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61357发布日期:2019-10-14 15:51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高速公路防撞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在交通设施建设过程中,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防撞护栏是应用最多的一种安全防护设施。现在的防撞护栏一般为单层结构,防撞能力较弱,无法抵抗很强的冲击力,为提高防撞能力,就会加厚防撞护栏的厚度,使得防撞护栏体积变大。质量笨重,不易搬动、维护和替换,具有防撞能力弱、使用不便利等缺陷。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防护装置,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搬运和收纳便利快捷、缓冲性能佳,有效解决现有防撞设置防撞效果差、体积大且笨重的缺陷和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一种改进型防护装置,其中,包括若干个防护栏,每一防护栏包括底架和立设在底架上的缓冲板,每一底架呈匚字形并且每个底架具有左内侧、右内侧和后内侧,该底架的左内侧和右内侧均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轨,若干个防护栏通过底架沿前后方向依次滑动套设,所述缓冲板上还设有缓冲气囊。

进一步地,每一防护栏还包括两个打气筒、两片滑动片和两个滑动凸条,两个打气筒分别设在底架左内侧和右内侧并且每一打气筒包括筒体和活塞杆,该筒体和活塞杆分别设在底架的前半段和后半段,打气筒的充气孔接入缓冲气囊,两片滑动片分别铰接在所述底架左外侧和右外侧的后端,两个滑动凸条分别连接在所述底架左外侧和右外侧并且滑动凸条设在滑动片的前面,所述滑轨分为深轨和浅轨,该深轨和浅轨分别设在底架的前半段和后半段,滑动片和滑动凸条分别匹配深轨和浅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滑动设在底架在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深轨和浅轨均为方形滑轨并且深轨和浅轨在上下方向的宽度均沿前后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每一防护栏还设有报警机构,该报警机构包括报警铃以及通电开关,该报警铃设在所述缓冲板的上表面,所述通电开关设在底架的后内侧并且该通电开关用于控制报警铃电路的启闭。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机构还包括有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该太阳能电池板设在所述缓冲板的后表面并且太用能板与蓄电池电连接,该蓄电池接入报警铃电路。

进一步地,防护装置还设有防攀爬机构,该防攀爬机构包括转动筒、连接轴和两个支架,每个防护栏的缓冲板的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凹槽,每一支架的下段对应插设在一个连接凹槽内,所述连接轴横设在两个支架之间,所述转动筒转动连接在连接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凹槽的内槽壁设有第一磁铁,每一支架的下段的外表面设有第二磁铁,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异性相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型防护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改变传统防护栏的单层结构,设置多个套设的防护栏,车辆冲撞防护栏时多个防护栏的底架克服阻力会从前往后逐个滑动,每个防护栏后移也带动缓冲板后移,相邻两个缓冲板叠靠时会冲撞缓冲气囊,所以本发明首先通过底架的滑动动作消耗一定的冲击力,然后通过多个缓冲气囊之间相顶变形以吸收大部分冲击力,从而提高冲击能量吸收能力,整体上提升本发明的缓冲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防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两个防护栏叠靠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底架的侧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深轨和浅轨的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架,11、深轨;12、浅轨;13、滑动片;14、滑动凸条;2、缓冲板,21、连接凹槽;3、缓冲气囊;4、打气筒,41、活塞杆,42、筒体;51、报警铃,52、通电开关,53、太阳能电池板;61、转动筒,62、连接轴,63、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图中坐标x、y、z分别表示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

参照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型防护装置,其中,包括若干个防护栏,每一防护栏包括底架1和立设在底架1上的缓冲板2,每一底架1呈匚字形,即底架1的中部为中空结构以实现多个底架1相套,并且每个底架1具有左内侧、右内侧和后内侧。每个底架1的左内侧和右内侧均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轨,若干个防护栏通过底架1沿前后方向依次滑动套设,实践中可增加滑轨的摩擦力,比如在左内侧和右内侧涂抹镁粉等让左内侧面和右内侧面粗糙,如此当车辆冲撞防护栏时,若干个防护栏逐个克服摩擦阻力逐个滑动,从而达到消耗冲击能量的效果。所述缓冲板2上还设有缓冲气囊3,每个防护栏相叠时缓冲板2也会叠加碰撞,而缓冲板2上的缓冲气囊3会相撞,使得缓冲气囊3吸力变形,增强缓冲效果。本发明改变传统防护栏的单层结构,设置多个套设的防护栏,车辆冲撞防护栏时多个防护栏的底架1克服摩擦阻力会从前往后逐个滑动,每个防护栏后移也带动缓冲板2后移,相邻两个缓冲板2叠靠时会冲撞缓冲气囊3,所以本发明首先通过底架1的滑动动作消耗一定的冲击力,然后通过多个缓冲气囊3之间相顶进行弹性变形以吸收大部分冲击力,从而提高冲击能量吸收能力,整体上提升本发明的缓冲性能。同时,本发明的使用状态是多个防护栏组装套设,所以可以拆解成独立的l形状防护栏进行收纳和搬运,十分便捷,也可以根据冲击能量的大小选择套设的数量,获取最优化效益。

其中,缓冲气囊3可以在本装置挡护前就充满气体,但是存在弊端,首先要单独对每个缓冲气囊3进行充气,充气工程耗时耗力;其次,当防护过程中并没有被冲撞到,还要逐个对每个缓冲气囊3进行放气以收纳,又一次浪费了精力。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轨按照在左右方向的不同深度分为深轨11和浅轨12,该深轨11和浅轨12分别设在底架1的前半段和后半段。每一防护栏还包括两个打气筒4、两片滑动片13和两个滑动凸条14。打气筒4的充气孔接入缓冲气囊3,起到为缓冲气囊3打气的作用,两个打气筒4分别设在底架1左内侧和右内侧并且每一打气筒4包括筒体42和活塞杆41,该筒体42和活塞杆41分别设在底架1的前半段和后半段,具体来讲,筒体42和活塞杆41设置的位置分别与深轨11和浅轨12的设置的位置对应,位于左内侧和右内侧的筒体42均设在远离浅轨12的一侧,即筒体42与浅轨12分离,所述活塞杆41则设在所述深轨11内,可在深轨11内沿前后方向移动。

两片滑动片13分别铰接在所述底架1左外侧和右外侧的后端,两个滑动凸条14分别连接在所述底架1左外侧和右外侧并且滑动凸条14设在滑动片13的前面。滑动片13和滑动凸条14分别匹配深轨11和浅轨12设置,具体来讲,滑动片13在左右方向的厚度大于滑动凸条14,如此滑动片13能深入深轨11以推动活塞杆41,并且滑动片13滑至浅轨12受阻弯折以能顺利进入浅轨12,所述滑动凸条14能在深轨11和浅轨12内滑动并且滑动凸条14不会与活塞杆41相抵。

本发明的缓冲气囊3有供内部的打气筒4打气的充气口和供外部直接打气的充气口,使用过程中,选择适合数量的防护栏组装后,将最前面的一个防护栏的缓冲气囊3通过外部充气口直接进行人工打气,对后面的缓冲气囊充少量的气体,本发明中的缓冲气囊的尺寸设置合理,底架的体积也较大,使得放置在底架内的打气筒的体积也大,缓冲气囊充入少量的气体体积不会增大太多,不会影响搬运,再经过两个打气筒的一次打气足够让整个缓冲气囊鼓起。发生车辆意外冲击时,最前面的防护栏受到车辆撞击后会向后滑动,滑动过程中滑动片13推动紧接后面的防护栏的活塞杆41向后移动,移动到底架1的中部时即完成充气动作,此时紧接后面的缓冲气囊3就充足鼓起,防护栏继续向后移动,滑动片13撞击到浅轨12时向底架1折入,而滑动凸条14继续在浅轨12内向后滑动,直到缓冲板2撞击后面的缓冲气囊3,将冲击能量释放在缓冲气囊3弹性变形中并且推动下一个防护栏后移。本发明使用过程中只要对最前面一个防护栏的缓冲气囊3进行充气,后面的缓冲气囊3都可以在冲撞过程完成完整充气,既省去了组装前的充气工作也避免了防护过程中没被撞击要拆解收纳时的放气工作,省时省力,使用更加高效便利。

为了进一步消耗冲击能量,优选地,所述缓冲板2滑动设在底架1在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缓冲板2与底架1的摩擦力小于底架1与底架1之间的摩擦力,防护栏受到撞击后缓冲板2会先克服摩擦阻力向后移动,然后底架1再带动整个防护栏滑动,如此多一步缓冲板2的滑动也能起到消耗冲撞能量的作用。

为了让底架在滑动过程中吸收更多冲击能量,作为深轨和浅轨的优选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深轨和浅轨均为方形滑轨并且深轨和浅轨在上下方向的宽度均沿前后方向逐渐减小,但是减小的尺寸比较小,滑动凸条的宽度保持不变也能继续滑入,同时滑动凸条沿深轨和浅轨的滑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呈逐渐变大的趋势,起到消耗冲击能量的作用,达到更加优异的缓冲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每一防护栏还设有报警机构,该报警机构包括报警铃51以及通电开关52,该报警铃51设在所述缓冲板的上表面,通电后能发出报警声和报警光,所述通电开关设在底架的后内侧并且该通电开关52用于控制报警铃电路的启闭。相对在前的防护栏向后移动最终会抵触相对在后的防护栏的底架的后内侧,成功按压通电开关52,从而启动报警铃51,对周围车辆和环境起到警示作用,

更优选地,所述报警机构还包括有太阳能电池板53和蓄电池(图未示),该太阳能电池板设在所述缓冲板的后表面并且太用能板与蓄电池电连接,该蓄电池接入报警铃电路,为报警铃电路供电,公路都在户外,会被太阳照射,因此可充分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蓄电池内供电路使用,具有环保节能的效果。

防护装置可能用在比较危险的路段,为了防止被翻越,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防护装置还设有防攀爬机构,防攀爬机构根据需要可拆装地安装在防护栏上。具体地,该防攀爬机构包括转动筒61、连接轴62和两个支架63,每个防护栏的缓冲板2的上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凹槽21,每一支架63的下段对应插设在一个连接凹槽21内,所述连接轴62横设在两个支架之间,连接轴62不会转动,所述转动筒61转动连接在连接轴62上。每个防护装置只要配设一个防攀爬机构,一般来讲,防攀爬机构设在置于最前面的防护栏上,具体是设在缓冲板的上表面,由于转动筒61受力会转动,使人们没有一个可靠的抓握点,起到了很好的防翻越作用,减少了因人们翻越防护栏造成的交通事故。

更优选地,所述连接凹槽的内槽壁设有第一磁铁(图未示),每一支架的下段的外表面设有第二磁铁(图未示),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异性相吸,使得支架与连接凹槽连接更加紧密,提高防攀爬机构和防护栏的连接强度,而且连接凹槽21设置固定,经过多次拆装也不会损坏缓冲板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