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37553发布日期:2019-11-27 18:3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线路穿过江河、港湾、湖泊、水库、灌渠等水域,或跨过高差大的深谷地带,或跨过其他交通线路,为了保持交通安全需要防撞隔离墩,防撞隔离墩是用来分隔对向或同向行驶的交通流,并有禁止车辆左转进出行驶和行人任意穿越道路的作用。车行道隔离墩分为车行道中心隔离墩和车行道分界隔离墩。

对于现有的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技术而言,通常是将防撞隔离墩设置在道路中心线上或车道分隔线上,防撞隔离墩主要是由水泥混凝土或者塑料制造,用水泥混凝土建造的防撞隔离墩敦实可靠,用塑料制造的防撞隔离墩不会严重损坏汽车。但是用水泥混凝土建造的防撞隔离墩硬度较大,汽车冲撞其上容易刮坏或碰扁;用塑料制造的防撞隔离墩虽然不会严重损坏汽车,但是重量小,稳定性差,防撞效果不佳,汽车碰撞塑料防撞隔离墩后容易发生大幅度位移,分隔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在现有的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技术中,存在着防撞隔离墩稳定性弱,防撞效果差,汽车碰撞后易发生较大位移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的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技术中,存在着防撞隔离墩稳定性弱,防撞效果差,汽车碰撞后易发生较大位移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所述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包括:第一墩体,所述第一墩体设置有第一紧固面、第二紧固面;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一紧固面固定连接;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设置有第一支撑端、第二支撑端和第一中间段,所述第一立柱通过所述第一支撑端和所述第一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端位于所述第一紧固面和所述第二紧固面之间,所述第一中间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端和所述第二支撑端之间;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支撑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紧固面位于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紧固面之间,所述第二支撑端位于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二紧固面之间;第一防撞机构,所述第一防撞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有第一紧固端、第二紧固端和第一中间体,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一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二紧固端和所述第一中间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间体位于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二紧固端之间;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一中间体上,所述第一套管位于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二紧固端之间,且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一中间体之间存在间隙;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上,所述第一滚筒位于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二紧固端之间;第二防撞机构,所述第二防撞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有第三紧固端、第四紧固端和第二中间体,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一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所述第四紧固端和所述第一中间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中间体位于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四紧固端之间,所述第二支撑端位于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三紧固端之间,所述第一中间段位于所述第二紧固端和所述第四紧固端之间,所述第二中间体位于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四紧固端之间;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二中间体上,所述第二套管位于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四紧固端之间,且所述第二套管和所述第二中间体之间存在间隙;第二滚筒,所述第二滚筒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管上,所述第二滚筒位于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四紧固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包括:所述第一墩体的截面直径在朝向所述第二紧固面的方向上依次减小;所述第一墩体采用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包括:所述第一支撑端和所述第一底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支撑端和所述第一顶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一顶板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包括: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一顶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紧固端和所述第一中间段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包括:所述第一滚筒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包括: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一顶板相互垂直;所述第四紧固端和所述第一中间段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包括:所述第二滚筒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还包括:第二墩体,所述第二墩体设置有第三紧固面、第四紧固面,所述第三紧固面和所述第一紧固面相平行;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三紧固面固定连接;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设置有第三支撑端、第四支撑端和第二中间段,所述第二立柱通过所述第三支撑端和所述第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端位于所述第三紧固面和所述第四紧固面之间,所述第二中间段位于所述第三支撑端和所述第四支撑端之间;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四支撑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紧固面位于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三紧固面之间,所述第四支撑端位于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四紧固面之间;第三防撞机构,所述第三防撞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设置有第五紧固端、第六紧固端和第三中间体,所述第三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五紧固端和所述第二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通过所述第六紧固端和所述第二中间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中间体位于所述第五紧固端和所述第六紧固端之间;第三套管,所述第三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三中间体上,所述第三套管位于所述第五紧固端和所述第六紧固端之间,且所述第三套管和所述第三中间体之间存在间隙;第三滚筒,所述第三滚筒套设在所述第三套管上,所述第三滚筒位于所述第五紧固端和所述第六紧固端之间;第四防撞机构,所述第四防撞机构包括:第四支撑杆,所述第四支撑杆设置有第七紧固端、第八紧固端和第四中间体,所述第四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七紧固端和所述第二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通过所述第八紧固端和所述第二中间段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中间体位于所述第七紧固端和所述第八紧固端之间,所述第四支撑端位于所述第五紧固端和所述第七紧固端之间,所述第二中间段位于所述第六紧固端和所述第八紧固端之间,所述第四中间体位于所述第七紧固端和所述第八紧固端之间;第四套管,所述第四套管套设在所述第四中间体上,所述第四套管位于所述第七紧固端和所述第八紧固端之间,且所述第四套管和所述第四中间体之间存在间隙;第四滚筒,所述第四滚筒套设在所述第四套管上,所述第四滚筒位于所述第七紧固端和所述第八紧固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包括:所述第二墩体的截面直径在朝向所述第二紧固面的方向上依次减小;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二顶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墩体采用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包括:所述第三滚筒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第四滚筒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通过第一底板和第一墩体的第一紧固面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墩体固定在地面。第一立柱的第一支撑端穿过第二紧固面和第一底板固定连接,第一立柱的第二支撑端和第一顶板固定连接。第一防撞机构中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紧固端和第一顶板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紧固端和第一立柱的第一中间段固定连接,第一套管套设在第一支撑杆的第一中间体上,第一滚筒套设在第一套管上,由于第一套管和第一支撑杆的第一中间体之间存在间隙,第一套管和第一滚筒可以绕着第一立柱的第一中间体转动;第二防撞机构中第二支撑杆的第三紧固端和第一顶板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的第四紧固端和第一立柱的第一中间段固定连接,第二套管套设在第二中间体上,第二滚筒套设在第二支撑杆的第二套管上,由于第二套管和第二支撑杆的第二中间体之间存在间隙,第二套管和第二滚筒可以绕着第二支撑杆的第二中间体转动。这样当汽车失控撞上防撞隔离墩时,则会径直撞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转动将会缓冲掉汽车的撞击力,继而提高了防撞隔离墩的稳定性,提升了防撞效果,使得汽车碰撞后不易发生较大位移。从而达到提高了防撞效果,稳定性强,汽车碰撞后不易发生较大位移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通过第一底板200和第一墩体100的第一紧固面110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墩体100固定在地面。第一立柱300的第一支撑端310穿过第二紧固面120和第一底板200固定连接,第一立柱300的第二支撑端320和第一顶板400固定连接。第一防撞机构中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一紧固端510和第一顶板400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二紧固端520和第一立柱300的第一中间段330固定连接,第一套管600套设在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一中间体530上,第一滚筒700套设在第一套管600上,由于第一套管600和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一中间体530之间存在间隙,第一套管600和第一滚筒700可以绕着第一立柱300的第一中间体530转动;第二防撞机构中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三紧固端810和第一顶板400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800的第四紧固端820和第一立柱300的第一中间段330固定连接,第二套管900套设在第二中间体830上,第二滚筒910套设在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二套管900上,由于第二套管900和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二中间体830之间存在间隙,第二套管900和第二滚筒910可以绕着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二中间体830转动。这样当汽车失控撞上防撞隔离墩时,则会径直撞到第一滚筒700和第二滚筒910,第一滚筒700和第二滚筒910的转动将会缓冲掉汽车的撞击力,继而提高了防撞隔离墩的稳定性,提升了防撞效果,使得汽车碰撞后不易发生较大位移。从而达到提高了防撞效果,稳定性强,汽车碰撞后不易发生较大位移的技术效果。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a与b。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所述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包括第一墩体100、第一底板200、第一立柱300、第一顶板400、第一防撞机构和第二防撞机构,现分别对第一墩体100、第一底板200、第一立柱300、第一顶板400、第一防撞机构和第二防撞机构进行以下说明:

对于第一墩体100而言:

第一墩体100设置有第一紧固面110、第二紧固面120。其中,所述第一墩体100的截面直径在朝向所述第二紧固面120的方向上依次减小;所述第一墩体100采用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

请继续参见图1,水泥混凝土可以是指由水泥、砂、石等用水混合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第一墩体100的第一紧固面110可以和下述第一底板200固定连接,例如第一底板200粘贴在第一墩体100的第一紧固面110上。第一墩体100可以采用水泥混凝土进行浇筑制作而成,使得第一墩体100具有较强的硬度、较大的重量,在车辆撞击时不易滑动。第一墩体100的截面直径在朝向所述第二紧固面120的方向上依次减小可以是指第一墩体100整体呈现为上窄下宽的墩形块状墩体,由于第一墩体100整体呈现为上窄下宽的墩形块状墩体,从而达到可以减小风阻,当户外强风吹向第一墩体100,第一墩体100较小的风阻能够避免第一墩体100被强风吹倒的技术效果。并且第一墩体100整体呈现为上窄下宽的墩形块状墩体使得第一墩体100的重心较低,从而达到能够使得第一墩体100具有更强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第一墩体100也可以呈现为其它形状,例如第一紧固面110、第二紧固面120相互平行,第一紧固面110、第二紧固面120的大小相等,或者第一墩体100的截面直径在朝向所述第二紧固面120的方向上依次减大等形状。

对于第一底板200而言:

第一底板200和所述第一紧固面110固定连接。

请参见图1和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的主视图。第一底板200可以和上述第一墩体100的第一紧固面110相互固定连接,例如第一底板200粘贴在第一墩体100的第一紧固面110上,或者通过螺钉将第一底板200和第一墩体100的第一紧固面110固定在一起。第一底板200背离第一紧固面110方向的一侧面还可以和地面固定连接,例如将地脚螺栓穿过第一底板200和地面,或者直接由第一墩体100的自重使得第一底板200牢固的和地面固定连接在一起。

对于第一立柱300而言:

第一立柱300设置有第一支撑端310、第二支撑端320和第一中间段330,所述第一立柱300通过所述第一支撑端310和所述第一底板2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端310位于所述第一紧固面110和所述第二紧固面120之间,所述第一中间段330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端310和所述第二支撑端320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端310和所述第一底板200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支撑端320和第一顶板400可以相互垂直。

请参见图1和图2,第一立柱300的第一支撑端310可以穿过上述第一墩体100后与第一底板200固定连接,例如将第一立柱300的第一支撑端310和第一底板200焊接在一起,第一立柱300的第二支撑端320和下述第一顶板400相互固定连接。并且第一立柱300的第一支撑端310可以和第一底板200相互垂直,第一立柱300的第二支撑端320可以和第一顶板400相互垂直,第一底板200和第一顶板400可以相互平行。第一立柱300可以由不锈钢制造而成,不锈钢材料可以是指不容易生锈的钢铁,它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例如在钢材的表面上设置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不锈钢材料能够使得第一立柱300具有坚固耐用的技术效果。

对于第一顶板400而言:

第一顶板400和所述第二支撑端3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紧固面120位于所述第一顶板400和所述第一紧固面110之间,所述第二支撑端320位于所述第一顶板400和所述第二紧固面120之间;所述第一底板200和所述第一顶板400相互平行。

请参见图1和图2,第一顶板400可以和第一底板200相互平行,第一顶板400可以和上述第一立柱300的第二支撑端320相互固定连接,例如可以将第一立柱300的第二支撑端320和第一顶板400焊接在一起。第一顶板400和第一底板200也可以相互呈现有倾斜角度,第一顶板400可以由不锈钢制造而成,不锈钢材料可以是指不容易生锈的钢铁,它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例如在钢材的表面上设置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不锈钢材料能够使得第一立柱300具有坚固耐用的技术效果。

对于第一防撞机构而言:

第一防撞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杆500、第一套管600、第一滚筒700。第一支撑杆500设置有第一紧固端510、第二紧固端520和第一中间体530,所述第一支撑杆500通过所述第一紧固端510和所述第一顶板4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500通过所述第二紧固端520和所述第一中间段33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间体530位于所述第一紧固端510和所述第二紧固端520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紧固端510和所述第一顶板400相互垂直;所述第二紧固端520和所述第一中间段330相互垂直。

第一套管600套设在所述第一中间体530上,所述第一套管600位于所述第一紧固端510和所述第二紧固端520之间,且所述第一套管600和所述第一中间体530之间存在间隙;第一滚筒700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600上,所述第一滚筒700位于所述第一紧固端510和所述第二紧固端520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滚筒700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一紧固端510可以和第一顶板400相互固定连接,例如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一紧固端510可以通过螺钉与第一顶板400连接,或者将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一紧固端510和第一顶板400相互焊接在一起。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二紧固端520可以和第一立柱300的第一中间段330相互固定连接,例如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二紧固端520可以通过螺钉与第一立柱300的第一中间段330连接,或者将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二紧固端520和第一立柱300的第一中间段330相互焊接在一起。

另外,第一套管600可以呈现为中空结构,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一中间体530可以穿过该中空结构,使得第一套管600套设在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一中间体530的外部。第一套管600和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一中间体530之间可以具有间隙,此间隙使得第一套管600可以绕着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一中间体530进行转动。当第一套管600绕着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一中间体530进行转动时,由于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一紧固端510和第一顶板400相互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二紧固端520和第一立柱300的第一中间段330相互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套管600始终位于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一紧固端510和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二紧固端520之间。从而达到避免第一套管600绕着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一中间体530进行转动过程中,第一套管600从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一紧固端510或者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二紧固端520处脱落,提高了第一套管600工作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同时,第一滚筒700可以由橡胶材料制造而成,橡胶可以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这样能够使得第一滚筒700的材质柔软,具有良好的弹性。第一滚筒700可以具有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可以容纳第一套管600,第一滚筒700可以通过粘结剂与第一套管600连接,使得第一滚筒700套设在第一套管600的外部。当汽车失控撞击第一滚筒700时,由于第一滚筒700和第一套管600固定连接,第一滚筒700的转动将会带动第一套管600一起转动,使得第一滚筒700和第一套管600一起绕着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一中间体530转动,第一滚筒700和第一套管600的转动将会缓冲掉汽车的撞击力,继而提高了防撞隔离墩的稳定性,提升了防撞效果,使得汽车碰撞后不易发生较大位移。从而达到提高了防撞效果,稳定性强,汽车碰撞后不易发生较大位移的技术效果。

对于第二防撞机构而言:

第二防撞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杆800、第二套管900、第二滚筒910。第二支撑杆800设置有第三紧固端810、第四紧固端820和第二中间体830,所述第二支撑杆800通过所述第三紧固端810和所述第一顶板40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800通过所述第四紧固端820和所述第一中间段33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中间体830位于所述第三紧固端810和所述第四紧固端820之间,所述第二支撑端320位于所述第一紧固端510和所述第三紧固端810之间,所述第一中间段330位于所述第二紧固端520和所述第四紧固端820之间,所述第二中间体830位于所述第三紧固端810和所述第四紧固端820之间。其中,所述第三紧固端810和所述第一顶板400相互垂直;所述第四紧固端820和所述第一中间段330相互垂直。

第二套管900套设在所述第二中间体830上,所述第二套管900位于所述第三紧固端810和所述第四紧固端820之间,且所述第二套管900和所述第二中间体830之间存在间隙;第二滚筒910套设在所述第二套管900上,所述第二滚筒910位于所述第三紧固端810和所述第四紧固端820之间。其中,所述第二滚筒910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

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三紧固端810可以和第一顶板400相互固定连接,例如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三紧固端810可以通过螺钉与第一顶板400连接,或者将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三紧固端810和第一顶板400相互焊接在一起。第二支撑杆800的第四紧固端820可以和第一立柱300的第一中间段330相互固定连接,例如第二支撑杆800的第四紧固端820可以通过螺钉与第一立柱300的第一中间段330连接,或者将第二支撑杆800的第四紧固端820和第一立柱300的第一中间段330相互焊接在一起。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套管900可以呈现为中空结构,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二中间体830可以穿过该中空结构,使得第二套管900套设在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二中间体830的外部。第二套管900和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二中间体830之间可以具有间隙,此间隙使得第二套管900可以绕着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二中间体830进行转动。当第二套管900绕着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二中间体830进行转动时,由于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三紧固端810和第一顶板400相互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800的第四紧固端820和第一立柱300的第一中间段330相互固定连接,使得第二套管900始终位于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三紧固端810和第二支撑杆800的第四紧固端820之间,从而达到避免第二套管900绕着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二中间体830进行转动过程中,第二套管900从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三紧固端810或者第二支撑杆800的第四紧固端820处脱落,提高了第二套管900工作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并且第二滚筒910可以由橡胶材料制造而成,橡胶可以是指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这样能够使得第二滚筒910的材质柔软,具有良好的弹性。第二滚筒910可以具有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可以容纳第二套管900,第二滚筒910可以通过粘结剂与第二套管900连接,使得第二滚筒910套设在第二套管900的外部。当汽车失控撞击第二滚筒910时,由于第二滚筒910和第二套管900固定连接,第二滚筒910的转动将会带动第二套管900一起转动,使得第二滚筒910和第二套管900一起绕着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二中间体830转动,第二滚筒910和第二套管900的转动将会缓冲掉汽车的撞击力,继而提高了防撞隔离墩的稳定性,提升了防撞效果,使得汽车碰撞后不易发生较大位移。从而达到提高了防撞效果,稳定性强,汽车碰撞后不易发生较大位移的技术效果。

为了在上述第一墩体100、第一底板200、第一立柱300、第一顶板400、第一防撞机构和第二防撞机构的基础上继续提高防撞效果,增强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墩体、第二底板、第二立柱、第二顶板、第三防撞机构和第四防撞机构。

第二墩体设置有第三紧固面、第四紧固面,所述第三紧固面和所述第一紧固面110相平行;所述第二墩体的截面直径在朝向所述第二紧固面120的方向上依次减小;所述第二墩体采用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由于第二墩体和上述第一墩体100的结构、原理相同,所以此处不再累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三紧固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二顶板相互平行。由于第二底板和上述第一底板200的结构、原理相同,所以此处不再累述。

第二立柱设置有第三支撑端、第四支撑端和第二中间段,所述第二立柱通过所述第三支撑端和所述第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端位于所述第三紧固面和所述第四紧固面之间,所述第二中间段位于所述第三支撑端和所述第四支撑端之间。由于第二立柱和上述第一立柱300的结构、原理相同,所以此处不再累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四支撑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紧固面位于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三紧固面之间,所述第四支撑端位于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四紧固面之间。由于第二顶板和上述第一顶板400的结构、原理相同,所以此处不再累述。

同时,第三防撞机构可以包括第三支撑杆、第三套管、第三滚筒。第三支撑杆设置有第五紧固端、第六紧固端和第三中间体,所述第三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五紧固端和所述第二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通过所述第六紧固端和所述第二中间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中间体830位于所述第五紧固端和所述第六紧固端之间。由于第三支撑杆和上述第一支撑杆500的结构、原理相同,所以此处不再累述。

第三套管套设在所述第三中间体上,所述第三套管位于所述第五紧固端和所述第六紧固端之间,且所述第三套管和所述第三中间体之间存在间隙。由于第三套管和上述第一套管600的结构、原理相同,所以此处不再累述。第三滚筒套设在所述第三套管上,所述第三滚筒位于所述第五紧固端和所述第六紧固端之间;所述第三滚筒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由于第三滚筒和上述第一滚筒700的结构、原理相同,所以此处不再累述。

第四防撞机构可以包括:第四支撑杆、第四套管和第四滚筒。第四支撑杆设置有第七紧固端、第八紧固端和第四中间体,所述第四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七紧固端和所述第二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通过所述第八紧固端和所述第二中间段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中间体位于所述第七紧固端和所述第八紧固端之间,所述第四支撑端位于所述第五紧固端和所述第七紧固端之间,所述第二中间段位于所述第六紧固端和所述第八紧固端之间,所述第四中间体位于所述第七紧固端和所述第八紧固端之间。由于第四支撑杆和上述第二支撑杆800的结构、原理相同,所以此处不再累述。

第四套管套设在所述第四中间体上,所述第四套管位于所述第七紧固端和所述第八紧固端之间,且所述第四套管和所述第四中间体之间存在间隙。由于第四套管和上述第二套管900的结构、原理相同,所以此处不再累述。第四滚筒套设在所述第四套管上,所述第四滚筒位于所述第七紧固端和所述第八紧固端之间。所述第四滚筒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由于第四滚筒和上述第二滚筒910的结构、原理相同,所以此处不再累述。

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通过将第二墩体的第三紧固面和第一墩体100的第一紧固面110相互平行放置,使得第二墩体和第一墩体100可以成列摆放在道路的合适位置;或者第二墩体的第三紧固面和第一墩体100的第一紧固面110也可以根据地形相互不平行放置,使得第二墩体和第一墩体100可以成列摆放在道路的合适位置。这样可以将若干个墩体(若干个墩体可以指1个墩体、2个墩体、3个墩体、4个墩体等,例如当是3个墩体时,可以是包括第一墩体100、第二墩体、第三墩体,第三墩体和第一墩体100的结构、原理可以相同)成列摆放在道路的合适位置,以将道路分隔开,让车辆在不同的车道上行驶。当汽车失控撞上该防撞隔离墩时,由于墩体(即第一墩体100和第二墩体)由水泥混凝土制作,重量大,稳定性好,汽车碰撞其上后不易发生大幅度位移。而汽车会径直撞到固定在墩体外部的滚筒(即第一滚筒700、或第二滚筒910、或第三滚筒、或第四滚筒)上,滚筒可以由橡胶制造,弹力好,而且滚筒和套管会围绕支撑杆旋转,缓冲掉汽车的撞击力,起到保护司乘人员和汽车的作用,可有效降低人员伤亡或汽车损坏的机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防撞隔离墩的装置,通过第一底板200和第一墩体100的第一紧固面110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墩体100固定在地面。第一立柱300的第一支撑端310穿过第二紧固面120和第一底板200固定连接,第一立柱300的第二支撑端320和第一顶板400固定连接。第一防撞机构中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一紧固端510和第一顶板400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二紧固端520和第一立柱300的第一中间段330固定连接,第一套管600套设在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一中间体530上,第一滚筒700套设在第一套管600上,由于第一套管600和第一支撑杆500的第一中间体530之间存在间隙,第一套管600和第一滚筒700可以绕着第一立柱300的第一中间体530转动;第二防撞机构中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三紧固端810和第一顶板400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800的第四紧固端820和第一立柱300的第一中间段330固定连接,第二套管900套设在第二中间体830上,第二滚筒910套设在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二套管900上,由于第二套管900和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二中间体830之间存在间隙,第二套管900和第二滚筒910可以绕着第二支撑杆800的第二中间体830转动。这样当汽车失控撞上防撞隔离墩时,则会径直撞到第一滚筒700和第二滚筒910,第一滚筒700和第二滚筒910的转动将会缓冲掉汽车的撞击力,继而提高了防撞隔离墩的稳定性,提升了防撞效果,使得汽车碰撞后不易发生较大位移。从而达到提高了防撞效果,稳定性强,汽车碰撞后不易发生较大位移的技术效果。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