区内时,可给闯限车辆作出警示而不会造成车毁、架倒继而导致道路瘫痪等系列道路交通事故。

湖北智德威控科技有限公司发明的“一种智能限高架”(专利申请号:CN201510525698.3)特点在于包括智能限高架预警模块、限高架智能升降模块、限高架远程控制模块、智能监控模块、限高架紧急求助模块、监控中心控制模块和限高架辅助模块,能够实现智能语音预警、自动升降高度、手动控制、远程监控、紧急求助、远程控制和自动报警的功能,因此具有功能多样、智能程度高和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以上几种最新的限高架设计都具备自身的特点,均较高的采用了现代化传感器技术,起到了警示、预防碰撞的作用。但对于体型庞大的车辆,在一定速度下冲过去时拦截力不够,另外结构稍显复杂,一旦被撞坏,修复起来较为困难,且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在常规限高架功能“告知、量测”的基础上,增加“警示、拦截”功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拦截力不够和修复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警示和拦截功能的道路限高架,包括薄壁槽型横梁,所述薄壁槽型横梁的顶部连接有上部轻钢架,所述薄壁槽型横梁的两端底部均连接有型钢立柱,所述型钢立柱的底部连接有地下混凝土基础,所述薄壁槽型横梁的底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警示箱,所述型钢立柱内部连接有若干个拦截钢丝绳,且所述拦截钢丝绳延伸至所述薄壁槽型横梁的内部,所述警示箱的箱体连接有骨架,所述警示箱的外表面连接有塑料外壳,所述警示箱的底部连接有底部格栅,所述警示箱的内部连接有若干个含墨水气囊,所述警示箱的内壁一侧连接有若干个刺针,所述地下混凝土基础的内部连接有若干个竖直的锚固螺栓,所述锚固螺栓的顶部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固定钢板,所述锚固螺栓的底部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固定钢板,所述第二固定钢板的底面中央处连接有钢丝绳锚固头,所述地下混凝土基础的内部于所述型钢立柱和所述拦截钢丝绳周围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圆筒状箍筋,所述上部轻钢架的顶部连接有弧形上弦杆,所述上部轻钢架的底部连接有下弦杆,所述上部轻钢架的中部连接有限高标牌,所述弧形上弦杆与所述下弦杆之间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腹杆。

优选的,所述型钢立柱包含两根方钢。

优选的,所述拦截钢丝绳设置有两根,所述拦截钢丝绳两端均锚固于所述地下混凝土基础中。

优选的,所述薄壁槽型横梁由薄壁镀锌铁皮制成,所述薄壁槽型横梁架设于所述型钢立柱内侧方钢上。

优选的所述警示箱为中空结构,所述警示箱内包含两个所述含墨水气囊。

优选的,所述骨架采用薄壁钢管焊接而成,所述警示箱底部由塑料格栅制成,所述警示箱表面用PVC塑料箱体包裹,塑料箱体外壁粘接有反光膜。

优选的,所述薄壁槽型横梁通过所述上部轻钢架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具有警示和拦截功能的道路限高架,通过采用分级警示拦截车辆,车辆撞到警示箱时,警示箱中含墨水气囊会破裂,墨水流出,给予警示;车辆高度超过拦截线,钢丝绳受到向前的拉力后,从立柱空隙中伸出拦截车辆,本实用新型可以起到保护建筑物的同时,也对车辆进行保护;另外,在警示箱、上部轻钢架发生损坏时,立柱保持完好,维修保养费用小,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警示箱的立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警示箱的侧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型钢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地下混凝土结构的立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地下混凝土结构的平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上部轻钢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下混凝土基础;2、型钢立柱;3、薄壁槽型横梁;4、拦截钢丝绳;5、警示箱;6、上部轻钢架;7、骨架;8、塑料外壳;9、底部格栅;10、含墨水气囊;11、刺针;12、第一固定钢板;13、锚固螺栓;14、箍筋;15、钢丝绳锚固头;16、弧形上弦杆;17、腹杆;18、下弦杆;19、第二固定钢板;20、限高标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8所示,一种具有警示和拦截功能的道路限高架,包括薄壁槽型横梁3,薄壁槽型横梁3的顶部连接有上部轻钢架6,薄壁槽型横梁3的两端底部均连接有型钢立柱2,型钢立柱2的底部连接有地下混凝土基础1,薄壁槽型横梁3的底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警示箱5,型钢立柱2内部连接有若干个拦截钢丝绳4,且拦截钢丝绳4延伸至薄壁槽型横梁3的内部,警示箱5的箱体连接有骨架7,警示箱5的外表面连接有塑料外壳8,警示箱5的底部连接有底部格栅9,警示箱5的内部连接有若干个含墨水气囊10,警示箱5的内壁一侧连接有若干个刺针11,地下混凝土基础1的内部连接有若干个竖直的锚固螺栓13,锚固螺栓13的顶部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固定钢板12,锚固螺栓13的底部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固定钢板19,第二固定钢板19的底面中央处连接有钢丝绳锚固头15,地下混凝土基础1的内部于型钢立柱2和拦截钢丝绳4周围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圆筒状箍筋14,上部轻钢架6的顶部连接有弧形上弦杆16,上部轻钢架6的底部连接有下弦杆18,上部轻钢架6的中部连接有限高标牌20,弧形上弦杆16与下弦杆18之间连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腹杆17。

型钢立柱2包含两根方钢,增强限高架强度,不易损坏;拦截钢丝绳4设置有两根,拦截钢丝绳4两端均锚固于地下混凝土基础1中,防止拦截钢丝绳4被超高车辆拉出或拉断;薄壁槽型横梁3由薄壁镀锌铁皮制成,薄壁槽型横梁3架设于型钢立柱2内侧方钢上,易于变形滑脱;警示箱5内包含两个含墨水气囊10,便于喷出足够的墨水来提醒司机;骨架7采用薄壁钢管焊接而成,警示箱5底部由塑料格栅制成,方便气囊爆破喷墨水,警示箱5表面用PVC塑料箱体包裹,防止日照、雨水的侵蚀,塑料箱体外壁粘接有反光膜,便于提醒司机注意薄壁槽型横梁3通过上部轻钢架6固定,减小薄壁槽型横梁3在自重下弯曲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有警示和拦截功能的道路限高架,在使用时:

现场安装遵从“从下而上”的原则,先借助吊机安装两侧型钢立柱2,固定螺栓。把拦截钢丝绳4连同薄壁槽型横梁3一起架设至型钢立柱2上端,并把拦截钢丝绳4下部推入立柱空隙,采用反光膜包裹立柱,其中保证钢丝绳的松紧度,可以方便被超高车辆撞击拉出。利用吊机将上部轻钢架6架设在型钢立柱2外侧的方钢上,并用螺栓固定牢,防止大风天气的倾覆。

工作原理:车辆行驶到限高架前,通过醒目的限高标牌20,可以清楚地知道本限高架限制通过的高度,司机发现车辆高度超过限制值时,应选择绕道。警示箱5底部水平线设为限高控制线,拦截钢丝绳4所处水平线设为限高拦截线,若司机对自身车辆高度发生误判,车辆高度超过限高拦截线时,车辆就会撞到警示箱5,警示箱5中气囊会随同红色墨水破裂,发出声音,并喷洒红墨水至车辆上方,给予警示。若车辆高度超过限高拦截线,并具有一定的速度,会直接把警示箱5连同薄壁槽型横梁3、上部轻钢架6撞倒,槽型薄壁横梁3中的拦截钢丝绳4受到向前的拉力后,从立柱空隙中伸出,将从前面拦截车辆。可以承担几十吨拉力的拦截钢丝绳4,通过地下混凝土基础1可以牢牢把车辆拦截,立柱却不受到损害,方便修复限高架上部结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