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拉桥转体施工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07818发布日期:2020-02-22 03:46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拉桥转体施工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拉桥转体施工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转体施工技术是在偏离桥位的位置预先拼装或浇筑全部或部分梁体,形成临时稳定结构后,借助转动装置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随着转体施工工艺逐步成熟,在我国各省的干线公路、高速公路、铁路等跨河谷桥梁建设中应用较普遍。在跨越铁路线的桥梁建设中,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铁路线运营的影响,转体施工法也备受工程建设者的关注。

目前,桥梁平面转体施工多采用撑脚和钢板,利用滑道的低摩擦性进行转体,采用牵引索提供转动力矩实现转体,然而,撑脚与滑道直接接触时,接触面产生滑动摩擦,其力学性能劣于滚动摩擦,需耗费更多资源;采用牵引索提供力矩易产生偏心造成偏差,整体力学性能难以把握。另外,该方法为确保施工上部结构时转盘和球铰结构不发生移动,常采用钢楔将钢管混凝土撑脚与滑道之间塞死的上转盘进行临时固定,未较好考虑施工的稳定性,且钢楔块遇偏心压力会在低摩擦的环形滑道内移动,影响施工平稳性和安全性。

鉴于此,提出一种斜拉桥转体施工的固定装置,通过制动底座对转体系统中的滚轮小车进行有效固定,通过磁性底座与滑道的吸附力克服因滑道摩擦力过小而导致制动底座的移动,在上承台和下承台之间设置预埋工字钢,将上、下承台连接在一起,起到固定作用,这对提高转体施工精度、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拉桥转体施工的固定装置。

为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斜拉桥转体施工的固定装置,包括一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上承台及下承台,所述上承台及下承台用预埋工字钢连接,且所述上承台及下承台之间直立式设有撑脚、自适应千斤顶、台车架、滚轮小车及滑道,所述滚轮小车两侧设有制动底座,所述制动底座由基座及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调节机构及磁性底座组成,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直立式调杆及斜边支撑杆,所述直立式调杆由上调杆及下调杆组成,所述斜边支撑杆由上斜腹杆及下斜腹杆组成,且所述上调杆及上斜腹杆的顶点交汇处设有承接座。

特别的,所述撑脚与所述上承台的下底面接触式连接,且所述上承台与所述撑脚之间设有垫块。

特别的,所述滚轮小车与所述下承台接触式连接,所述下承台上设有滑道,所述滚轮小车在所述滑道内滑动。

特别的,所述基座由角钢焊接而成,位于滑道上,呈矩形边框状,布置在所述滚轮小车两侧,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两侧所述两侧基座边框上。

特别的,所述结构主体包括多个螺栓、固定孔及穿透孔,所述螺栓为高强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固定孔锁固连接,即:

所述上斜腹杆与所述下斜腹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下斜腹杆与所述基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台车架与所述滚轮小车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自适应千斤顶与所述撑脚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台车架与所述自适应千斤顶之间用螺栓连接。

特别的,所述磁性底座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中间。

特别的,所述台车架与所述自适应千斤顶组成承力支腿结构。

特别的,所述基座通过角钢拼装焊接,所述下调杆与所述基座焊接连接,所述承接座与所述上调杆焊接连接,所述上斜腹杆与所述承接座焊接连接。

特别的,所述上调杆内套于所述下调杆内,并设置栓杆及穿透孔实现孔道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斜拉桥转体施工的固定装置,通过调节制动底座中的上调杆、上斜腹杆和下斜腹杆的位置,调整制动底座中承接座的高度,可实现制动底座对转体系统中滚轮小车的有效固定;通过磁性底座与滑道的吸附力,可克服因滑道摩擦力过小而导致制动系统的移动;通过若干预埋工字钢固定连接上承台和下承台,将上、下承台固定连接在一起,对转体斜拉桥的施工固定更为牢靠,结构合理、构造简单、灵活轻便、试用范围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动底座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斜拉桥转体施工的固定装置,包括一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上承台10及下承台1,所述上承台10及下承台1用预埋工字钢3连接,且所述上承台10及下承台1之间直立式设有撑脚8、自适应千斤顶7、撑脚8、台车架6、滚轮小车4及滑道2,所述滚轮小车4两侧设有制动底座5,所述制动底座5由基座15及设置于所述基座15上的调节机构及磁性底座16组成,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直立式调杆及斜边支撑杆,所述直立式调杆由上调杆12及下调杆11组成,所述斜边支撑杆由上斜腹杆13及下斜腹杆14组成,且所述上调杆12及上斜腹杆13的顶点交汇处设有承接座19。

所述撑脚8与所述上承台10的下底面接触式连接,且所述上承台10与所述撑脚8之间设有垫片9。所述滚轮小车4与所述下承台1接触式连接,所述下承台1上设有滑道2,所述滚轮小车4在所述滑道2内滑动。所述基座15由角钢焊接而成,位于滑道上,呈矩形边框状,布置在所述滚轮小车两侧,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15上。所述结构主体包括多个螺栓17及固定孔20,所述螺栓17为高强螺栓,所述螺栓17与所述固定孔20锁固连接,即:

所述上斜腹杆13与所述下斜腹杆14之间通过螺栓17连接;所述下斜腹杆14与所述基座15通过螺栓17连接;所述台车架6与所述滚轮小车4之间通过螺栓17连接;所述自适应千斤顶7与所述撑脚8之间通过螺栓17连接;所述台车架6与所述自适应千斤顶7之间用螺栓17连接。所述磁性底座16设置在所述基座15的中间。所述台车架6与所述自适应千斤顶7组成承力支腿结构。所述基座15通过角钢拼装焊接,所述下调杆11与所述基座15焊接连接,所述承接座19与所述上调杆12焊接连接,所述上斜腹杆13与所述承接座19焊接连接。所述上调杆12内套于所述下调杆11内,并设置栓杆18及穿透孔21实现孔道连接。

申请人声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上述实施例某步骤,与发明内容部分的技术方案相组合,从而产生的新的方法,也是本发明的记载范围之一,本申请为使说明书简明,不再罗列这些步骤的其它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

设定下承台1一座,滑道2一道,预埋工字钢3为若干,滚轮小车4为一台,制动底座5为两套,台车架6为一架,自适应千斤顶7为一套,撑脚8为一组,垫块9为一片,上承台10为一座,下调杆11为四组,上调杆12为四组,上斜腹杆13为四组,下斜腹杆14为四组,基座15为两组,磁性底座16为四个,高强螺栓17为若干,栓杆18为四组,承接座19为四组,固定孔20若干,穿透孔21若干。将所述滑道2、台车架6、自适应千斤顶7、撑脚8、垫块9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到位,使用制动底座5对滚轮小车4进行临时固定。

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所述:

将所述制动底座5中的磁性底座16的手柄开关设为关闭状态,此时所述制动底座5处于可移动状态,根据所述滚轮小车4的顶面钢板的位置,调整所述制动底座5中的所述上调杆12、上斜腹杆13、下斜腹杆14的位置,保证所述承接座19与所述滚轮小车4顶面钢板紧密接触,此时将磁性底座16的手柄开关开启,所述磁性底座16形成强烈的磁场,吸附在滑道钢板上,待正式转体时,将所述磁性底座16的手柄开关关闭,即可移除所述制动底座5,以解除所述滚轮小车4的临时固定。

其中每个所述制动底座5可设置多组所述磁性底座16,以保证所述制动底座5的稳定性,所述磁性底座16处角钢的具体位置,根据所述磁性底座16的尺寸,先行焊接好。所述下调杆11和所述上调杆12上开设若干穿透孔,所述上斜腹杆13、所述下斜腹杆14和所述基座15上开设若干固定孔20,以此便于所述制动底座5中所述承接座19高度的调节,所述上斜腹杆13和所述下斜腹杆14用所述高强螺栓17与所述承接座19和所述基座15相连,构成了封闭三角形结构,提高了制动底座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上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如下步骤:

s1:施工所述下承台1,在所述下承台1的混凝土浇筑前安装所述预埋工字钢3;

s2:浇筑所述下承台1的混凝土,将所述预埋工字钢3的一端浇筑于所述下承台1的混凝土内,待构件达到强度后,在所述下承台1上安装所述滑道2;

s3:搭设临时支架,安装所述上承台10的模板和上转盘;

s4:安装所述滚轮小车4、所述台车架6、所述自适应千斤顶7、所述撑脚8和所述垫块9;

s5:进行转体系统的试运行;

s6:使用所述制动底座5对所述滑道2上的所述滚轮小车4进行制动固定;

s7:在临时支撑下进行所述上承台1的施工,将所述预埋工字钢3的另一端浇筑于所述上承台1的混凝土内,以此所述预埋工字钢1和所述制动底座5实现临时固定的双保险;

s8:待各构件达到强度要求后,进行临时支架的拆除,并继续施工桥墩和转体部分;

s9:待桥墩和转体部分强度达到要求后,切割所述预埋工字钢3、移除所述制动底座5,以解除临时固定装置,进行正式转体。

申请人又一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结构,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方法及结构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所选用实现方法等效替换及步骤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区别于传统技术在于:

通过调节制动底座中的上调杆、上斜腹杆和下斜腹杆的位置,调整制动底座中承接座的高度,可实现制动底座对转体系统中滚轮小车的有效固定;通过磁性底座与滑道的吸附力,可克服因滑道摩擦力过小而导致制动系统的移动;通过若干预埋工字钢固定连接上承台和下承台,将其固定连接在一起,对转体斜拉桥的施工固定更为牢靠,结构合理、构造简单、灵活轻便、试用范围广。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与本发明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所有实施方式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