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工程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4279发布日期:2019-07-06 12:3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工程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工程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在桥梁施工或维修过程中,如排水管的安装、翼板的缺陷修复或桥檐外侧安装雨搭等,往往需要借助施工辅助设备近距离接触施工作业面,有时受桥梁所处环境条件的限制,桥下无法搭建施工支架,或者即使搭建施工支架也不便于施工。

授权公告号为CN20623309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桥梁工程施工平台,包括:固定支架,固定于桥梁结构的侧部;通行支架,与桥梁结构的外侧连接于固定支架,通行支架与桥梁结构之间留设有供人员通行的通行空间;操作平台,连接于通行支架的底部。固定支架包括:矩形固 定框,矩形固定框的第一端部固定于桥梁结构的侧部顶端,矩形固定框的第二端部位于桥梁结构的桥体范围内并吊设有配重物。上述实用新型的桥梁施工活动操作架,安装于桥梁结构上,具有供人员通行的通行空间以及供人员施工的操作平台,在桥梁支撑架体拆除后仍然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操作空间。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上述实用新型实用配重物抵消操作平台、操作人员及操作工具的重量,在这种情况下,使得上述实用新型十分不方便移动,故只能对桥梁的单一位置进行施工操作,若需要移动,则需要操作人员从上述实用新型的操作平台离开,多人配合来移动上述实用新型及配重物,工作效率较低;2、操作人员在操作平台内的高度固定,限制了操作人员对于桥梁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行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梁工程施工平台,无需多余人力推动即能实现移动,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平台内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具有方便操作人员对桥梁的不同位置进行施工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桥梁工程施工平台,包括操作台,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操作台连接到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上的连接架及用于驱动所述操作台及连接架在待施工桥梁上移动的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脚轮组件及用于驱动所述脚轮组件沿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子件,所述操作台内设置有用于承载工作人员的承重板及用于沿竖直方向调整所述承重板高度的高度调节件,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矩形框、第二矩形框及第三矩形框,所述操作台与所述第一矩形框背离所述第二矩形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矩形框与所述第二矩形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矩形框与所述第二矩形框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矩形框及第三矩形框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第二矩形框的长度方向垂直且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第二矩形框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矩形框及第三矩形框间距的间距调整件,所述间距调整件用于使脚轮组件与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墙面保持贴合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待施工桥梁进行施工之前,通过连接架先连接将操作台连接到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上,第一矩形框和第三矩形框分别位于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两侧。使用间距调整件调整第一矩形框和第三矩形框之间的间距,使得脚轮组件与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墙面保持贴合状态,从而使得第一矩形框、第二矩形框及第三矩形框组合成的连接架与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呈卡接状态,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对操作台起支撑作用。然后操作人员进入操作台内通过高度调节件调节支撑板到合适高度,达到方便操作人员对待施工桥梁的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行施工的效果;需要移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驱动子件带动脚轮组件沿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无需多余人力推动即能实现移动,达到方便操作人员对桥梁的不同位置进行施工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矩形框、第二矩形框及第三矩形框均由四个连接板构成,四个所述连接板相互垂直且首尾连接,所述第三矩形框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板上均固定设置有套筒,所述第二矩形框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板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套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套筒分别套接在第二矩形框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板,达到第三矩形框与第二矩形框滑动连接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套筒之间固定设置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上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间距调整件包括直螺纹套筒及与所述直螺纹套筒螺纹匹配的螺纹推杆,所述第二矩形框远离所述第一矩形框的连接板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直螺纹套筒,所述螺纹推杆穿过所述直螺纹套筒,所述螺纹推杆靠近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推动板的滚动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螺纹推杆远离所述推动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用于转动所述螺纹推杆的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调整第一矩形框和第三矩形框之间的间距时,通过把手转动螺纹推杆,使得螺纹推杆在螺纹套筒内转动,从而使得螺杆推杆带动推动板沿螺纹推杆的长度方向做靠近或远离第一矩形框的运动,使得第三矩形框做靠近或远离第一矩形框的运动,从而达到调整第一矩形框和第三矩形框之间的间距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脚轮组件包括多个子脚轮,所述第一矩形框、第二矩形框及第三矩形框正对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子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矩形框、第二矩形框及第三矩形框正对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一侧上设置的子脚轮在本实用新型进行移动时,均沿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一矩形框、第二矩形框及第三矩形框不直接与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接触,通过轮子达到减少移动本实用新型过程中的摩擦力,方便本实用新型移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子件包括驱动电机及在所述驱动电机带动下在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上沿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长度方向移动的主动脚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框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脚轮同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移动本实用新型时,开启驱动电机带动主动脚轮转动,沿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长度方向行走,从而带动第一矩形框、第二矩形框及第三矩形框正对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一侧上设置的子脚轮沿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长度方向行走,达到方便本实用新型移动,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对桥梁的不同位置进行施工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台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承重板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滑槽,所述承重板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的滑板,所述滑板的宽度与所述承重板的宽度一致,所述高度调节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操作台的底部的两个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分别与所述承重板的两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板在滑槽内滑动,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因操作人员站立在承重板的一侧使得承重板倾斜。需要调整承重板的高度时,开启两个电动推杆,使得两个电动推杆同步工作,推动承重板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达到方便调整承重板的高度,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对待施工桥梁的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行施工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矩形框上设置有供操作人员攀爬进所述操作台内的爬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方便操作人员进入操作台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矩形框上设置有用于起吊的吊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吊机通过吊耳掉起本实用新型,达到方便本实用新型使用前的安装及使用后的收起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无需多余人力推动即能实现移动,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平台内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具有方便操作人员对桥梁的不同位置进行施工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矩形框上设置有爬梯,具有方便操作人员进入操作台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隐藏第一矩形框及第二矩形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隐藏第一矩形框及第二矩形框后部分剖视图。

图中,1、操作台;11、承重板;111、滑板;12、电动推杆;13、滑槽;2、连接架;21、第一矩形框;211、爬梯;22、第二矩形框;221、吊耳;222、连接板;23、第三矩形框;231、套筒;232、推动板;2321、滚动轴承;24、间距调节件;241、直螺纹套筒;242、螺纹推杆;2421、把手;31、子脚轮;32、驱动子件;321、驱动电机;322、主动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桥梁工程施工平台,包括操作台1,还包括用于将操作台1连接到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上的连接架2及用于驱动操作台1及连接架2在待施工桥梁上移动的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脚轮组件及用于驱动脚轮组件沿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子件32。操作台1内设置有用于承载工作人员的承重板11及用于沿竖直方向调整承重板11高度的高度调节件。连接架2包括第一矩形框21、第二矩形框22及第三矩形框23。操作台1与第一矩形框21背离第二矩形框22的一端固定连接,结合图3,第一矩形框21上设置有供操作人员攀爬进操作台1内的爬梯211。第一矩形框21与第二矩形框2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三矩形框23与第二矩形框22滑动连接,第一矩形框21及第三矩形框23的长度方向均与第二矩形框22的长度方向垂直且竖直向下延伸。第二矩形框22上设置有用于起吊的吊耳221,第二矩形框22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第一矩形框21及第三矩形框23间距的间距调整件,间距调整件用于使脚轮组件与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墙面保持贴合状态。

参照图3、4,操作台1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开设有供承重板1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滑槽13,承重板11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在滑槽13内滑动的滑板111,滑板111的宽度与承重板11的宽度一致,高度调节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操作台1的底部的两个电动推杆12,两个电动推杆12的顶部分别与承重板11的两侧固定连接。滑板111在滑槽13内滑动,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因操作人员站立在承重板11的一侧使得承重板11倾斜。需要调整承重板11的高度时,开启两个电动推杆12,使得两个电动推杆12同步工作,推动承重板11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方便调整承重板11的高度,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对待施工桥梁的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行施工。

参照图1、2,第一矩形框21、第二矩形框22及第三矩形框23均由四个连接板222构成,四个连接板222相互垂直且首尾连接,第三矩形框23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板222上均固定设置有套筒231,第二矩形框22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板222分别穿过两个套筒231。两个套筒231之间固定设置有推动板232,推动板232上设置有滚动轴承2321,间距调整件包括直螺纹套筒241及与直螺纹套筒241螺纹匹配的螺纹推杆242,第二矩形框22远离第一矩形框21的连接板222上固定设置有直螺纹套筒241,螺纹推杆242穿过直螺纹套筒241,螺纹推杆242靠近套筒231的一端与推动板232的滚动轴承2321的内圈过盈配合,螺纹推杆242远离推动板23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用于转动螺纹推杆242的把手2421。需要调整第一矩形框21和第三矩形框23之间的间距时,通过把手2421转动螺纹推杆242,使得螺纹推杆242在螺纹套筒231内转动,从而使得螺杆推杆带动推动板232沿螺纹推杆242的长度方向做靠近或远离第一矩形框21的运动,使得第一矩形框21做靠近或远离第一矩形框21的运动,从而达到调整第一矩形框21和第三矩形框23之间的间距的效果。

参照图1、4,脚轮组件包括多个子脚轮31,第一矩形框21、第二矩形框22及第三矩形框23正对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一侧均设置有子脚轮31。驱动子件32包括驱动电机321及在驱动电机321带动下在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上沿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长度方向移动的主动脚轮322,驱动电机321固定设置在第一矩形框21上,驱动电机321的输出轴与主动脚轮322同轴连接。需要移动本实用新型时,开启驱动电机321带动主动脚轮322转动,沿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长度方向行走,从而带动第一矩形框21、第二矩形框22及第三矩形框23正对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一侧上设置的子脚轮31沿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长度方向行走,方便本实用新型移动,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对桥梁的不同位置进行施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待施工桥梁进行施工之前,将第二矩形框22上的吊耳221通过钢索与起吊机连接,通过起吊机吊起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架2先连接将操作台1连接到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上,第一矩形框21和第三矩形框23分别位于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两侧。再调整第一矩形框21和第三矩形框23之间的间距,通过把手2421转动螺纹推杆242,使得螺纹推杆242在螺纹套筒231内转动,从而使得螺杆推杆带动推动板232沿螺纹推杆242的长度方向做靠近或远离第一矩形框21的运动,使得第三矩形框23做靠近或远离第一矩形框21的运动,调整第一矩形框21和第三矩形框23之间的间距至合适位置,使得脚轮组件与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墙面保持贴合状态,从而使得第一矩形框21、第二矩形框22及第三矩形框23组合成的连接架2与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呈卡接状态,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对操作台1起支撑作用。然后操作人员通过第三矩形框23上的爬梯211进入操作台1内,调整支撑板至合适高度,开启两个电动推杆12,使得两个电动推杆12同步工作,推动承重板11沿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调节支撑板到合适高度,方便操作人员对待施工桥梁的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行施工。需要移动本实用新型时,开启驱动电机321带动主动脚轮322转动,沿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长度方向行走,从而带动第一矩形框21、第二矩形框22及第三矩形框23正对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一侧上设置的子脚轮31沿待施工桥梁的防撞墙的长度方向行走,从而无需多余人力推动即能实现移动,达到方便操作人员对桥梁的不同位置进行施工。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工程施工平台,无需多余人力推动即能实现移动,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平台内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具有方便操作人员对桥梁的不同位置进行施工的优点。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