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超载检测处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9821发布日期:2019-05-22 03:4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面超载检测处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道路管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路面超载检测处置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载荷是公路设计、维护及长期使用中所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在我国的公路交通中,因车辆超载而使路面造成严重损坏的状况日趋严重。因此限重执法是阻止超载车辆损坏公路的有力措施。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项专利关于一种路面超载检测处置装置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410430403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路面超载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当载货总量复合标准时,重力传感器将信号传输至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下移,带动闸杆向上移动,车辆正常驶过路面;b当载货总量超过标准量时,闸杆保持水平位置,由执法人员对超重车辆进行处理;c在检测出超载后会直接驶过闸杆,车头与行程开关碰撞接触,行程开关控制气缸a上顶,带动支撑板上移,使得支撑板在路面上形成一个倾斜坡,进而阻挡强行通过的车辆继续行驶。

该技术方案的一种路面超载检测方法,能够检测车辆是否超载。但是该技术方案中,当超载车辆直接驶过闸杆时,会撞断闸杆,同时也容易损坏闸机,需要较高的维修费用,同支撑板所形成的斜坡对车辆的阻挡效果较弱,且需要在路面上将货物卸载到其载重恢复正常水平才可以,阻碍了后续车辆的正常通行,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超载车辆直接驶过闸杆时会撞断闸杆以及支撑板所形成的斜坡对车辆的阻挡效果较弱且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路面超载检测处置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路面超载检测处置装置,包括路面,还包括基坑、闸机、闸杆、重力传感器、一号滚轮、车辆扣押区、支撑板、逼停单元、滑道、一号弹簧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检测处置装置的工作;所述闸杆设置在闸机上,闸杆用于对车辆的拦截和警示;所述闸机转动设置在地面上且闸机的下端与逼停单元连接,闸机用于带动闸杆上升或下降;所述重力传感器安装在路面上,重力传感器用于测量车辆的总重,重力传感器与路面保持水平;所述基坑开设在路面上,基坑的底部倾斜设置且底部开设有滑道;滑道内滚动设置有一号滚轮,滑道用于一号滚轮的滚动;所述支撑板的下侧面与一号滚轮固连,一号滚轮用于带动支撑板在基坑内滑动,支撑板与路面保持水平,支撑板为中空结构,支撑板内设置有逼停单元;车辆经过重力传感器时,重力传感器会检测车辆的总重,当检测到车辆的总重低于路面的限重时,控制器控制闸机将闸杆升起,对车辆放行;此时当检测到车辆的总重超过路面的限重时,闸机不工作,此时车辆无法通行,超载车辆需要驶离当前道路并卸货;当少数的超载车辆对限行的闸杆不重视,在检测出超载后会直接加速冲过闸杆时,闸杆在车辆的推动下发生转动,从而避免闸杆被撞断,此时支撑板内的逼停单元将超载车辆逼停在支撑板上,此时由于超载车辆的质量过大,一号滚轮在超载车辆的作用下会沿滑道滑动,当支撑板滑动到与车辆扣押区对应时,逼停单元会收起,此时车辆只能驶入车辆扣押区扣留,等待交警的处理;其中,所述逼停单元包括圆盘、一号铰接杆、推杆、定位板、二号滚轮、二号弹簧、卡块、三号弹簧、一号电磁铁、二号电磁铁、二号铰接杆、安装板、凸起、滚桶、刹车片和支撑柱;所述圆盘的上侧面固连有闸机,圆盘可与闸机一同发生转动;所述一号铰接杆的一端与圆盘铰接,一号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推杆铰接;所述定位板滑动贯穿支撑板的右侧壁,定位板的右端设置有二号滚轮;所述二号滚轮卡接在基坑侧壁所开设的一号限位槽内,一号限位槽的侧壁上滑动贯穿有推杆,推杆与二号滚轮接触,所述基坑的侧壁开设有二号限位槽,所述二号限位槽的截面为直角梯形,二号限位槽用于二号滚轮的滚动;所述二号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的内侧壁和定位板固连,二号弹簧用于定位板的复位;所述定位板的下侧面开设有若干凹槽,凹槽内滑动插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由一个圆柱体斜切所得的断面为直角梯形的结构,卡块通过三号弹簧连接在凹槽内,卡块插接在支撑板底壁所开设的通孔内,卡块上设置有一号电磁铁,凹槽的侧壁上内嵌有用于吸引一号电磁铁的二号电磁铁;所述二号铰接杆的一端与定位板的上侧面铰接,二号铰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滑动设置有支撑板内,安装板的上侧分别设置有若干凸起和若干滚桶,且支撑板的顶壁上开设有用于凸起和滚桶伸出的缺口;所述凸起位于滚桶的右侧,凸起用于减速车辆;所述滚桶转动安装在安装板上,滚桶用于停止车辆,滚桶的两侧均设置有刹车片,刹车片用于滚桶的制动,刹车片固连在支撑柱的一端,支撑柱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板并与支撑板的底壁固连。当闸杆被正常升起时,此时定位板带动二号滚轮卡接在一号限位槽内,使得支撑板无法移动,同时滚桶下压在刹车片上,无法转动,使得车辆可以正常的通行;当超载车辆强行冲卡时,闸杆在车辆的推动下会发生转动,闸杆带动闸机转动,通过闸机、圆盘、一号铰接杆、推杆和二号滚轮间的配合,闸机在转动时会使得推杆将二号滚轮向左推出一号限位槽,使得支撑板可以在基坑内移动,同时二号滚轮带动定位板向左移动,此时定位板通过二号铰接杆将安装板向上推,使得滚桶和凸起上升,到达支撑板外部,超载车辆在压到凸起时,车辆会发生颠簸并减速,卡块会卡在支撑板底壁所开设的通孔内,使得车辆压在凸起和滚桶上时,安装板也不会下移,超载车辆进过凸起的减速后,车辆的前轮会冲到滚桶上,由于滚桶转动设置在安装板上,车辆的前轮在转动时,也会带动滚桶转动,此时车辆无法向前移动,从而将车辆彻底逼停;由于超载车辆的质量过大,一号滚轮在超载车辆的作用下会沿滑道滑动,使得支撑板滑动到与车辆扣押区对应,此时控制器控制一号电磁铁和二号电磁铁通电,一号电磁铁与二号电磁铁相互吸引,使得卡块发生旋转,此时卡块无法卡在通孔内,二号滚轮会滑动到二号限位槽内,使得凸起和滚桶收起,使得车辆可以在支撑板上可以正常行驶到车辆扣押区,当车辆行驶到车辆扣押区后,支撑板上的重量减少,支撑板在一号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二号滚轮重新卡入一号限位槽内,使得闸杆复位,此时控制器控制一号电磁铁和二号电磁铁断电,卡块复位,此时其他车辆可以正常检测通行。

优选的,所述闸杆由两段伸缩机构组成,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粗杆、细杆、四号弹簧、一号连杆、二号连杆、转轴和缓冲件;所述粗杆上开设有插接孔,插接孔内插接有细杆;所述细杆通过四号弹簧与插接孔连接,四号弹簧用于细杆的复位;所述一号连杆的一端与粗杆铰接,一号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二号连杆的一端;所述二号连杆的另一端与细杆铰接;所述缓冲件设置在转轴上,缓冲件用于缓冲车辆的冲击。当超载车辆强行冲卡时,车辆先撞击缓冲件,通过一号连杆、二号连杆和转轴间的配合,一方面使得细杆收回粗杆内,缩短闸杆的长度,降低闸杆被折弯的几率,另一方面,四号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进一步避免闸杆发生弯曲,提高闸杆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缓冲件为橡胶软胎,且橡胶软胎内充有空气,橡胶软胎转动安装在转轴上,橡胶软胎的外部设置有3m反光膜,3m反光膜用于警示车辆。车辆在撞击缓冲件时,橡胶轮胎可以有效的进行缓冲,同时橡胶轮胎可以在车辆上滚动,减少滑动摩擦。

优选的,所述粗杆上设置有摄像头,摄像头用于拍摄车辆的车牌和车型信息,摄像头和计算机电连接,计算机和用于储存车辆信息的数据库电连接,计算机用于判断摄像头所拍摄到的车牌与车型是否匹配,当车型与数据库中该车牌所对应的车型不匹配以及摄像头无法识别车牌时,控制器则控制闸机不工作,否则闸机正常工作。

优选的,所述凸起为橡胶材质组成,凸起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通过气孔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气孔内设置有风哨,风哨用于警示相关人员。凸起被车辆的轮胎压到时会发生形变,将空腔内的空气挤压出去,此时气体充出时会吹响风哨,从而警示相关人员。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缓冲气囊,缓冲气囊用于缓冲支撑板与基坑间的冲击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路面超载检测处置装置,一方面,通过转动设置闸机,在车辆撞击闸杆时闸机会发生转动,从而可以避免闸杆被撞断,大大降低维修的费用;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基坑、一号滚轮、车辆扣押区、支撑板和逼停单元,实现了车辆的高效的逼停,以及将车辆直接扣押,后方车辆可以正常过检通行,避免发生交通拥堵的问题。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路面超载检测处置装置,通过粗杆、细杆、四号弹簧、一号连杆、二号连杆和缓冲件间的配合,一方面使得细杆收回粗杆内,缩短闸杆的长度,降低闸杆被折弯的几率,另一方面,四号弹簧起到缓冲的作用,进一步避免闸杆发生弯曲,提高闸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b剖视图;

图5是闸杆的俯视图;

图中:路面1、基坑2、闸机3、闸杆4、粗杆41、细杆42、四号弹簧43、一号连杆44、二号连杆45、转轴46、缓冲件47、重力传感器5、一号滚轮6、车辆扣押区7、支撑板8、缓冲气囊81、逼停单元9、圆盘901、一号铰接杆902、推杆903、定位板904、二号滚轮905、二号弹簧906、卡块907、三号弹簧908、一号电磁铁909、二号电磁铁910、二号铰接杆911、安装板912、凸起913、滚桶914、刹车片915、支撑柱916、空腔917、风哨9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路面超载检测处置装置,包括路面1,还包括基坑2、闸机3、闸杆4、重力传感器5、一号滚轮6、车辆扣押区7、支撑板8、逼停单元9、滑道、一号弹簧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检测处置装置的工作;所述闸杆4设置在闸机3上,闸杆4用于对车辆的拦截和警示;所述闸机3转动设置在地面上且闸机3的下端与逼停单元9连接,闸机3用于带动闸杆4上升或下降;所述重力传感器5安装在路面1上,重力传感器5用于测量车辆的总重,重力传感器5与路面1保持水平;所述基坑2开设在路面1上,基坑2的底部倾斜设置且底部开设有滑道;滑道内滚动设置有一号滚轮6,滑道用于一号滚轮6的滚动;所述支撑板8的下侧面与一号滚轮6固连,一号滚轮6用于带动支撑板8在基坑2内滑动,支撑板8与路面1保持水平,支撑板8为中空结构,支撑板8内设置有逼停单元9;车辆经过重力传感器5时,重力传感器5会检测车辆的总重,当检测到车辆的总重低于路面1的限重时,控制器控制闸机3将闸杆4升起,对车辆放行;此时当检测到车辆的总重超过路面1的限重时,闸机3不工作,此时车辆无法通行,超载车辆需要驶离当前道路并卸货;当少数的超载车辆对限行的闸杆4不重视,在检测出超载后会直接加速冲过闸杆4时,闸杆4在车辆的推动下发生转动,从而避免闸杆4被撞断,此时支撑板8内的逼停单元9将超载车辆逼停在支撑板8上,此时由于超载车辆的质量过大,一号滚轮6在超载车辆的作用下会沿滑道滑动,当支撑板8滑动到与车辆扣押区7对应时,逼停单元9会收起,此时车辆只能驶入车辆扣押区7扣留,等待交警的处理;其中,

所述逼停单元9包括圆盘901、一号铰接杆902、推杆903、定位板904、二号滚轮905、二号弹簧906、卡块907、三号弹簧908、一号电磁铁909、二号电磁铁910、二号铰接杆911、安装板912、凸起913、滚桶914、刹车片915和支撑柱916;所述圆盘901的上侧面固连有闸机3,圆盘901可与闸机3一同发生转动;所述一号铰接杆902的一端与圆盘901铰接,一号铰接杆902的另一端与推杆903铰接;所述定位板904滑动贯穿支撑板8的右侧壁,定位板904的右端设置有二号滚轮905;所述二号滚轮905卡接在基坑2侧壁所开设的一号限位槽21内,一号限位槽21的侧壁上滑动贯穿有推杆903,推杆903与二号滚轮905接触,所述基坑2的侧壁开设有二号限位槽22,所述二号限位槽22的截面为直角梯形,二号限位槽22用于二号滚轮905的滚动;所述二号弹簧906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8的内侧壁和定位板904固连,二号弹簧906用于定位板904的复位;所述定位板904的下侧面开设有若干凹槽,凹槽内滑动插接有卡块907;所述卡块907由一个圆柱体斜切所得的断面为直角梯形的结构,卡块907通过三号弹簧908连接在凹槽内,卡块907插接在支撑板8底壁所开设的通孔内,卡块907上设置有一号电磁铁909,凹槽的侧壁上内嵌有用于吸引一号电磁铁909的二号电磁铁910;所述二号铰接杆911的一端与定位板904的上侧面铰接,二号铰接杆911的另一端铰接在安装板912上;所述安装板912滑动设置有支撑板8内,安装板912的上侧分别设置有若干凸起913和若干滚桶914,且支撑板8的顶壁上开设有用于凸起913和滚桶914伸出的缺口;所述凸起913位于滚桶914的右侧,凸起913用于减速车辆;所述滚桶914转动安装在安装板912上,滚桶914用于停止车辆,滚桶914的两侧均设置有刹车片915,刹车片915用于滚桶914的制动,刹车片915固连在支撑柱916的一端,支撑柱916的另一端贯穿安装板912并与支撑板8的底壁固连。当闸杆4被正常升起时,此时定位板904带动二号滚轮905卡接在一号限位槽21内,使得支撑板8无法移动,同时滚桶914下压在刹车片915上,无法转动,使得车辆可以正常的通行;当超载车辆强行冲卡时,闸杆4在车辆的推动下会发生转动,闸杆4带动闸机3转动,通过闸机3、圆盘901、一号铰接杆902、推杆903和二号滚轮905间的配合,闸机3在转动时会使得推杆903将二号滚轮905向左推出一号限位槽21,使得支撑板8可以在基坑2内移动,同时二号滚轮905带动定位板904向左移动,此时定位板904通过二号铰接杆911将安装板912向上推,使得滚桶914和凸起913上升,到达支撑板8外部,超载车辆在压到凸起913时,车辆会发生颠簸并减速,卡块907会卡在支撑板8底壁所开设的通孔内,使得车辆压在凸起913和滚桶914上时,安装板912也不会下移,超载车辆进过凸起913的减速后,车辆的前轮会冲到滚桶914上,由于滚桶914转动设置在安装板912上,车辆的前轮在转动时,也会带动滚桶914转动,此时车辆无法向前移动,从而将车辆彻底逼停;由于超载车辆的质量过大,一号滚轮6在超载车辆的作用下会沿滑道滑动,使得支撑板8滑动到与车辆扣押区7对应,此时控制器控制一号电磁铁909和二号电磁铁910通电,一号电磁铁909与二号电磁铁910相互吸引,使得卡块907发生旋转,此时卡块907无法卡在通孔内,二号滚轮905会滑动到二号限位槽22内,使得凸起913和滚桶914收起,使得车辆可以在支撑板8上可以正常行驶到车辆扣押区7,当车辆行驶到车辆扣押区7后,支撑板8上的重量减少,支撑板8在一号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二号滚轮905重新卡入一号限位槽21内,使得闸杆4复位,此时控制器控制一号电磁铁909和二号电磁铁910断电,卡块907复位,此时其他车辆可以正常检测通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闸杆4由两段伸缩机构组成,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粗杆41、细杆42、四号弹簧43、一号连杆44、二号连杆45、转轴46和缓冲件47;所述粗杆41上开设有插接孔,插接孔内插接有细杆42;所述细杆42通过四号弹簧43与插接孔连接,四号弹簧43用于细杆42的复位;所述一号连杆44的一端与粗杆41铰接,一号连杆44的另一端通过转轴46转动连接在二号连杆45的一端;所述二号连杆45的另一端与细杆42铰接;所述缓冲件47设置在转轴46上,缓冲件47用于缓冲车辆的冲击。当超载车辆强行冲卡时,车辆先撞击缓冲件47,通过一号连杆44、二号连杆45和转轴46间的配合,一方面使得细杆42收回粗杆41内,缩短闸杆4的长度,降低闸杆4被折弯的几率,另一方面,四号弹簧43起到缓冲的作用,进一步避免闸杆4发生弯曲,提高闸杆4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缓冲件47为橡胶软胎,且橡胶软胎内充有空气,橡胶软胎转动安装在转轴46上,橡胶软胎的外部设置有3m反光膜,3m反光膜用于警示车辆。车辆在撞击缓冲件47时,橡胶轮胎可以有效的进行缓冲,同时橡胶轮胎可以在车辆上滚动,减少滑动摩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粗杆41上设置有摄像头,摄像头用于拍摄车辆的车牌和车型信息,摄像头和计算机电连接,计算机和用于储存车辆信息的数据库电连接,计算机用于判断摄像头所拍摄到的车牌与车型是否匹配,当车型与数据库中该车牌所对应的车型不匹配以及摄像头无法识别车牌时,控制器则控制闸机3不工作,否则闸机3正常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凸起913为橡胶材质组成,凸起913的内部设置有空腔917,空腔917通过气孔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气孔内设置有风哨918,风哨918用于警示相关人员。凸起913被车辆的轮胎压到时会发生形变,将空腔917内的空气挤压出去,此时气体充出时会吹响风哨918,从而警示相关人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8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缓冲气囊81,缓冲气囊81用于缓冲支撑板8与基坑2间的冲击力。

工作时,车辆经过重力传感器5时,重力传感器5会检测车辆的总重,当检测到车辆的总重低于路面1的限重时,控制器控制闸机3将闸杆4升起,对车辆放行;此时当检测到车辆的总重超过路面1的限重时,闸机3不工作,此时车辆无法通行,超载车辆需要驶离当前道路并卸货;当少数的超载车辆对限行的闸杆4不重视,在检测出超载后会直接加速冲过闸杆4时,闸杆4在车辆的推动下发生转动,从而避免闸杆4被撞断,同时车辆会先撞击缓冲件47,通过一号连杆44、二号连杆45和转轴46间的配合,一方面使得细杆42收回粗杆41内,缩短闸杆4的长度,降低闸杆4被折弯的几率,另一方面,四号弹簧43起到缓冲的作用,进一步避免闸杆4发生弯曲,提高闸杆4的使用寿命,此时,闸杆4带动闸机3转动,通过闸机3、圆盘901、一号铰接杆902、推杆903和二号滚轮905间的配合,闸机3在转动时会使得推杆903将二号滚轮905向左推出一号限位槽21,使得支撑板8可以在基坑2内移动,同时二号滚轮905带动定位板904向左移动,此时定位板904通过二号铰接杆911将安装板912向上推,使得滚桶914和凸起913上升,到达支撑板8外部,超载车辆在压到凸起913时,车辆会发生颠簸并减速,卡块907会卡在支撑板8底壁所开设的通孔内,使得车辆压在凸起913和滚桶914上时,安装板912也不会下移,超载车辆进过凸起913的减速后,车辆的前轮会冲到滚桶914上,由于滚桶914转动设置在安装板912上,车辆的前轮在转动时,也会带动滚桶914转动,此时车辆无法向前移动,从而将车辆彻底逼停;由于超载车辆的质量过大,一号滚轮6在超载车辆的作用下会沿滑道滑动,使得支撑板8滑动到与车辆扣押区7对应,此时控制器控制一号电磁铁909和二号电磁铁910通电,一号电磁铁909与二号电磁铁910相互吸引,使得卡块907发生旋转,此时卡块907无法卡在通孔内,二号滚轮905会滑动到二号限位槽22内,使得凸起913和滚桶914收起,使得车辆可以在支撑板8上可以正常行驶到车辆扣押区7,当车辆行驶到车辆扣押区7扣留后,支撑板8上的重量减少,支撑板8在一号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二号滚轮905重新卡入一号限位槽21内,使得闸杆4复位,此时控制器控制一号电磁铁909和二号电磁铁910断电,卡块907复位,此时其他车辆可以正常检测通行。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