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5007发布日期:2019-10-09 04:57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白加黑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白加黑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为: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病害处治并铣刨拉毛处理后,洒布乳化沥青粘结层,在乳化沥青粘结层表面铺设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层表面洒布乳化沥青粘结层,再在乳化沥青粘结层表面铺设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在未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之前,要提升路沿石和沙井盖的标高,大多数要更换路沿石和沙井盖。施工工序繁多。消耗大量的原材料,成本高等。

为克服上述“白加黑”沥青混凝土路面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旨在充分利用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路沿石和沙井盖,节约原材料、减少工序、降低成本、改善环境、提高道路质量、延长路用寿命、提高行车的舒适度,减少桥面“白加黑”沥青混凝土路面桥梁负荷,延长桥面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包括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及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所述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上表面经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所述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铺设于所述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经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的上表面,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铺设于所述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的上表面。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的纹理深度为8mm~25mm。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为高黏改性沥青。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的高黏改性沥青指标的针入度≥40mm,软化点≥90℃,延度≥90cm,闪点≥260℃,60℃的动力粘度≥20000pa.s,弹性恢复≥80%。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为高黏高弹改性沥青铺设而成。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的厚度与所述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的纹理深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设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及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无需提升路沿石和沙井盖的标高,充分利用现有路沿石和沙井盖,具有节约原材料、减少工序、降低成本、改善环境、提高道路质量、延长路用寿命、提高行车的舒适度的优点,使用在桥面“白加黑”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可以减少桥梁负荷,延长桥面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100,可广泛运用于高速公路、各等级公路、市政道路等“白加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铺设,尤其是桥面“白加黑”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降低桥面的负荷。

请参阅图1,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100包括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10、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20及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30,所述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10的上表面经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所述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20铺设于所述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10经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的上表面,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30铺设于所述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20的上表面。

可以理解的是,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是指在所述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10的基础上依次经过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病害处治是一种常见的路面处理方法,其包括路面裂缝、车辙和波浪、松散和坑槽、水损害和泛油、啃边和滑溜、沉陷和拥包、龟裂和唧浆、冻胀和翻浆等病害的处治,铣刨拉毛处理是指在病害处治之后对路面采用铣刨机将水泥混凝土路面铣刨一定厚度,使道路表面形成宏观平整、微观粗糙的表面,以恢复、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确保具有平整、适当宽度、深度的抗滑纹理路面能完全、充分的与其它物体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的纹理深度为8mm~25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30为高黏改性沥青。值得说明的是,高黏改性沥青是一种采用基质沥青与sbs、sbr、树脂及增黏剂等等多种化工材料按一定配比混合,采用特殊工艺经工厂加工制成的高黏改性沥青,能大幅提高沥青的粘度;优选的,所述高黏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30的粗集料采用辉绿岩或玄武岩,所述高黏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30的细集料采用机制砂或河沙,矿粉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30的高黏改性沥青指标的针入度(25℃,100g,5s)≥40mm,软化点(r&b)≥90℃,延度(15℃,5cm/min)≥90cm,闪点≥260℃,60℃的动力粘度≥20000pa.s,弹性恢复(25℃)≥8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30为高黏高弹改性沥青铺设而成。值得说明的是,高黏高弹改性沥青60℃动力粘度较高,具有良好的韧性和粘韧性,175℃粘度较低,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沥青混合料模量大,有良好的高温抗车辙性能,以及优异的抗低温开裂性能。

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步将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10病害处治并铣刨拉毛处理,纹理深度是8mm-25mm;第二步喷洒高黏改性乳化沥青使用高黏改性乳化沥青量为0.7-1.2kg/㎡;第三步铺设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30于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20的表面,厚度为8mm-25mm,所述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30的厚度与所述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的纹理深度相等,如所述病害处治与铣刨拉毛处理的纹理深度是20mm,而铺设高黏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30是20mm,目的是无需在未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之前,提升路沿石和沙井盖的标高,无需更换路沿石和沙井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用高黏改性沥青的白加黑路面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设高黏改性乳化沥青粘结层及改性沥青薄层罩面层,无需提升路沿石和沙井盖的标高,充分利用现有路沿石和沙井盖,具有节约原材料、减少工序、降低成本、改善环境、提高道路质量、延长路用寿命、提高行车的舒适度的优点,使用在桥面“白加黑”沥青混凝土路面时可以减少桥梁负荷,延长桥面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