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污除雾及夜间行驶提醒一体化的交通安全广角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0748发布日期:2019-08-21 00:5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清污除雾及夜间行驶提醒一体化的交通安全广角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清污、除雾以及夜间提醒弯道上的对向来往车辆的交通安全广角镜。



背景技术:

交通安全设施指的是为保障行车和行人的安全,充分发挥道路的作用,在道路沿线所设置的人行地道、人行天桥、照明设备、护栏、标柱、标志标线等设施的总称。现在的普通道路广角镜存在着太多的弊端,越来越不符合交通安全设施的要求。

1.当雨天天气时,广角镜的水渍和雨水蒸发后残留的污渍无法去除,影响驾驶员的视线,进而导致安全事的发生。擦拭一个城市的广角镜面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且对擦拭的工作人员安全性没有保证。

2.冬天时,广角镜的镜面容易起雾,模糊的镜面让驾驶员无法辨别弯道处对面来车的情况。

3.夜晚由于视线不良,广角镜难以发挥太多作用。这给夜间行车的安全性大大打了折扣。

由授权的公告号为CN204370334U,授权公告日为2015.06.03的专利。由于镜面是凸形的性质,专利中提出的雨刮器并不能完全贴合镜面从而存在镜面清洁不了的地方。

由专利公告号为CN207749437U,授权公告日为2018.08.21的专利。存在镜面通过加热除雾之后残留的水迹、水渍无法清除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和改善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能够清污、除雾,且在夜间放大广角镜的提醒功能的清污除雾及夜间行驶提醒一体化的交通安全广角镜,既保证了广角镜的使用功能也提高了夜间盲弯行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

一种清污除雾及夜间行驶提醒一体化的交通安全广角镜,包括广角镜本体和用于安装广角镜本体的杆,广角镜本体安装在杆的顶部,广角镜本体顶部设置有提醒灯;

所述的广角镜本体包括镜面和镜框,镜框内沿轴向设置有旋转轴,镜面沿径向设置有旋转臂,旋转臂一端与旋转轴连接且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转动,旋转臂上设置有清污除雾装置;

所述的广角镜本体设置的弯道两侧均设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与提醒灯都和设置在杆上的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的清污除雾装置包括清污单元和除雾单元,

清污单元包括喷水孔、传输水管、储水器和清洁刷,旋转臂内部设置有传输水管,喷水孔设置在旋转臂上,清洁刷设置在喷水孔外侧,储水器设置在广角镜本体上;储水器通过传输水管与喷水孔连接;

除雾单元包括热气孔、输气管和电吹风器,热气孔设置在旋转臂上,输气管设置在旋转轴内,电吹风器设置在旋转轴后面,电吹风器通过输气管与热气孔连接。

所述的喷水孔和热气孔之间设有隔件。

所述的电吹风器和储水器都与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的清洁刷为贴合镜面的弧形状。

所述的旋转臂的长度与镜面半径一致。

所述的旋转轴上设置有能够使旋转轴升降的伸缩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镜面的中心分出一个柱状旋转轴加一块旋转臂。柱状旋转轴后部设有伸缩杆和电吹风器。弧形镜面下方配有喷水孔和热气孔,孔道分别由一根输水管和一根输气管相连接。同时旋转臂底面配有清洁刷,在镜框帽檐上方设有储水器和提醒灯,提醒灯两侧有配有能发出黄色的灯,与专利CN204370334U,授权公告日为2015.06.03的专利相比,旋转臂可以喷出清洁剂利用清洁刷清除污渍,同时由于旋转轴在镜面中心,旋转臂为镜面中心至边缘一段,这保证旋转时清洁刷更好的贴合镜面;与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局授权的公告号为CN207749437U,授权公告日为2018.08.21的专利相比,雾天天气旋转臂可以喷出热气为镜面除雾并刮去残留水迹;夜晚时,通过光电传感器与控制电路的配合,利用镜体帽檐上方的提醒器为对向行驶的驾驶员提供安全指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镜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旋转轴和旋转臂的放大图;

图4为弯道的俯视图;

图5为控制电路工作的流程图;

附图中:1.镜面;2.旋转轴;3.旋转臂;301.热气孔;302.喷水孔;303.隔件;304.输气管;305.输水管;4.提醒灯;5.储水器;6.杆;7.电吹风器;8.伸缩杆;9.镜框;10.光电传感器;11.弯道;12.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情况做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清污除雾及夜间行驶提醒一体化的交通安全广角镜的结构包括广角镜本体和用于安装广角镜本体的杆6,广角镜本体安装在杆6的顶部,广角镜本体顶部设置有提醒灯4;

所述的广角镜本体包括镜面1和镜框9,镜框9内沿轴向设置有旋转轴2,镜面1沿径向设置有旋转臂3,旋转臂3一端与旋转轴2连接且能够以旋转轴2为中心转动,旋转臂3上设置有清污除雾装置;

所述的广角镜本体设置的弯道11两侧均设有光电传感器10,光电传感器10与提醒灯4都和设置在杆6上的控制电路12连接。

所述的清污除雾装置包括清污单元和除雾单元,

清污单元包括喷水孔302、传输水管305、储水器5和清洁刷306,旋转臂3内部设置有传输水管305,喷水孔302设置在旋转臂3上,清洁刷306设置在喷水孔302外侧,储水器5设置在广角镜本体上;储水器5通过传输水管305与喷水孔302连接;

除雾单元包括热气孔301、输气管304和电吹风器7,热气孔301设置在旋转臂3上,输气管304设置在旋转轴2内,电吹风器7设置在旋转轴2后部,电吹风器7通过输气管304与热气孔301连接。

在旋转臂3中设有5个喷水孔302和5个热气孔301,两个孔之间设有隔件303。喷水孔302由传输水管305连接,热水孔301由输气管304连接。电吹风器7为304提供热气,储水器5为301提供清洁剂,306为清洁刷。电吹风器7和储水器5都与控制电路12连接。伸缩杆8使旋转轴2升降。镜框9的帽檐上方设有提醒灯4和储水器5,提醒灯4的左右都设有能发出黄色的灯。在弯道11两侧左右50米处各设有光电传感器10,同时光电传感器10与提醒灯4都和控制电路12相连。

本实用新型原理为:镜面的中心分出一个柱状旋转轴加一块旋转臂。柱状旋转轴后部设有伸缩杆和电吹风器。弧形镜面下方配有喷水孔和热气孔,孔道分别由一根输水管和一根输气管相连接。同时旋转臂底面配有清洁刷,在镜框帽檐上方设有储水器和提醒灯,提醒灯两侧有配有能发出黄色的灯,在广角镜的左右弯道分别50米处各布设5个光电传感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清洁刷为贴合镜面的弧形状。

作为优选方案,直接由镜面本身升降出清洁刷和除雾器,不再占用镜面以外地方。

作为优选方案,将伸缩杆、旋转轴、电吹风器、提醒灯与控制电路连接。

如图1、图2所示,凸形镜面分割出旋转轴2以及旋转臂3,当镜面需要清洁时或除雾时,伸缩管会推动旋转轴2从镜面1升出来,由于旋转轴和旋转臂连接在一起,同时也带动旋转臂3从镜面1升出来。

如图2、图3所示,当需要清洁时,储水器5的阀门打开,清洁剂由传输水管305输送到各喷水孔302,接着喷洒在镜面1上,此时,旋转轴带动旋转臂转动,清洁刷306开始在镜面1上进行清洁工作。

如图2、图3所示,当需要除雾时,在控制电路的统一调配下,电吹风器7开始工作,并通过输气管304为各热气孔301传递热气。热气孔随着旋转臂3的转动将热气均匀喷洒在镜面1上,起到除雾的功能。同时清洁刷306也会把镜面上的水迹清除。

如图4所示,夜晚时,当弯道右边有来车时,这时弯道右边的光电传感器10会感应到,提醒灯4的左边会亮起黄色的灯,以此来提醒弯道左边的车辆驾驶员有对向来车。同理,当弯道左边有来车时,这时弯道左边的光电传感器10会感应到,提醒灯4的右边会亮起黄色的灯,以此来提醒弯道右边的车辆驾驶员有对向来车。

如图5所示,控制电路12与伸缩杆8、旋转轴2、电吹风器7、提醒灯4连接。当有车行驶通过时,光电传感器触发提醒灯的黄色灯光,而并不会触发除雾、清污功能以防影响车辆驾驶员的视线。当没有车行驶通过,控制电路会根据需要触发清污、除雾功能。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