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植养护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6706发布日期:2019-07-13 08:08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植养护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植养护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的绿地是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以及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关键,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一项,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植物的种植进行艺术化的安排,使其能够有效的生存,并且尽快的发挥其绿化及美化环境的效果。

专利公告号为CN207720791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道路绿化组合种植装置,包括绿化槽,绿化槽内左隔板及右搁板,绿化槽内从左至右被分隔成左排水室、种植室及右排水室,左隔板与右隔板上都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排水口,绿化槽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储水箱及后储水箱。前储水箱内储蓄的雨水进入种植室内进行灌溉,再通过排水口进入左排水室和右排水室,最终回收至后储水箱。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前储水箱和后储水箱均设置有水泵用来辅助水循环,以养护绿植,不能依靠水的自然循环实现养护灌溉,需要人工与设备的辅助参与,耗能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雨水的自然循环以用于养护绿植的一种绿植养护路基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绿植养护路基结构,包括地基层,所述地基层上端面固定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上端面固定有砂石透水层,所述砂石透水层上端面固定有水泥层,所述水泥层上端面固定有沥青层;

所述防水层内沿路基的铺设方向固定有蓄水渠,所述蓄水渠内于顶部位置固定有种植室,所述种植室内铺设有养植土,所述种植室底面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蓄水渠内固定有盛水盘,所述盛水盘靠近所述地基层的两端均开设有多个排水孔,所述盛水盘两侧均插接设置有多个呈阶梯状排列的过渡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绿植种植在养植土内,雨天时,雨水落至种植室内,通过过滤孔进入盛水盘内,雨量较大时,盛水盘内储蓄的雨水越来越多,逐层流入过渡盘内,直到通过排水孔进入蓄水渠内。天气干燥时,盛水盘、过渡盘内的雨水逐渐蒸发进入养植土内,被绿植吸收,当盛水盘与过渡盘内的雨水通过过滤孔蒸发完毕后,蓄水渠内的水通过排水孔向上蒸发,进入养植土内,保持养植土的长期湿润。盛水盘与阶梯状设计的过渡盘可在雨量较小时发挥蓄水的作用,蓄水渠可在雨量较充沛时储蓄更多的雨水,便于天气干燥时,储蓄的雨水蒸发进入养植土内和空气中,养护绿植,增加空气湿度,促进淡水循环,节能又环保。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渡盘远离所述地基层的一侧于靠近所述盛水盘处固定有卡块,所述过渡盘靠近所述地基层的一侧开设有于所述卡块卡接配合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渡盘从上至下依次通过卡槽与卡块实现阶梯状卡接,便于雨水从上至下逐层填满过渡盘后往下流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室两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循环雨水的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的开设可加速蒸发的雨水进入种植室内,促进雨水的循环。

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过渡盘之间形成有凹渠,所述养植土内埋设有穿过所述透气孔并置入所述凹渠内的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于所述养植土的一端固定有海绵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球将吸水海绵的一端限制在种植室内,避免吸水海绵从透气孔中脱落,吸水海绵将过渡盘内的雨水吸入到养植土内,为绿植提供充足的水分,促进雨水的循环,充分利用淡水资源。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渠顶部与所述种植室之间设置有引水斜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水斜坡的设置便于雨水流入种植室内。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水斜坡上开设有多个引流雨水的引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在引水斜坡上流动时,部分雨水通过引水孔进入到蓄水渠内,缓解雨量较大时种植室的过滤压力。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层靠近所述砂石透水层的一面沿路基铺设的宽度方向开设有多条蓄水道,所述蓄水渠与所述蓄水道之间均连通有多个交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渠内有蓄水压力时,雨水可通过交换孔进入蓄水道内,增加路基内部的蓄水容量,等待天气干燥时,蓄水渠内的雨水逐渐蒸发减少,蓄水道内的雨水再通过交换孔流入蓄水渠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盛水盘与阶梯状设计的过渡盘实现了雨水的少量储蓄,便于天气干燥时雨水蒸发后对绿植进行养护和对环境质量进行改善,节能环保;

(2)蓄水渠与蓄水道的连通设计可在雨量较充沛时储蓄更多的备用雨水,以备天气长期干燥炎热时也能有充足的雨水备用养护;

(3)吸水海绵的设计能加速雨水进入到养植土内,为绿植提供充足的水分,保障绿植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地基层;2、防水层;3、砂石透水层;4、水泥层;5、沥青层;6、蓄水渠;7、种植室;8、养植土;9、过滤孔;10、盛水盘;11、排水孔;12、过渡盘;13、卡块;14、透气孔;15、吸水海绵;16、海绵球;17、引水斜坡;18、引水孔;19、蓄水道;20、交换孔;21、盛水凹槽;22、凹渠;2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绿植养护路基结构,包括地基层1,地基层1上端面固定有防水层2,防水层2上端面固定有砂石透水层3,砂石透水层3上端面固定有水泥层4,水泥层4上端面固定有沥青层5,地基层1、防水层2、砂石透水层3、水泥层4和沥青层5均平行设置。防水层2内沿路基的铺设方向固定有蓄水渠6,蓄水渠6向靠近沥青层5的方向凸起设置。防水层2靠近砂石透水层3的一面沿路基铺设的宽度方向开设有多条蓄水道19,蓄水道19沿路基铺设的长度方向呈矩阵排列。蓄水渠6两侧与蓄水道19之间均连通有交换孔20,交换孔20与蓄水道19连通的一端高于与蓄水渠6连通的一端。

当蓄水渠6内的雨水高度高于蓄水道19高度时,雨水会通过交换孔20进入蓄水道19内,从而增加了路基内部的蓄水容量,缓解了蓄水渠6的蓄水压力。天气干燥时,蓄水渠6内的雨水渐渐蒸发减少,水位降低,蓄水道19内的雨水再通过交换孔20流入到蓄水渠6内。

参照图2,蓄水渠6内于顶部位置固定有种植室7,种植室7内铺设有养植土8,养植土8内种植有绿植。参照图1和图3,蓄水渠6顶部与种植室7之间固定连接有引水斜坡17,引水斜坡17优选为45°设置,引水斜坡17上开设有多个引流雨水的引水孔18,引水孔18之间相互平行且均呈竖直设置。雨水在引水斜坡17上流动时,部分雨水通过倾斜的引水斜坡17直接流入种植室7内,部分雨水通过引水孔18垂直落入到蓄水渠6内,缓解雨量较大时种植室7的过滤压力。

参照图2,蓄水渠6内于种植室7底部固定有盛水盘10,盛水盘10呈向地基层1开口的“C”字形,盛水盘10靠近地基层1的两端均开设有多个排水孔11,排水孔11沿路基铺设的长度方向呈矩阵排列。盛水盘10靠近种植室7的一面开设有盛水凹槽21,种植室7靠近盛水凹槽21的一面开设有多个过滤孔9。盛水盘10两侧均插接设置有多个呈阶梯状排列的过渡盘12,过渡盘12上端面于靠近盛水盘10处固定有卡块13,过渡盘12下端面开设有与卡块13卡接配合的卡槽23,过渡盘12从上至下依次通过卡槽23与卡块13实现阶梯状卡接,相邻过渡盘12之间形成一条便于盛水的凹渠22。种植室7两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4,养植土8内埋设有穿过透气孔14并置入凹渠22内的吸水海绵15,吸水海绵15置于养植土8的一端固定有海绵球16。

阶梯状排列的凹渠22实现了雨水从上至下的逐层储蓄,也缓冲了雨水垂直滴落时对蓄水渠6的冲击力,海绵球16将吸水海绵15的一端限制在种植室7内,避免吸水海绵15从透气孔14中脱落,吸水海绵15将过渡盘12内的雨水加速吸入到养植土8内,天气干燥时,能充分利用过渡盘12内储蓄的淡水资源,为绿植提供充足的水分,有利于维持绿植繁茂的状态。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路基逐层铺设后,将绿植种植在养植土8内,雨天时:雨水落至引水斜面,部分雨水经由引水孔18直接落至蓄水渠6内的过渡盘12上,部分雨水落至种植室7内,再通过过滤孔9进入到盛水凹槽21内;雨量较大时,盛水盘10内储蓄的雨水越来越多,雨水沿着阶梯状拼接的过渡盘12逐层填满凹渠22并往下流动,直到通过排水孔11进入到蓄水渠6底部,当蓄水渠6内的雨水高度高于防水层2时,雨水通过交换孔20进入到蓄水道19内,蓄水道19辅助储蓄雨水。

天气干燥时:盛水盘10、过渡盘12内的雨水逐渐蒸发进入养植土8内,或通过吸水海绵15将过渡盘12内的雨水吸入到养植土8内,为绿植提供充足的水分养护;当盛水盘10与过渡盘12内的雨水蒸发完毕后,蓄水渠6内的水通过排水孔11向上蒸发,进入养植土8内,或直接通过引水孔18蒸发进入到空气中,既能保持养植土8的长期湿润,又能增加空气中的湿度。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雨水的自然循环来养护绿植,也更加节能环保。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