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梁原位支架法预制工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4886发布日期:2019-10-29 03:11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T梁原位支架法预制工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t梁原位支架法预制工法。



背景技术:

随着市政桥梁施工技术的提升,常规采用t型梁作为上部结构的桥梁工程,均在预制梁场进行集中预制,采用运梁车运至施工现场,再用架桥机进行架设。对于施工现场附近不具备梁场选址条件的工程项目,需要在较远地方进行梁场的选址规划,t梁需通过城市道路进行几十里以上的长距离的运输才能到达施工现场,对于一些t梁跨度较大,但数量较少的工程,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存在梁场建设摊消费用高、t梁运输安全风险大、较大吨位架桥机等大型设备进出场成本大、梁场的建设和复垦产生增加了环境的压力等诸多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t梁原位支架法预制工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t梁原位支架法预制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测量、准备周转料;

步骤(2).完成钢立柱基础施工,搭设支架平台;

步骤(3).完成支架预压监测,设置t梁制梁台座,安装支座;

步骤(4).设置胎具绑扎腹板筋,制作钢筋并检查加固;

步骤(5).安装纵向预应力管道,安装t梁侧模并检查加固;预应力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管道位置用定位钢筋固定,定位钢筋牢固焊接在钢筋骨架上,如管道位置与骨架钢筋抵触时,应保证管道位置不变,仅对钢筋稍加移动。锚垫板及喇叭管定位尺寸要准确牢固,喇叭管的中心线要与锚垫板严格垂直,喇叭管和波纹管的衔接须平顺,不得漏浆;侧模采用竹胶板,横肋用10mm*10mm方木,间距30cm,竖肋为双钢管与燕尾夹同拉杆配合加固;

步骤(6).安装翼缘板支撑架安装翼缘板模,安装顶板钢筋,浇筑t梁砼制作混凝土试件;浇筑时从一端向另一端水平分层浇筑,浇筑过程中每层砼厚度30cm~50cm,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层混凝土浇筑;第1片t梁初张后方可浇筑第二片t梁,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7.5mpa时对t梁腹板及翼缘板模板进行拆除;

步骤(7).砼浇筑、养生、等强、拆模,完成一阶段预应张拉,完成二阶段预应力张拉;预应力张拉分阶段进行张拉,初张拉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5%以上时方可进行;

步骤(8).压浆、封锚,锚固支座,预应力束张拉完成后,在48小时内进行孔道压浆,采用智能压浆机进行压浆,压浆料采用专用成品压浆料。同时对支座预留孔进行灌浆,最后支撑体系拆除。

所述步骤(2)中搭设支架平台基础地基承载力采用重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支撑体系设置结构为梁柱式支架。

所述步骤(3)中支架预压监测预压采用工字钢焊接支架,利用钢筋配置需要重量进行预压,以确保预压受力面同t梁受力面基本一致,技术人员按照规定要求测量支架各点位变形数据;设置t梁制梁台座为采用方木竹胶板设置t梁制梁台座,横向方木间距为1.2m,截面尺寸为6cm×8cm,纵向设3排方木平均布置,截面尺寸为10cm×10cm,台座两侧钉设竹胶板,纵横向方木间填充河砂,台座顶面铺设竹胶板。

所述步骤(4)中胎具绑扎腹板筋用钢筋调直机、交流电焊机、钢筋切断机以及钢筋弯曲机等机械设备进行钢筋半成品加工,钢筋加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加工,加工过程技术人员技术检查加工质量,对不合格的半成品进行返工或作废处理。

所述步骤(5)中纵向预应力管道安装前,必须严格检查预应力定位钢筋的绑扎精度,直线段定位筋间距为100cm,曲线部分间距为50cm。波纹管在任何方向的偏差在距跨中4m范畴内不得大于4mm,其余部位不得大于6mm;安装时,必须用铁丝将波纹管与钢筋托架绑在一起,以防浇注砼时波纹管上浮而引起严重的质量事故。波纹管安装就位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反复弯曲,以防管壁开裂,同时,还应防止电焊火花烧伤管壁,波纹管安装后,应检查波纹管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为了防止波纹管变形、局部破损进浆,及时穿入塑料内衬管,波纹管与锚垫板之间采用胶带包扎紧密。

所述步骤(6)中翼缘板模板安装前先搭设支撑支架,边梁外侧翼缘板支撑采用双排立柱,纵向间距为1.2m。纵向每排设置2道纵向水平杆,横向设置两道水平连接杆,立杆、水平杆采用扣件进行连接牢固,梁间翼缘板采用两排立杆体系共同支撑相邻翼缘板,支架设置体系同边梁翼缘板。翼缘板标高采用横向方木进行调整。

所述步骤(6)中t型梁的腹板宽为20cm~40cm,下面马蹄宽为62cm~82cm,立模时在“马蹄形”一侧斜面上预留振捣孔,纵向间距为1.5m,采用振动棒沿梁纵向依次逐一振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相比梁场预制、运输、架桥机架设,避免了t梁长距离大件运输的倾覆风险,减少了龙门吊、架桥机等大型设备的使用与过程管理,不受相邻孔跨运输通道的限制。该工法采用常规吊机、运输设备和混凝土供应设备可以完成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如图1所示,一种t梁原位支架法预制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测量、准备周转料;

步骤(2).完成钢立柱基础施工,搭设支架平台;

步骤(3).完成支架预压监测,设置t梁制梁台座,安装支座;

步骤(4).设置胎具绑扎腹板筋,制作钢筋并检查加固;

步骤(5).安装纵向预应力管道,安装t梁侧模并检查加固;预应力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管道位置用定位钢筋固定,定位钢筋牢固焊接在钢筋骨架上,如管道位置与骨架钢筋抵触时,应保证管道位置不变,仅对钢筋稍加移动。锚垫板及喇叭管定位尺寸要准确牢固,喇叭管的中心线要与锚垫板严格垂直,喇叭管和波纹管的衔接须平顺,不得漏浆;侧模采用竹胶板,横肋用10mm*10mm方木,间距30cm,竖肋为双钢管与燕尾夹同拉杆配合加固;

步骤(6).安装翼缘板支撑架安装翼缘板,安装顶板钢筋,浇筑t梁砼制作混凝土试件;浇筑时从一端向另一端水平分层浇筑,浇筑过程中每层砼厚度30cm~50cm,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层混凝土浇筑;第1片t梁初张后方可浇筑第二片t梁,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7.5mpa时对t梁腹板及翼缘板模板进行拆除;

步骤(7).砼浇筑、养生、等强、拆模,完成一阶段预应张拉,完成二阶段预应力张拉;预应力张拉分阶段进行张拉,初张拉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5%以上时方可进行;

步骤(8).压浆、封锚,锚固支座,预应力束张拉完成后,在48小时内进行孔道压浆,采用智能压浆机进行压浆,压浆料采用专用成品压浆料。同时对支座预留孔进行灌浆,最后支撑体系拆除。

所述步骤(2)中搭设支架平台基础地基承载力采用重力触探仪检测地基承载力,支撑体系设置结构为梁柱式支架。

所述步骤(3)中支架预压监测预压采用工字钢焊接支架,利用钢筋配置需要重量进行预压,以确保预压受力面同t梁受力面基本一致,技术人员按照规定要求测量支架各点位变形数据;设置t梁制梁台座为采用方木竹胶板设置t梁制梁台座,横向方木间距为1.2m,截面尺寸为6cm×8cm,纵向设3排方木平均布置,截面尺寸为10cm×10cm,台座两侧钉设竹胶板,纵横向方木间填充河砂,台座顶面铺设竹胶板。

所述步骤(4)中胎具绑扎腹板筋用钢筋调直机、交流电焊机、钢筋切断机以及钢筋弯曲机等机械设备进行钢筋半成品加工,钢筋加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加工,加工过程技术人员技术检查加工质量,对不合格的半成品进行返工或作废处理。

所述步骤(5)中纵向预应力管道安装前,必须严格检查预应力定位钢筋的绑扎精度,直线段定位筋间距为100cm,曲线部分间距为50cm。波纹管在任何方向的偏差在距跨中4m范畴内不得大于4mm,其余部位不得大于6mm;安装时,必须用铁丝将波纹管与钢筋托架绑在一起,以防浇注砼时波纹管上浮而引起严重的质量事故。波纹管安装就位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反复弯曲,以防管壁开裂,同时,还应防止电焊火花烧伤管壁,波纹管安装后,应检查波纹管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为了防止波纹管变形、局部破损进浆,及时穿入塑料内衬管,波纹管与锚垫板之间采用胶带包扎紧密。

所述步骤(6)中翼缘板模板安装前先搭设支撑支架,边梁外侧翼缘板支撑采用双排立柱,纵向间距为1.2m。纵向每排设置2道纵向水平杆,横向设置两道水平连接杆,立杆、水平杆采用扣件进行连接牢固,梁间翼缘板采用两排立杆体系共同支撑相邻翼缘板,支架设置体系同边梁翼缘板。翼缘板标高采用横向方木进行调整。

所述步骤(6)中t型梁的腹板宽为20cm~40cm,下面马蹄宽为62cm~82cm,立模时在“马蹄形”一侧斜面上预留振捣孔,纵向间距为1.5m,采用振动棒沿梁纵向依次逐一振捣。

施工前根据施工方案及设计坐标采用全站仪坐标法准确放样,确定钢管立柱位置,桩位偏差控制在2cm以内。确定钢管立柱基础前对原基础采用重力触探仪检测数据计算基础结构,确保基础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临时台座制作要求:临时台座顶标高根据预压沉降值、t梁终张后上拱值及二期恒载挠度值进行考虑。确保二期恒载实施后梁体上拱值不超过10mm。

为确保预应力管道畅通,在t梁混凝土浇筑前及时穿入内衬管,内衬管为直径为73mm的pe管。钢筋接头应避免在最大应力处设置,并尽可能使接头交错排列,接头错开距离不应小于30d,且不小于500mm,布置在同一区段的受拉钢筋接头,其截面积不得超过钢筋截面积的50%,在受压区不限制。同一钢筋,两接头距离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绑扎接头与钢筋弯起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d,且接头不得位于最大拉力截面处。

梁体砼所用的粗、细骨料、水泥、水及外加剂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并严格控制配合比,以确保砼质量。t梁砼采用水平分层、一次整体浇筑成型。,在t梁“马蹄形”斜面采用多孔振捣技术,并配备30小型振捣棒对钢筋密集处进行振捣。加强混凝土养护,砼浇筑初凝后立即进行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待表面收浆、凝固后即用塑料薄膜及土工布进行覆盖,并定时在模板及土工布上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为14天。

梁体内预埋件必须牢固、位置准确,不得漏埋。混凝土施工时设专人对预埋件进行检查,确保预埋件位置准确,不变形。张拉设备、千斤顶及油表均应在校验期内,张拉机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张拉采用张拉力与钢绞线伸长量“双控”,以张拉力为主。t梁支座安装完成后暂时不进行灌浆,防止t梁张拉引起支座位移损坏,待梁体终张完成后,方可进行支座预留孔灌浆。

为了防止t梁裂缝,t梁采用分次张拉方法,这样可以将t梁的首次张拉拉后,相邻t梁能够尽早浇注。又避免t梁未张拉而引起挠动产生裂缝。

本发明采用钢立柱、工字钢、贝雷梁搭设制梁平台。在制梁平台上采用方木竹胶板等设置制梁台座。通过监测分析支架预压弹性变形值,与张拉起拱值叠加,综合设定制梁台的抛高值。以满足梁体在二期恒载施加后上拱值不超过设计要求数值。通过设计分析验算,t梁的一次达到终张拉要求调整为两次张拉,通过第一次张拉以克服支架上侧位t梁浇筑对未预应力的梁体造成扰动影响。t梁侧模倒角处按一定间距开设捣固窗孔,采用插入式捣固棒,解决马蹄倒角可能存在捣固不密实缺陷问题。通过加强简支梁两端的支撑,解决张拉后梁体两端支反力增加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