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堤拓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485599发布日期:2020-04-21 21:39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堤拓宽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路基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路堤拓宽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行速度的要求日益提高,部分既有路基的技术标准较为落后,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中,路堤因需提供平台保证各种设施运行,并克服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影响,路堤拓宽的处理措施在铁路和公路工程建设中被广泛运用。相关研究表明,目前的拓宽工程中破坏问题主要体现为:路基失稳、支挡结构损坏、路基整体性能降低等几个方面。其中路基失稳具体表现为拓宽后的路基沿新老路基结合面发生滑动,结构的强度会由于雨水渗入结合面裂缝而进一步降低,最终导致整体结构的坍塌,多发生在地形条件不良地区,如山区陡坡、高填方路段等。支挡结构损坏则包括墙体滑移、倾覆及开裂等,由此造成的拓宽后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问题需严格把握控制,以防止对工程的安全性造成影响。交通基础设施整体性能下降伴随着各种路基病害出现,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建设工程的结构性能,进而对路基面以上各种设施的正常工作造成安全隐患。

现阶段的路堤拓宽方法包括:1、在原路堤边坡坡脚修建重力式挡墙,在重力式挡墙墙后填筑并夯实土体,使之与原路堤平齐,可使路堤加宽至重力式挡墙的墙背处,此种方法通过重力式挡墙的自重来抵抗回填土的倾覆滑移,进而保证拓宽后新路堤的稳定性;2、通过加筋土挡墙的土工格栅对土体的约束作用取代重力式挡墙的自重效应使拓宽后的路堤保持稳定,相比传统重力式挡墙,可一定程度上减小圬工量和施工成本。上述及其他常用的路堤拓宽方法虽能满足工程要求的安全性及适用性并一定程度上克服各种病害,但针对不同的实际工况仍会有各种缺陷,如对原结构扰动较大、拓宽结构重力荷载大、人工劳动强度高、施工工艺复杂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堤拓宽方法,使用该方法可直接在原有边坡上进行工程作业,不需对边坡进行开挖处理,且施工便利、成本低廉、对土体扰动小,拓宽后的路堤稳定性好。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路堤拓宽方法,包括步骤:

a、在需拓宽路堤的坡脚的地基上,沿线路走向按间距开挖基坑,将立柱下端基础埋置于基坑内;

b、在立柱内侧与路堤的边坡坡面之间,放置三角形肋板;三角形肋板的上边与立柱的高度平齐,下边与边坡坡面贴合,侧边与立柱的内侧刚性连接;

c、在相邻立柱的内侧,搭接挡土面板,然后在三角形肋板之间分层压实填筑的土体,直至填土面与路堤面平齐,立柱以上的填土边坡与原路堤边坡坡面的坡率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中,填筑的土体与挡土面板之间还设置有反滤垫层。

进一步地,在分层压实填筑的土体之前,还包括在边坡坡面开挖台阶的步骤;所述台阶沿线路纵向的宽度不小于2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通过三角形肋板与新填筑土体间的摩擦效应来平衡作用于挡土板的土压力,以此保证拓宽后新路基的抗滑抗倾覆稳定性能。

二、施工过程中无需对边坡进行开挖,减小了对原路基的扰动;拓宽结构强度高、重力荷载小,降低了对原路基的影响。

三、可使用预制构件,能缩短工期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路堤拓宽结构未设置台阶的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的路堤拓宽结构设置台阶填筑前的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的路堤拓宽结构设置台阶填筑后的轴测图。

图4为本发明的路堤拓宽结构设置台阶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路堤拓宽结构设置台阶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中,一种路堤拓宽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其步骤为:

a、在需拓宽路堤1一侧坡脚的地基2上,沿线路走向按设计间距开挖基坑2a,将立柱3下端基础埋置于基坑2a内。

b、在立柱3内侧与路堤1边坡坡面1a之间,放置三角形肋板4,三角形肋板4上边与立柱3高度平齐,下边与边坡坡面1a贴合,侧边与立柱3刚性连接。

c、沿线路走向的相邻立柱3的内侧,分层搭接挡土面板5,然后在三角形肋板4之间分层压实填筑土体6,直至填土面与路堤面1b平齐,立柱3以上的填土边坡与原路堤边坡坡面1a的坡率一致。

为了确保排水顺利的同时防止回填的土体外漏,在填筑的土体6与挡土面板5之间还可以设置反滤垫层7。

当然,为了进一步确保填筑土体的稳定性,在填筑土体之前,也可以在边坡坡面1a开挖以设置台阶,设置台阶之后,再分层压实填筑的土体6。通常,台阶沿线路横向的宽度不小于2米。



技术特征:

1.一种路堤拓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在需拓宽路堤(1)的坡脚的地基(2)上,沿线路走向按间距开挖基坑(2a),将立柱(3)下端基础埋置于基坑(2a)内;

b、在立柱(3)内侧与路堤(1)的边坡坡面之间,放置三角形肋板(4);三角形肋板(4)的上边与立柱(3)的高度平齐,下边与边坡坡面(1a)贴合,侧边与立柱(3)的内侧刚性连接;

c、在相邻立柱(3)的内侧,搭接挡土面板(5),然后在三角形肋板(4)之间分层压实填筑的土体(6),直至填土面与路堤面(1b)平齐,立柱(3)以上的填土边坡与原路堤边坡坡面(1a)的坡率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堤拓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填筑的土体(6)与挡土面板(5)之间还设置有反滤垫层(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堤拓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层压实填筑的土体(6)之前,还包括在边坡坡面(1a)设置台阶的步骤;所述台阶沿线路横向的宽度不小于2米。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堤拓宽方法,包括步骤:在需拓宽路堤的坡脚的地基上,沿线路走向按间距开挖基坑,将立柱下端基础埋置于基坑内。在立柱内侧与路堤的边坡坡面之间,放置三角形肋板;三角形肋板的上边与立柱的高度平齐,下边与边坡坡面贴合,侧边与立柱的内侧刚性连接。在相邻立柱的内侧,搭接挡土面板,然后在三角形肋板之间分层压实填筑的土体,直至填土面与路堤面平齐,立柱以上的填土边坡与原路堤边坡坡面的坡率一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三角形肋板与新填筑土体间的摩擦效应来平衡作用于挡土板的土压力,以此保证拓宽后新路基的抗滑抗倾覆稳定性能。施工过程中无需对边坡进行开挖,减小了对原路基的扰动。

技术研发人员:罗强;李元昊;蒋良潍;张良;梅明明;王腾飞;宋彦;雷越;李政韬;赵嘉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