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上的救援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039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上的救援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援小车,特别是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上的救援小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上进行行走、救援、检修等工作时,均采用大型救援车将工作人员运送到轨道梁上的救援、检修地,然后工作人员走出救援车,上到轻轨轨道梁上进行工作,但是由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两侧都未安装防护装置,工作人员在行走、救援、检修时,及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折叠、便于搬运的用于轨道梁上的救援小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上的救援小车,所述小车包括带有行走轮的行走支架、对称设置在行走支架上的扶手以及设置在行走支架两侧上的导向轮,所述扶手活动地与行走支架连接,所述导向轮通过导向杆与行走支架连接,所述导向杆活动地与行走支架连接,所述导向轮水平设置在导向杆的下端上。进一步,为了使得扶手可折叠,在行走支架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接支架,在连接支架上部设置有固定扶手的固定片,所述扶手的下部通过螺栓与连接支架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片与连接支架活动连接。为了使得导向杆和导向轮可折叠,在所述行走支架的下端面设置有三角钢板,所述导向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三角钢板连接,在行走支架上设置有固定导向杆的顶紧装置。其中,所述顶紧装置为顶紧螺栓,所述顶紧螺栓位于三角钢板上方且穿过行走支架,顶紧螺栓的一端顶在导向杆的上端上。本实用新型中,行走支架可以是这样设置所述行走支架包括连接杆、两根支架杆和四根支撑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支架杆的中部,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支架杆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中,行走支架也可以是这样设置所述行走支架包括连接杆、两根支架杆和两根支撑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支架杆的端部,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支架杆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的中部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快速、安全可靠的优点,同时,它还具有重量轻、便于搬运,折叠后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的优点,能够满足两人及以上在轨道梁上行走、救援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3[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1的折叠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 如图1、2、3、4所示,一种用于轨道梁上的救援小车,所述小车包括带有行走轮11的行走支架、对称设置在行走支架上的扶手1以及设置在行走支架两侧上的导向轮2,所述扶手1活动地与行走支架连接,所述导向轮2通过导向杆3与行走支架连接,所述导向杆3活动地与行走支架连接,所述导向轮2水平设置在导向杆3的下端上。其中,扶手1与行走支架是这样连接的在行走支架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接支架4, 在连接支架4上部设置有固定扶手的固定片5,所述扶手1的下部通过螺栓与连接支架4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片5与连接支架4活动连接。其中,导向杆3是这样与行走支架连接的在所述行走支架的下端面设置有三角钢板6,所述导向杆3的一端通过螺栓与三角钢板6连接,在行走支架上设置有固定导向杆 3的顶紧装置。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当需要对小车进行折叠时,首先扳动固定片5,松开扶手1,然后将扶手1向内折叠,使扶手1叠在行走支架上,然后松动三角钢板6上的螺栓,向内折叠导向杆3,这样就将小车整体进行了收折。当需要打开小车时,安装折叠相反的方法进行打开即可。所述顶紧装置为顶紧螺栓7,所述顶紧螺栓7位于三角钢板6上方且穿过行走支架,顶紧螺栓7的一端顶在导向杆3的上端上,设置顶紧螺栓7是为了可以调节导向轮2的压紧力,使导向轮2紧贴在轨道梁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支架包括连接杆8、两根支架杆9和四根支撑杆10,所述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支架杆9的中部,所述支撑杆10—端与支架杆9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8的一端连接。实施例2 如图5、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与行走支架结构的不同,本实施例中,行走支架包括连接杆8、两根支架杆9和两根支撑杆10,所述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支架杆9的端部,所述支撑杆10 —端与支架杆9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8的中部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上的救援小车,其特征是所述小车包括带有行走轮 (11)的行走支架、对称设置在行走支架上的扶手(1)以及设置在行走支架两侧上的导向轮 (2),所述扶手(1)活动地与行走支架连接,所述导向轮(2)通过导向杆(3)与行走支架连接,所述导向杆(3)活动地与行走支架连接,所述导向轮(2)水平设置在导向杆(3)的下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上的救援小车,其特征是在行走支架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接支架(4),在连接支架(4)上部设置有固定扶手的固定片(5),所述扶手(1)的下部通过螺栓与连接支架(4)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片(5)与连接支架(4)活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上的救援小车,其特征是在所述行走支架的下端面设置有三角钢板(6),所述导向杆(3)的一端通过螺栓与三角钢板(6)连接,在行走支架上设置有固定导向杆(3)的顶紧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上的救援小车,其特征是所述顶紧装置为顶紧螺栓(7),所述顶紧螺栓(7)位于三角钢板(6)上方且穿过行走支架,顶紧螺栓(7) 的一端顶在导向杆(3)的上端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上的救援小车,其特征是所述行走支架包括连接杆(8)、两根支架杆(9)和四根支撑杆(10),所述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支架杆(9)的中部,所述支撑杆(10)—端与支架杆(9)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8)的一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上的救援小车,其特征是所述行走支架包括连接杆(8)、两根支架杆(9)和两根支撑杆(10),所述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根支架杆(9)的端部,所述支撑杆(10)—端与支架杆(9)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8)的中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上的救援小车,所述小车包括带有行走轮(11)的行走支架、对称设置在行走支架上的扶手(1)以及设置在行走支架两侧上的导向轮(2),所述扶手(1)活动地与行走支架连接,所述导向轮(2)通过导向杆(3)与行走支架连接,所述导向杆(3)活动地与行走支架连接,所述导向轮(2)水平设置在导向杆(3)的下端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快速、安全可靠的优点,同时,它还具有重量轻、便于搬运,折叠后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的优点,能够满足两人及以上在轨道梁上行走、救援需要。
文档编号B61D15/00GK202271999SQ20112035235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0日
发明者何希和, 沈晓阳, 苏磊, 陈建华, 黄河 申请人: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