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混凝土路肩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74482发布日期:2020-11-19 22:1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PC混凝土路肩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简易设施领域,具体为一种pc混凝土路肩石。



背景技术:

节能减排是人们和国家一直关注的问题,道路两旁的路沿石也需要达到节能效果,pc混凝土路肩石断面尺寸准确,不需要修整,可直接安装在路基上,适用于各种道路,因而符合节能减排的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牢固、便于吊装且节省材料的pc混凝土路肩石。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pc混凝土路肩石,其中,包括若干个紧密相连的路肩石主体,所述路肩石主体的两头分别收进有一缺口,一对缺口使所述路肩石主体形成立起。

进一步地,后侧浇捣有护肩混凝土。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路肩石主体之间形成一大缺口,所述大缺口内嵌设有套入,且相邻的两个路肩石主体的前端设有一平铺,使所述pc混凝土路肩石呈台阶状。

更进一步地,所述大缺口由两个缺口组成,在两个相邻的路肩石主体中,一个缺口位于一个路肩石主体的一头上,另一个缺口位于另一个路肩石主体的另一头上。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路肩石主体的两头分别收进一缺口,缺口的存在使得本发明拼接方便、便于对路肩石主体进行吊装,在实施例一中,在本发明后侧浇捣护肩混凝土,能够将缺口和护肩混凝土连成整体,使得本发明更加牢固;在实施例二中,缺口的存在便于在施工现场将立起、平铺和套入安装成台阶型路肩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后视图。

图5为图4沿a-a向的剖视图。

附图中:路肩石主体1、缺口11、大缺口2、立起10、护肩混凝土20、套入30、平铺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见附图1至图5,如图1和图3所示的一种pc混凝土路肩石,包括若干个紧密相连的路肩石主体1,所述路肩石主体1的两头分别收进有一缺口11,一对缺口11使所述路肩石主体1形成立起10,缺口11的存在使得各个路肩石主体1在拼接时更加方便,且便于对路肩石主体1进行吊装。

优选地,所述缺口11的长*宽为200mm*200mm。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该pc混凝土路肩石的后侧浇捣有护肩混凝土20,从而将缺口11与护肩混凝土20连成整体,使得该pc混凝土路肩石更加牢固,路肩石主体1与路肩石主体1进行对接,然后在该pc混凝土路肩石后侧浇捣护肩混凝土20,安装方便、造价低、节约材料、外观平整光滑、耐用、牢固,从而使得该pc混凝土路肩石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护肩混凝土20的等级可达到c80。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相邻的两个路肩石主体1之间形成一大缺口2,所述大缺口2内嵌设有套入30,且相邻的两个路肩石主体1的前端设有一平铺40,使所述pc混凝土路肩石呈台阶状,所述大缺口2由两个缺口11组成,在两个相邻的路肩石主体1中,一个缺口11位于一个路肩石主体1的一头上,另一个缺口11位于另一个路肩石主体1的另一头上,由于缺口11的存在,因而便于在施工现场将立起10、平铺40和套入30安装成台阶型路肩石。

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实现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对属于本发明整体构思,而仅仅是显而易见的改动,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pc混凝土路肩石,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紧密相连的路肩石主体(1),所述路肩石主体(1)的两头分别收进有一缺口(11),一对缺口(11)使所述路肩石主体(1)形成立起(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混凝土路肩石,其特征在于,后侧浇捣有护肩混凝土(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c混凝土路肩石,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路肩石主体(1)之间形成一大缺口(2),所述大缺口(2)内嵌设有套入(30),且相邻的两个路肩石主体(1)的前端设有一平铺(40),使所述pc混凝土路肩石呈台阶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c混凝土路肩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缺口(2)由两个缺口(11)组成,在两个相邻的路肩石主体(1)中,一个缺口(11)位于一个路肩石主体(1)的一头上,另一个缺口(11)位于另一个路肩石主体(1)的另一头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混凝土路肩石,包括若干个紧密相连的路肩石主体,所述路肩石主体的两头分别收进有一缺口,一对缺口使所述路肩石主体形成立起。本发明提供的PC混凝土路肩石,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因而便于吊装等工作的进行且使得本发明更加牢固。

技术研发人员:何尔月;林小明;杨洛河;何心耐;薛丽丽;陈美金;林伯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高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7
技术公布日:2020.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