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应急棚洞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6568发布日期:2019-06-12 00:3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应急棚洞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铁路等生命线工程中,崩塌落石灾害应急处理的新型设备,用于应急棚洞快速移动安置。



背景技术:

棚洞作为一种有效防护工程已经广泛运用于抵御山区道路崩塌落石。但棚洞修建或安装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段时间,道路封闭,并且施工人员基本暴露于可能随时还在崩塌落石的险境中,尤其是在大地震后的余震或降雨时,严重影响了道路通行及人员安全。不能满足快速应急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快速应急棚洞设备,该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折叠运输至崩塌滑坡现场,且能在短时间内搭建好棚洞设备,疏通道路,恢复交通正常,很好的缓解了治理滑坡崩塌这段时间内交通堵塞问题,也避免了后续零星落石或地质灾害的二次滑塌对道路上通行的行人车辆造成危害,能为地质灾害短期应急提供方便,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种快速应急棚洞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钢格栅(1)、珍珠棉(2)、固脚装置(3)、伸缩杆件(4)、支撑结构(5)和铰链(6);钢格栅(1)和伸缩杆件(4)由铰链(6)相连;珍珠棉(2)覆盖粘贴在钢格栅(1)上,固脚装置(3)固定在排列在钢格栅(1)内侧,其作用在于固定棚洞,避免崩滑堆积体侧向压力将其推开;确定好伸缩杆件(4)的长度后卡紧伸缩杆件;棚洞左、右上角分别对称性的设有支撑结构(5)。进一步,支撑结构(5)包括固定铰链(51)、撑杆(52)、固定螺纹通孔(53)、杆端通孔(54)和螺栓(55),固定螺纹通孔(53)多个排列在钢格栅(1)上,杆端通孔(54)能与不同的固定螺纹通孔(53)相重合,来改变棚洞宽度,并用螺栓(55)穿过重合通孔来固定两个相邻钢格栅(1)。进一步,固定装置(3)是由带通孔的钢板(31)和长铆钉(32)组成,并等距排列于钢格栅(1)底部,长铆钉(32)穿过钢板(31)的通孔插入地下。

钢格栅、缓冲层、固脚装置、支撑结构、伸缩杆件和铰链组成,背对崩滑体一侧边上是由三根可以伸缩的杆件组成,伸缩杆件上有锁定杆件长度的螺纹旋转柄,伸缩杆件可以很好适应不同地形地貌,起着支撑棚洞作用,其余三个面是由三块钢格栅组成,钢格栅强度高,且质量比同样大小的钢板轻,便于现场的快速安装,钢格栅格子大小为10×10cm,每个钢格栅上面均粘贴覆盖一层缓冲层,缓冲层由珍珠棉构成,因为其具有抗撞力强、韧性强、隔水防潮、可塑性能佳、循环再造、环保等诸多优点,起着对崩落碎石的缓冲作用,且能有效填充钢格栅的空格,避免小石头从空格掉落。钢格栅与伸缩杆件直接均由铰链连接,可以自由转动。

面朝山坡一侧的钢格栅、伸缩杆件分别与之相邻钢格栅之间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由撑杆、固定螺纹通孔、螺栓构成,撑杆一段为固定铰链,另一端为开有杆端通孔,固定螺纹通孔排列固定在相邻钢格栅板上,固定螺纹通孔与杆端通孔大小一致,用螺栓穿过杆端通孔与固定螺纹通孔,使其相邻两块钢格栅以一定角度固定住,以此来锁住棚洞的形态。撑杆与不同的固定螺纹通孔连接,可以使棚洞的宽度不一样,以此来适应不同宽度的路面。

靠山一侧钢格栅底部每隔50cm就设有一个固脚装置,固脚装置由钢板和长铆钉组成,钢板固定在钢格栅底部,与地面平行且上面设有开口,长铆钉通过开口插入地下,以此固定棚洞,防止崩滑堆积体将棚洞推开。该棚洞单个长度3m,有3个支撑结构和伸缩杆件,每个支撑结构间与每个伸缩杆件间均间隔1m,可以多个棚洞拼接在一起形成长直通道或者弯曲通道,能较好适应各种地形、各种道路。

本实用新型操作流程如下:当发生滑坡或崩塌堵塞路面时,将折叠棚洞运输至现场,通过挖机铲开路面堆积体,展开折叠棚洞,调节伸缩杆件长后锁定伸缩杆件长度,打开支撑结构,视路面宽度通过撑杆调节棚洞宽度,固定好棚洞形态,再将长铆钉穿过固脚装置的钢板插入地下,固定好棚洞,再视路面弯曲程度来拼接多个棚洞;搭建拼接好各个棚洞通车,直至该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结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钢格栅及珍珠棉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不同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固脚装置示意图。

图中:1.钢格栅;2.珍珠棉;3.固脚装置;31.钢板;32.长铆钉;4.伸缩杆件;41.螺纹旋转柄;5.支撑结构;51.固定铰链;52.撑杆;53.固定螺纹通孔;54.杆端通孔;55.螺栓;6.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钢格栅(1)、珍珠棉(2)、固脚装置(3)、伸缩杆件(4)、支撑结构(5)和铰链(6)组成。钢格栅(1)和伸缩杆件(4)由铰链(6)相连,可以自由旋转及折叠;珍珠棉(2)覆盖粘贴在钢格栅(1)上,起着对崩落碎石的缓冲作用以及填补钢格栅(1)的栅格空隙;固脚装置(3)固定在排列在钢格栅(1)内侧,其作用在于固定棚洞,避免崩滑堆积体侧向压力将其推开;伸缩杆件(4)可以调节其杆件长度,能很好适应山区公路外侧陡峭的地形,方便棚洞的搭建支撑,避免了由于杆件过段或者过长引起的不便,确定好伸缩杆件(4)的长度后通过扭动螺纹旋转柄(41)来卡紧伸缩杆件;棚洞左、右上角分别对称性的设有支撑结构(5),通过调节支撑结构(5)支撑角度可以改变棚洞的宽度,能很好适应不同宽度的道路。

如图5所示,支撑结构(5)是由固定铰链(51)、撑杆(52)、固定螺纹通孔(53)、杆端通孔(54)和螺栓(55)组成,固定螺纹通孔(53)多个排列在钢格栅(1)上,杆端通孔(54)可以与不同的固定螺纹通孔(53)相重合,来改变棚洞宽度,并用螺栓(55)穿过重合通孔来固定两个相邻钢格栅(1)。

如图6所示,固定装置(3)是由带通孔的钢板(31)和长铆钉(32)组成,并等距排列于钢格栅(1)底部,长铆钉(32)可以穿过钢板(31)的通孔插入地下,以此来固定整个棚洞。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在折叠运至现场,用挖机铲开路面的堆积体,根据现场道路宽选取合适的固定螺纹通孔(53)与撑杆(52)通过螺栓(55)相连接,通过螺纹旋转柄(41)调节固定好伸缩杆件(4)的长度,在将固脚装置(3)中的长铆钉(32)从钢板(31)的孔插入地下,固定好棚洞,再根据路面弯曲程度来拼接多个棚洞,拼接好棚洞便可以通车直至边坡治理工程结束。更具体的,当发生滑坡或崩塌堵塞路面时,将折叠棚洞运输至现场,通过挖机铲开路面堆积体,展开折叠棚洞,旋转把柄卡住杆件来调节伸缩杆件长,以此锁定伸缩杆件长度,打开支撑结构,视路面宽度来确定撑杆连接哪个固定螺纹通孔,以此来调节棚洞宽度,用螺栓固定好棚洞形态,再将长铆钉穿过固脚装置的钢板插入地下,固定好棚洞,再视路面弯曲程度来拼接多个棚洞。搭建拼接好各个棚洞便可通车,直至该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结束。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短时间内快速安装好棚洞,对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威胁路面行车行人安全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