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带凸缘轮的轨道交通工具的轨道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66785发布日期:2020-01-10 21:4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具有带凸缘轮的轨道交通工具的轨道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带凸缘轮(flangedwheel)的轨道交通工具的轨道组件,特别是在铁道覆盖件和铁道交叉处的区域中的轨道组件,以及涉及一种用于轨道组件的异形填充元件。

在同时要由其他交通工具(比如机动车和自行车)或者行人使用的区域中的轨道线路必须要满足特定的需求,所述需求是关于过渡到轨道相邻区域的覆盖件,比如道路或铁道交叉的覆盖件。该需求例如适用于安装在由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所使用的道路中或道路上的电车铁道的情况,而且还适用于例如在轨道交叉附近区域中的主铁道或辅铁道。

在此类轨道线路上,通常使用带凹槽的轨道,其包括运行轨道、引导轨道和在二者之间的凹槽,其中该凹槽用于容纳配有带凸缘轮的轨道交通工具(例如电车)上的带凸缘轮的凸缘,并且引导轨道主要用于提供脱轨保护,以及防止凹槽意外变窄,例如当道路交通工具驶过时导致的变窄。根据例如de102004018914a1、de102004054794b3、de202004017132u1、de202005004107u1、de479362、de499056、de608258、de812674、de564508和ep1462570a1,带凹槽的轨道是现有技术。

然而,此类凹槽对于道路使用者(例如骑行者,其轮胎可能会陷入该凹槽中)或者对于行人(例如老人或穿高跟鞋的女士)而言是潜在的危险源。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做出了不少努力以至少最小化由此类凹槽所带来的风险。在ep2298991a1中,例如提出了将保护性的插入件粘合到凹槽中,所述插入件优选由塑料(例如泡沫聚氨酯)组成。根据de8707445u1还公开了一种现有技术,也就是借助于保持唇形件和粘合剂将橡胶材质或类橡胶材质的异形填充元件固定至凹槽中。在wo2014/008890a2中提出的是,将异形填充元件布置在凹槽中,该元件具有朝向轨道头的部分a和朝向轨底的部分b,其中朝向轨底的部分b可发生弹性形变,而朝向轨道头的部分a具有比朝向轨底的部分b更大的硬度和/或强度。

除了安全方面,将轨道组件保持在铁道覆盖件和铁道交叉处的区域中的能力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期望将轨道组件在所述区域中设置成能够尽可能简单、快速并且以不复杂的方式实现定期维护,例如清理任务、修理和更新。此外还期望的是,能够省去制造相对复杂且需要频繁维护的带凹槽的轨道。

us1034504a描述了一种在铁道覆盖件或铁道交叉处的区域中的轨道组件,其包括丁字形(vignoltype)的轨道,并且具有沿着轨道的结构,该结构用于加强邻近轨道的覆盖件的边缘区域,同时又复制(replicate)凹槽。根据us766164a和us1054852a还已知了一种现有技术,即在铁道覆盖件或轨道交叉处的区域中的轨道侧翼结构,其包括丁字形的轨道并且复制凹槽。在us1054852a中所描述的结构还旨在有利于轨道组件的维护。

de19801583a1和de19859708c1描述了沿着丁字形的轨道布置的结构,其实现凹槽的功能或实现带凹槽的轨道的引导轨道的功能。

根据ep2589703a2公开了一种现有技术的用于带凹槽的轨道的轨道排水箱,其中,朝向铁道凹槽的箱盖的正面边缘被设计为用于引导轨道的铁道引导装置。

de10011468b4和ep0830480描述了用于以下位置区域中的带凹槽的轨道的引导装置,在所述位置处,所述装置中的一些部分承担引导轨道的功能。

因此,仍需要在成本、维护、修理和安全方面对用在例如铁道覆盖件和交叉处区域中的、具有带凸缘轮的轨道交通工具的轨道线路进行改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具有带凸缘轮的轨道交通工具的轨道组件,其用在例如铁道覆盖件和铁道交叉处的区域中,该轨道组件能够让其他道路使用者——比如机动车和自行车——在其上安全行驶,但其相比而言成本低廉且易于维护或修理。

该目的借助于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实现。而本发明的有利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轨道组件,其用于具有带凸缘轮的轨道交通工具,其中所述轨道组件包括:

a)至少一个丁字形的轨道,其包括轨道头(该轨道头具有用于带凸缘轮的行驶表面(runningsurface))、轨腰(railweb)和轨底(railfoot);

b)支撑结构,其横向于轨道的纵向在轨道的侧面,该支撑结构用于覆盖件,该覆盖件覆盖紧邻且沿着轨道的空间,该覆盖件:

aa)可拆卸地连接至支撑结构,从而使得在安装完成的状态下,覆盖件能够可逆地从支撑结构移除,

bb)具有基本水平的表面,该表面与轨道头的行驶表面基本平齐,以及

cc)具有朝向轨道的边缘区域,其形成引导轨道;

c)角形型材,该角形型材通常有l形或j形的截面,并且被固定地连接到覆盖件,或者与覆盖件一体地形成,其中该角形型材具有在朝向轨底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腿和在朝向轨腰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腿,其中支撑结构、覆盖件和角形型材并不附接到轨道。

根据本发明的轨道组件在结构上相对简单,并且因为其无需附接到轨道,所以不必对现有的轨道进行任何特殊的配置或修改,例如在轨腰中钻孔。该组件能够与轨道一同放置,或者后续放置。其易于清理,例如其还能够通过机器清理。带凹槽的轨道或其他附接到轨道的铁道引导装置的部署并不是必需的,因为覆盖件和(附接到其上的)通常l形或j形的角形型材承担了凹槽和引导轨道(也就是说铁道引导装置)的功能。覆盖件被可移除地附接到支撑结构,例如其被螺栓连接到支撑结构上,并且能够在需要时——例如出于维护或修理的目的——被移除,以便能够接近位于与轨道相邻的覆盖件以下的空间。因为通常l形或j形的角形型材被固定连接至覆盖件,其能够与覆盖件一起被可逆地从支撑结构移除。因此,轨道变得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完全接近,从而使得本发明还有利于机械的轨道打磨(重新构形)。

特别地,在将合适的异形填充元件布置在复制的凹槽中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轨道组件还允许其他交通工具——特别是机动车和自行车——在其上安全地通过或驶过,并且还允许行人在其上安全地行走。此外,异形填充元件能够——与覆盖件一起——从支撑结构移除。这在型材以适当方式附接到角形型材的实施方式中是特别容易的。

术语“丁字形的轨道”——除了丁字钢轨之外——包括吊车轨(cranerail),并且涉及带有轨底、轨腰和轨道头的轨道,其不具有用作带凸缘轮的凸缘的通道的凹槽。该术语还包括带凹槽的轨道,或者带凹槽的轨道的区域,在其中,引导轨道并因此凹槽已经在技术上被移除,例如通过铣削移除。

术语“通常l形或j形的角形型材”包括腿等长的或腿非等长的角形型材,其中这些腿相互之间不必呈精确的直角,而且还能够呈弯曲的形状。如果此处l形或j形的角形型材的一个腿在朝向轨底的方向上延伸,这表示角形型材的一部分基本上垂直地或者平行于轨腰延伸,而当l形或j形的角形型材的一个腿在朝向轨腰的方向上延伸,这表示角形型材的一部分是基本上水平的,有可能采用弯曲的形状设计,并且朝着轨道定向。

与覆盖件相关的术语“可逆地移除”指的是覆盖件可被基本上非破坏性地移除,并且可以被重新附接至其原始位置。这意味着,例如,覆盖件被简单地置于适当位置,并且基本上没有连接。然而,优选地,这意味着覆盖件能够借助于螺钉形式的固定件附接至支撑结构,并且例如,能够在之后的时间被再次从支撑结构移除。“基本上非破坏性地”在本文中意味着在移除覆盖件时既不会损坏支撑结构也不会损坏覆盖件。因此,术语“可逆地移除”还包括借助于粘合剂将覆盖件附接至支撑结构的情况,当重新安装覆盖件时必需再次使用粘合剂。

关于所述覆盖件“具有朝向轨道的边缘区域,其形成引导轨道”的表述,其表明覆盖件在其朝向轨道的边缘区域中被构造成使得该覆盖件在此处复制引导轨道形式的引导装置,也就是说,其作用为一种引导轨道,否则为带凹槽的轨道的一部分。为此目的,覆盖件在其朝向轨道的边缘上可具有直的或者斜的边缘,带凸缘轮能够借助凸缘沿着该边缘被引导。术语“引导轨道”(也称为检查轨道、辅助轨道或者锁定轨道)是指通常在铁道的运行轨道内延伸的引导轨道,并且是带凹槽的轨道的组成部分。

术语“异形填充元件”指的是优选可弹性形变的型材,其能够被插入凹槽或者类似凹槽的结构。依靠其材料和弹性特性,异形填充元件被优选配置成使得其具有适当的阻尼特性,即在凸缘驶过承受负载时会发生弹性形变,而同时在当机动车、自行车等等在该异形填充元件上通过或驶过时尽可能小地形变。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轨道组件包括绳股形(strand-shaped)的异形填充元件,其中异形填充元件被布置在第二腿上,所述第二腿在朝着轨腰的方向上延伸。“绳股形”意味着,异形填充元件形成细长的型材股从而使得其能够平行于轨道放置。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异形填充元件的表面与轨道头的行驶表面基本平齐。这在轨道附近产生基本平坦的表面,从而使得例如自行车的车轮不会陷入凹槽中。

异形填充元件优选附接到通常l形或j形的角形型材,例如通过螺钉形式的固定件或者使用粘合剂进行附接。

异形填充元件特别优选通常有l形或j形的截面,并且具有在朝向轨底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型材腿以及在朝向轨腰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型材腿,其中第一型材腿包含至少一个中空通道,其在绳股形的异形填充元件的纵向上延伸,并且横向于绳股形的异形填充元件的纵向由型材材料包围,并且异形填充元件的第二型材腿是实心的结构并且形成异形填充元件的基部。“实心”在本文中意味着不存在中空通道,而型材腿是由固体材料制成的。第一和第二型材腿优选由相同的材料(优选弹性的材料)制成,但也能够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形成型材基部的第二型材腿优选较硬,即相比于第一型材腿仅可发生较小的弹性形变,第一型材腿在带凸缘轮通过时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而随后返回其初始位置。第一型材腿的一部分能够根据需要被覆盖或者加强,所述部分位于第一型材腿的自由端,并且由于带凸缘轮在该部分上驶过因此最容易磨损。型材的第二腿优选在该区域中在凹槽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并且完全位于角形型材的第二腿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组件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撑结构具有:后壁,其基本上平行于轨道的纵向上延伸;以及,横向壁,其横向于在轨道方向上的所述后壁进行定向,并且横向壁之间彼此被有间隔地设置。支撑结构优选设置在底板上,其例如能够包含金属(例如钢)并且优选借助于焊接接头进行附接。出于轨道附接的目的,带肋的板(ribbedplate)例如还可被设置在该底板上。支撑结构可具有开口或穿孔,优选在横向壁和/或在基部区域中具有开口或穿孔。这有利于机械清理和脱水。

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组件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撑结构具有排水固定件。其优选位于支撑结构的基部的区域中,并使得能够实现——例如在大雨或者清洁的情况下——有效的排水或水提取。

覆盖件可例如为金属板,其优选具有开口,从而借助于适当的附接装置——例如螺钉形式的固定件——将覆盖件附接到支撑结构,以及防止积水。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轨道组件的异形填充元件,其中该异形填充元件具有绳股形的形状并且通常有l形或j形的截面,并且其中,第一型材腿包括至少一个中空通道,其在绳股形的异形填充元件的纵向上延伸,并且横向于绳股形的异形填充元件的纵向由型材材料包围,并且异形填充元件的第二型材腿是实心的结构。该实心的第二型材腿优选用作型材基部。

在根据本发明的异形填充元件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腿具有带突起的部分,所述突起在型材的第二腿延伸的方向上突出,其中,至少一个中空通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带突起的部分中。“突起”在此处特别意味着,突起延伸超过一假想的垂线,该假想的垂线从第一型材腿的自由端的突起侧角部向下到达第二型材腿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异形填充元件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带突起的部分被设置成,在安装完成的状态下,该突起能够与丁字形的轨道的轨道头的下侧接合。这是特别有利的,原因在于异形填充元件能够由此被保持在安装完成位置而无需额外的固定。特别地,突起位于与第一型材腿的自由端相距一定距离处,其对应于或者略微超出丁字形的轨道的轨道头高度。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侧向包围第一型材腿中的至少一个中空通道的型材材料形成第一侧向型材腿壁和相对的第二侧向型材腿壁,所述第一侧向型材腿壁面向第二型材腿所在的侧面,其中第一侧向型材腿壁的截面按锯齿形延伸,由此形成突起,其中在带突起的部分中,朝向第一侧向型材腿壁的至少一个中空通道的内壁表面基本上平行于第一侧向型材腿壁的外壁表面延伸,从而使得在带突起的部分中,第一侧向型材腿壁具有相同的壁厚度,也就是说,基本上均匀的壁厚度。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型材腿中设置单个中空通道,从而使得在该第一型材腿的自由端处的壁部分具有比第一侧向型材腿壁更大的壁厚度,第二侧向型材腿壁也具有锯齿形的截面,并且在带突起的部分中,一个中空通道的内壁表面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和第二侧向型材腿壁的相应外壁表面延伸,从而使得在带突起的部分中,第一和第二侧向型材腿壁所具有的壁厚度基本上是均匀的。

对于异形填充元件而言特别有利的是,通常有l形的截面。

此外,对于异形填充元件而言有利的是,由弹性材料所组成。合适的弹性材料例如是基于:丁苯橡胶(sbr)、天然橡胶(nr)、天然橡胶-丁基橡胶混合物(nr/br)或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pdm)。两个型材腿能够由相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形成。对于一个型材腿而言也有可能的是,由不同的材料形成。例如,位于第一型材腿的自由端处的壁区域能够包括较硬的材料(例如金属)或者能够有涂层(例如ptfe层)。

在下文中将根据附图以更多细节描述本发明,所述附图仅仅是用于显示说明的目的。

图1显示了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轨道组件的实施方式的截面。

图2显示了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轨道组件的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与一异形填充元件的截面。

图3显示了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轨道组件的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与另一异形填充元件的截面。

图4显示了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轨道组件的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与另一异形填充元件的截面。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轨道组件的实施方式的简化空间表示,其中图5a不包括覆盖件,图5b包括覆盖件。

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轨道组件的实施方式的简化平面视图。

图7显示了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轨道组件的异形填充元件实施方式的截面。

图1显示了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轨道组件1的实施方式的截面。轨道组件1包括丁字形的轨道2,其中轨道头3具有行驶表面6、轨腰4以及轨底5。此处,轨道2被设置在带肋的金属板14上。在轨道5的底侧与带肋的板14之间设置有隔离层12,该隔离层12例如能够由塑料聚合物组成。带肋的板14的表面具有轻微的倾斜,从而使得设置在其上的轨道2也轻微倾斜。如果轨道2是铁道的一部分,则其朝着轨道内侧轻微倾斜。通常来说,轨道2借助于张紧夹(tensionclamp)15固定至带肋的板14。此处,带肋的板14被固定(例如焊接)至基板16上。该基板16具有附接装置17,借助该附接装置17能够将基板16附接——例如牢固地螺栓连接——至适当的表面,例如铁路枕木。该图的右侧显示了在轨道纵向上位于轨道的侧面的支撑结构7,其包括在轨道纵向上延伸的金属后壁13,该金属后壁13带有焊接在其上并且朝向轨道2的支撑件18。支撑结构7还包括横向金属壁25(见图5a、5b;图6),这些横向金属壁被焊接至后壁13并且横向于轨道纵向在朝着轨道2的方向上延伸。在铁道内,支撑结构7优选在铁道内侧的轨道2的侧面。支撑结构7用于支撑平面的金属覆盖件9,其被配置成可例如让机动车在其上驶过。此处,覆盖件9置于支撑件18以及横向壁25上,借助设置在横向壁25上的安装凸缘26(见图5a)并使用适当的附接装置21——例如借助于螺钉形式的固定件——进行可能的附接。覆盖件9覆盖紧邻且沿着轨道2的空间。覆盖件9的上表面与轨道2的行驶表面6基本平齐,并且具有朝向轨道2的边缘区域11,其形成引导轨道,也就是说,其承担了带凹槽的轨道的引导轨道的功能。在平面覆盖件9的边缘区域11中,角形金属型材10(截面为l形)被固定地附接——例如焊接——到覆盖件的底侧。l形的角形型材10包括:第一腿19,其基本上是垂直的并且朝着轨底5延伸;以及,第二腿20,其基本上是水平的并且朝着轨腰4延伸。第二腿20被设置在轨腰4的区域中,即第二腿20的自由端部位于轨道头3下侧的高度以下以及在轨底5以上,其中第二腿20的自由端优选位于由轨道头3的下侧、轨腰4和轨底5的顶部所围成轨道腔33内。第二腿20的自由端能够到达轨腰4甚至与之相接触,或者能够与轨腰4间隔开。与边缘区域11一起,角形型材10的腿19、20连同轨道2的侧面形成凹槽28,在该凹槽28中能够设置例如异形填充元件100、200、220。覆盖件9固定地连接至角形型材10,并且能够与角形型材10一起——并且如果需要的话,与异形填充元件100、200、220一起——从支撑结构7被移除,以便例如执行维护或修理任务。

图2显示了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轨道组件1的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与一绳股形的异形填充元件100的截面,所述异形填充元件100设置在角形型材10的第二腿20上,并在此处简单实现了复制常规凹槽轨道的凹槽底的功能,以及填充了在角形型材10与轨道2之间的空间。异形填充元件100具有中空通道101,其在该绳股形的异形填充元件100的纵向上延伸。在图2中,出于说明目的绘出了具有凸缘23的带凸缘轮22的一部分。虚线表明凸缘23——由于轨道头3的磨损——进一步伸入凸缘28中的极限。

图3显示了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轨道组件1的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与另一绳股形的异形填充元件200的截面。异形填充元件200通常有l形的截面,并且具有:第一型材腿202,其相应地在朝向轨底5的方向上以及在朝向凹槽28的开口端的方向上基本垂直地延伸;以及,第二型材腿203,其基本水平地延伸。此处,第一型材腿202具有两个中空通道201并且是可弹性形变的,从而使得在凸缘23经过时型材腿202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而第二型材腿203被设计为实心的型材基部,并且相较于第一型材腿202而言不是可弹性形变的或者仅能发生较小的弹性形变。第二型材腿203被设置在角形型材10的第二腿20上,而异形填充元件200的第一型材腿202在一侧位于角形型材10的第一腿19处,而在另一侧则位于轨道头3的朝向凹槽28的侧面处。在部分204上,第一型材腿202具有锯齿形的截面(见图7a)。此处,型材腿202具有一角形(angularly-shaped)的突起206,该突起206位于轨道头3下侧的高度处,或者正好在该高度以下,因此型材腿202的截面被加宽,从而使得型材腿202在该位置处比在轨道头3区域中的凹槽28更宽,并且突起206与轨道头3的下侧接合。通过这种方式,异形填充元件200被保持在凹槽28中,而无需额外的固定。在此部分中,带有内壁表面209、210的一中空通道201(见图7a)被配置成在截面上为立于一点上(standingonapoint)的正方形或菱形,而位于该中空通道201以上的第二个中空通道201通常有半圆形的截面,该第二个中空通道201具有基本上水平或者朝着型材腿202的开口端稍微弯曲的内壁。侧向包围第一型材腿202中的下部中空通道201的型材材料形成了第一侧向型材腿壁207和相对的第二侧向型材腿壁208,所述第一侧向型材腿壁207面向第二型材腿203所在的侧面并且具有外壁表面211,所述第二侧向型材腿壁208具有外壁表面212(见图7a)。在带突起206的部分204中,面向轨道2的侧向型材腿壁207具有基本均匀的壁厚度。在型材腿202的上部自由端处的实心部分205具有比位于其下方的侧向型材腿壁207更大的壁厚度。异形填充元件200借助于螺钉24附接至角形型材10,所述螺钉24贯穿角形型材10的第一腿19并且伸入异形填充元件200的第二个实心的型材腿203中。第二型材腿203在截面上与凹槽28一样宽,并且在该区域中填充凹槽28。

图4显示了通过根据本发明的轨道组件1的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与另一绳股形的异形填充元件220的截面(细节也参看图7b)。异形填充元件220通常也有l形的截面,并且具有:第一型材腿222,其基本上垂直地朝着轨底5或者朝着凹槽28的开口端延伸;以及,第二型材腿223,其基本水平地延伸。第一型材腿222仅具有一个中空通道221,并且是可弹性形变的,特别是在朝着凹槽底的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而形成型材基部的第二型材腿223是实心的结构,并且,相比而言较硬且仅可发生较小的弹性形变。此处,第二型材腿223也在整个凹槽截面上延伸。异形填充元件220借助于被旋入第二型材腿223中的螺钉24固定至角形型材10,并且能够在一个步骤中与覆盖件9和角形型材10一起移除,从而使得能够接近沿着轨道2的空间8。在该异形填充元件220中,侧向包围中空通道221的两个型材腿壁227、228——在带突起226的部分224中——是锯齿形的(见图7b)。在第一型材腿壁227上形成的突起226在轨道2的方向上延伸,并且与轨道头的下侧接合。该单个中空通道221被设计成使得其侧向内表面229、230基本上平行于型材腿壁227、228相应的侧向外壁表面231、232,以便异形填充元件220的侧向型材腿壁227、228——在中空通道221的区域中——具有基本上均匀的壁厚度。位于上部自由端的型材腿222的实心部分225所具有的壁厚度大于位于其下方的侧向型材腿壁227、228的壁厚度。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轨道组件1的简化空间视图。图5a显示了不带覆盖件9的支撑结构7,而图5b则显示了带有覆盖件9的支撑结构7。此处未示出张紧夹15,以便提供更好的概览,而底板的附接装置17也未示出。出于以上目的,此处仅示出了孔29。仅示出了轨道2中的一部分。图5b也仅显示了覆盖件9中的一部分,以便提供更好的概览。该视图显示了横向壁25,其在朝向轨道2的方向上从后壁13延伸出来,并提供上部支撑表面30,覆盖件9能够被置于该上部支撑表面30上。如果需要的话,角形型材10的第二腿20能够被定位在横向壁25的下部支撑表面31上。然而,这并不是绝对必要的,因为角形型材10已经被附接——例如焊接——到支撑部件,并且仅需最大程度吸收在带凸缘轮22经过时由异形填充元件100、200、220所施加的力。横向壁25具有开口32,其例如用于进行排水。此处,为了附接覆盖件9,在两个横向壁25上设置安装凸缘26,借助于该安装凸缘26能够可逆地附接覆盖件9,这借助于适当的附接装置21,例如螺钉形式的固定件。此处,覆盖件9具有开口27,其不仅可用来借助于附接装置21将覆盖件9附接到支撑结构7,而且还用于将水从铁道内排出。为了将水排出或提取到地下,底板16可具有开口(此处未示出)。

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轨道组件1的实施方式的简化平面图。在该图的下部,省略了覆盖件9以提供更好的概览。此处,还示出了带肋的板14,其不带有张紧夹15,以及示出了用于底板16的附接装置的孔29。在其他方面,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可参考图1至5的描述。

图7a和7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配置的异形填充元件200、220的实施方式。在图7a中示出的异形填充元件200已根据图3进行了描述,而在图7b中示出的异形填充元件220已根据图4进行了描述,因此这里仍可以参考关于图3和图4的描述。两个异形填充元件200和220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并且具有绳股形的形状。这些异形填充元件通常有l形的截面,其中第一型材腿202、222包含至少一个中空通道201、221,其在绳股形的异形填充元件200、220的纵向上延伸,并且横向于绳股形的异形填充元件200、220的纵向由型材材料包围。中空通道201、221能够在绳股形的异形填充元件200、220的端面上开口,但是在侧向上由型材材料包围,从而形成第一型材腿壁207、227和第二型材腿壁208、228。第二型材腿203、223是实心的结构,并形成相比而言较硬的型材基部,其相较于第一型材腿202、222而言仅能发生较小的弹性形变。能发生较大的弹性形变的第一型材腿202、222在预想的安装完成的状态下基本垂直地延伸,而仅能发生较小的弹性形变的第二型材腿203、223基本水平地延伸。每个异形填充元件200、220——在第二腿203、223延伸的方向上——均具有突起206、226,所述突起在水平方向上超出一假想的垂线40,该假想的垂线40从图中的异形填充元件200、220的左上角向下到达第二型材腿203、223上。对于两个异形填充元件200、220,在每种情况下,第一型材腿202、222的外壁表面211、231的轮廓——在带突起206、226的部分204、224中——基本上是按照位于所述部分204、224内的中空通道201、221的轮廓。在图7b中所示的异形填充元件220的情况下,第二型材腿222的外壁表面232也是如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