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排水沟用混凝土浇筑滑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3845发布日期:2019-08-16 21:23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排水沟用混凝土浇筑滑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沟施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公路排水沟用混凝土浇筑滑模。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的迅速发展,路基工程越来越多,路基排水是保证路基本体质量及后期运营的关键工序,由于路基线路较长,施工条件有限,排水沟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成为施工中控制的重点。

然而同一段的排水沟的不同位置可能存在在宽度及倾斜角度的不同,所以需要对滑膜进行调节,然而现有的排水沟用混凝土浇筑滑膜的结构复杂,调节不便,从而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便于调节的公路排水沟用混凝土浇筑滑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排水沟用混凝土浇筑滑模,包括支撑架、提升模板系统和行走系统,提升模板系统包括竖向对称设置的两向内倾斜的钢模,支撑架连接于钢模内侧,行走系统包括两个走行轮、走行架,行走系统设置于支撑架的底部;所述的支撑架由支撑部与调节组件组成,所述的行走系统设置在支撑部下端;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若干组垂直设置于支撑部两侧的中空的调节龙骨,每组调节龙骨的长度由上至下递减;在每个所述的调节龙骨上均套设有一根调节杆,所述的调节杆上设置有固定片,所述的固定片与钢模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每组调节龙骨的长度由上至下递减,在每个调节龙骨上均套设有一根调节杆,调节杆上设置有固定片,所述的固定片与钢模固定连接,从而能实现对钢模与支撑架之间距离的调整,以完成对排水沟的宽度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调节杆的一端套设在调节龙骨中,在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弧面调节部,在调节杆的同侧端设置有垂直并贯穿于弧面调节部的调节榫槽,并在调节榫槽内侧设置有旋转弧面部,所述的弧面调节部及旋转弧面部的圆弧半径相等且为同心设置;并在所述的调节榫槽上设置有相适配的截面为圆形的旋转榫头,所述的固定片固定设置在旋转榫头上,且所述的旋转榫头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在调节杆上,从而能确保旋转榫头在调节榫眼中衣调节螺栓为圆心做旋转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调节杆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弧面调节部,在调节杆的同侧端设置有垂直并贯穿于弧面调节部的调节榫槽,在调节榫槽内侧设置有旋转弧面部,并在调节榫槽上设置有相适配的截面为圆形的旋转榫头;弧面调节部能确保旋转榫头带动固定片的旋转过程中不会出现阻碍,从而提高了旋转榫头旋转的连贯性,旋转弧面部能对旋转榫头起到一定的导向及支撑作用,通过旋转榫头与调节榫槽的配合以实现固定片带动钢模进行角度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旋转榫头的端面处设置有角刻度,并在所述的调节杆上设置有带刻度指示箭头的切削面。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旋转榫头的端面处设置有角刻度,并在调节杆上设置有带刻度指示箭头的切削面,从而能准确的调节两侧钢模的倾斜角度,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的调节龙骨上设置有调节槽,并在所述的调节杆上设置有若干固定螺栓,所述的固定螺栓穿过调节槽将调节杆固定在调节龙骨上。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调节龙骨上设置有调节槽,并在调节杆上设置有若干固定螺栓,从而能提高调节排水沟宽度的便捷性,进而提高了滑膜整体的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组件的剖视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1-行走系统、2-钢模、3-支撑部、4-调节龙骨、5-调节杆、6-固定片、7-弧面调节部、8-调节榫槽、9-旋转弧面部、10- 旋转榫头、11-调节螺栓、12-角刻度、13-刻度指示箭头、14-切削面、15-调节槽、16-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公路排水沟用混凝土浇筑滑模,包括支撑架、提升模板系统和行走系统1,提升模板系统包括竖向对称设置的两向内倾斜的钢模2,支撑架连接于钢模2内侧,行走系统1包括两个走行轮、走行架,行走系统1设置于支撑架的底部;所述的支撑架由支撑部3与调节组件组成,所述的行走系统1设置在支撑部3下端;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若干组垂直设置于支撑部3两侧的中空的调节龙骨4,每组调节龙骨4的长度由上至下递减;在每个所述的调节龙骨4上均套设有一根调节杆5,所述的调节杆5上设置有固定片6,所述的固定片6与钢模2固定连接。

通过每组调节龙骨4的长度由上至下递减,在每个调节龙骨4上均套设有一根调节杆5,调节杆5上设置有固定片6,所述的固定片6与钢模2固定连接,从而能实现对钢模2与支撑架之间距离的调整,以完成对排水沟的宽度进行调整。

进一步:所述的调节杆5的一端套设在调节龙骨4中,在所述调节杆5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弧面调节部7,在调节杆5的同侧端设置有垂直并贯穿于弧面调节部7的调节榫槽8,并在调节榫槽8内侧设置有旋转弧面部9,所述的弧面调节部7及旋转弧面部9的圆弧半径相等且为同心设置;并在所述的调节榫槽8上设置有相适配的截面为圆形的旋转榫头0,所述的固定片6固定设置在旋转榫头0上,且所述的旋转榫头0通过调节螺栓11固定在调节杆5上,从而能确保旋转榫头0在调节榫眼中衣调节螺栓11为圆心做旋转运动。

通过在调节杆5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弧面调节部7,在调节杆5的同侧端设置有垂直并贯穿于弧面调节部7的调节榫槽8,在调节榫槽8内侧设置有旋转弧面部9,并在调节榫槽8上设置有相适配的截面为圆形的旋转榫头0;弧面调节部7能确保旋转榫头0带动固定片6的旋转过程中不会出现阻碍,从而提高了旋转榫头0旋转的连贯性,旋转弧面部9能对旋转榫头0起到一定的导向及支撑作用,通过旋转榫头0与调节榫槽8的配合以实现固定片6带动钢模2 进行角度的调整。

进一步:在所述的旋转榫头0的端面处设置有角刻度12,并在所述的调节杆5上设置有带刻度指示箭头13的切削面14。

通过在旋转榫头0的端面处设置有角刻度12,并在调节杆5上设置有带刻度指示箭头13的切削面14,从而能准确的调节两侧钢模2的倾斜角度,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进一步:在所述的调节龙骨4上设置有调节槽15,并在所述的调节杆5上设置有若干固定螺栓16,所述的固定螺栓16穿过调节槽15将调节杆5固定在调节龙骨4上。

通过在调节龙骨4上设置有调节槽15,并在调节杆5上设置有若干固定螺栓16,从而能提高调节排水沟宽度的便捷性,进而提高了滑膜整体的实用性能。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