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斑马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0745发布日期:2019-08-21 00:56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斑马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斑马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斑马线发光载体多为道钉和反光材料,其中道钉和反光材料不能主动发光,光通量不足,夜间辨识度较低,且造价过于高昂,并且维护成本较高;而发光道钉灯等形式的斑马线成品与路面无法吻合,稍凸出于路面,行车及行人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发光斑马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光斑马线,包括多个斑马线单元以及与所述斑马线单元数量相同且平行间隔设置在路面人行区域的第一凹槽,斑马线单元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所述斑马线单元包括可显示不同颜色的LED光源和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匹配的透明混凝土块,所述LED光源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所述透明混凝土块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位于所述LED光源的上方,且所述透明混凝土块的上表面与路面等高设置,所有所述LED光源均通过光电开关与人行交通灯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人行交通灯控制器在光照度阈值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LED光源与人行交通灯以相同的颜色点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斑马线,通过光感开关控制所述光源自动点亮和熄灭,并且通过所述人行交通灯控制器在光照度阈值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LED光源与人行交通灯以相同的颜色点亮,使得夜间或光线不足时更加醒目的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保证夜间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也有利于促进行人和车辆规定通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透明混凝土块的上表面一体成型设有摩擦面,所述摩擦面由阵列设置的若干凸起组成。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摩擦面,可以使得所述透明混凝土块表面的摩擦力较大,增强防滑效果,并且在所述透明混凝土块的上表面设有摩擦面时,车辆通过粗糙面时,会与在平面路面发出不同的声音,提醒驾驶员注意通过人行区域。

进一步:每个所述LED光源均包括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防水LED光带。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均匀间隔设置多个防水LED光带,可以使得每个斑马线单元的亮度更加均匀柔和,避免影响过往驾驶员和行人的视线,方便安全,并且防水LED光带具有防水作用,可以在雨水进入所述第一凹槽内时仍然能够正常的工作。

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均匀间隔设有与所述防水LED光带数量相同的第二凹槽,所述防水LED光带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凹槽可以对所述防水 LED光带进行有效保护,增强整个发光斑马线的抗压性和耐久性,延长所述防水LED光带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透明混凝土块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防水LED光带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拆卸式设置可以方便在所述LED 光源出现故障时,方便将所述透明混凝土块取出,并更换所述LED光源,维修简单,方便,安全高效。

进一步:所述第二凹槽底部沿着其长度方向设有V型线槽,所述线槽内埋设有电连接所述防水LED光带与所述光电开关的导线。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所述线槽可以方便对电连接所述防水LED光带与所述光电开关的导线进行布设。

进一步:所述线槽沿着其长度方向两端的高度低于中部的高度。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所述线槽沿着其长度方向两端的高度设置为低于中部的高度,方便在所述线槽内冷凝形成的水滴尽快从两端排出,避免对所述导线的正常供电造成影响

进一步:所述发光斑马线还包括匀光板,所述匀光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底部,并位于所述LED光源与所述透明混凝土块之间,且所述匀光板的下表面为平面状,所述匀光板与所有所述第二凹槽的上端口均密封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LED光源出射的光线经过所述匀光板后更加均匀,并经由所述透明混凝土块出射后形成亮度一致、均匀柔和的斑马线单元,不会对过往行人和驾驶员的视线造成冲击。另外,所述匀光板的与所有所述第二凹槽的上端口均密封连接可以防止雨水进入所述第二凹槽,进一步保护所述防水LED光带的正常工作寿命。

进一步:所述匀光板的上表面为中间高两侧低的拱形状,且所述匀光板沿着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底部沿着宽度方向对应的两侧边缘处,且所述匀光板的两侧与所述第一凹槽沿着宽度方向对应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上表面为中间高两侧低的拱形状的匀光板,可以使得进入所述第一凹槽内的雨水顺利的通过所述泄水槽排出,减少对路面结构和斑马线单元的侵蚀。

进一步:所述透明混凝土块由透明树脂和透光玻璃制成。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选用透明树脂和玻璃渣制成透明混凝土块,光线在射入透光混凝土内经过玻璃渣的折射和散射之后更加均匀,且透明混凝土块整体发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斑马线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斑马线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斑马线单元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斑马线单元,2、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泄水槽,5、匀光板, 6、线槽;

11、LED光源,12、透明混凝土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发光斑马线,包括多个斑马线单元1以及与所述斑马线单元1数量相同且平行间隔设置在路面人行区域的第一凹槽2,斑马线单元1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2内;

所述斑马线单元1包括可显示不同颜色的LED光源11和与所述第一凹槽2相匹配的透明混凝土块12,所述LED光源11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2的底部,所述透明混凝土块12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2内,并位于所述LED光源11的上方,且所述透明混凝土块12的上表面与路面等高设置,所有所述LED光源11均通过光电开关与人行交通灯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人行交通灯控制器在光照度阈值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LED光源11 与人行交通灯以相同的颜色点亮。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人行交通灯控制器控制人行交通灯的点亮状态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不再赘述,实际中,只需按照所述人行交通灯与人行交通灯控制器的连接方式将所述LED光源11与人行交通灯控制器连接,这样所有的LED光源11即可与人行红绿灯同步同色点亮。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斑马线,通过光感开关控制所述光源自动点亮和熄灭,并且通过所述人行交通灯控制器在光照度阈值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 LED光源11与人行交通灯以相同的颜色点亮,使得夜间或光线不足时更加醒目的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保证夜间过往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并且也使得也行道路更加漂亮美观,也有利于促进行人和车辆规定通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LED光源11可以为多个三个LED灯组成,也可以是多个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LED等组成。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混凝土块12的上表面一体成型设有摩擦面,所述摩擦面由阵列设置的若干凸起组成。通过设置摩擦面,可以使得所述透明混凝土块12表面的摩擦力较大,增强防滑效果,并且在所述透明混凝土块12的上表面设有摩擦面时,车辆通过粗糙面时,会与在平滑路面发出不同的声音,提醒驾驶员注意通过人行区域。这里,所述凸起的材质与所述透明混凝土块12的材质相同,也由透明树脂和透光玻璃制成,并且所述凸起与所述透明混凝土块12一体成型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LED光源11均包括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防水LED光带。通过在所述第一凹槽2的底部均匀间隔设置多个防水LED光带,可以使得每个斑马线单元1的亮度更加均匀柔和,避免影响过往驾驶员和行人的视线,方便安全,并且防水LED光带具有防水作用,可以在雨水进入所述第一凹槽2内时仍然能够正常的工作。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2的底部均匀间隔设有与所述防水LED光带数量相同的第二凹槽3,所述防水LED光带一一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3内。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凹槽3可以对所述防水LED 光带进行有效保护,增强整个发光斑马线的抗压性和耐久性,延长所述防水 LED光带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混凝土块12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所述第一凹槽2内,所述防水LED光带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3内。通过可拆卸式设置可以方便在所述LED光源11出现故障时,方便将所述透明混凝土块12取出,并更换所述LED光源11,维修简单,方便,安全高效。

比如,所述透明混凝土块12镶嵌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2内,所述防水 LED光带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3内。这样,当所述LED光源11出现故障时,可以比较方便地将所述透明混凝土块12从所述第一凹槽2中取出,并对所述LED光源进行更换,非常方便。当然,所述透明混凝土块12还可以以其他的方式可拆卸式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2内,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同理,所述防水LED光带也可以以其他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3内。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3底部沿着其长度方向设有V型线槽6,所述线槽6沿着其长度方向两端的高度低于中部的高度,所述线槽6内埋设有电连接所述防水LED光带与所述光电开关的导线。通过设置所述线槽6可以方便对电连接所述防水LED光带与所述光电开关的导线进行布设,并且通过将所述线槽6沿着其长度方向两端的高度设置为低于中部的高度,方便在所述线槽6内冷凝形成的水滴尽快从两端排出,避免对所述导线的正常供电造成影响。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斑马线还包括匀光板5,所述匀光板5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2底部,并位于所述LED光源11与所述透明混凝土块12之间,且所述匀光板5的下表面为平面状,所述匀光板5 与所有所述第二凹槽3的上端口均密封连接。所述LED光源11出射的光线经过所述匀光板5后更加均匀,并经由所述透明混凝土块12出射后形成亮度一致、均匀柔和的斑马线单元1,不会对过往行人和驾驶员的视线造成冲击。另外,所述匀光板5的与所有所述第二凹槽3的上端口均密封连接可以防止雨水进入所述第二凹槽3,进一步保护所述防水LED光带的正常工作寿命。

更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匀光板5的上表面为中间高两侧低的拱形状,且所述匀光板5沿着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2底部沿着宽度方向对应的两侧边缘处,且所述匀光板5的两侧与所述第一凹槽2沿着宽度方向对应的侧壁之间留有间隙。通过设置上表面为中间高两侧低的拱形状的匀光板5,可以使得进入所述第一凹槽2内的雨水顺利的通过所述泄水槽4排出,减少对路面结构和斑马线单元1的侵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混凝土块12由透明树脂和透光玻璃制成。选用透明树脂和玻璃渣制成透明混凝土块12,光线在射入透光混凝土内经过玻璃渣的折射和散射之后更加均匀,且透明混凝土块12整体发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