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索桥主索鞍预应力式顶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8338发布日期:2020-02-14 15:56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悬索桥主索鞍预应力式顶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悬索桥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悬索桥主索鞍进行顶推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悬索桥主缆架设完成后,要对主缆线型进行调整,调整过程中,需要对桥塔顶部的主索鞍进行顶推,用以调整桥塔的受力和主缆的线形。目前的主索鞍顶推方式,是在桥塔顶端预埋钢格栅,钢格栅一部分预埋到桥塔混凝土内,一部分外露到桥塔外面,利用外露的部位作为支撑结构,用于千斤顶对主索鞍施加顶推力时提供支撑。

待主索鞍顶推到位后,需要对外露的钢格栅进行拆除,以求桥塔的整体美观。拆除方式一般采用气割割除,但由于气割温度较高,会对周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同时对气割后的钢格栅断面需要防腐处理,如果处理不当,钢格栅锈蚀会对桥塔质量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用于顶推悬索桥主索鞍的预埋构件在拆除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设计一种预应力顶推装置,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能够方便拆除,又不影响桥塔质量和外观,不留质量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悬索桥主索鞍预应力式顶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设在桥塔上端混凝土内、顺桥向贯穿桥塔混凝土的4条预应力管道,4条预应力管道在桥塔上的高度相同,且两两一组,每组的两条预应力管道有一定间隔,两组预应力管道对称设置在桥塔顺桥向中心线两侧;每条预应力管道内穿设一束预应力钢绞线,每束预应力钢绞线朝向桥梁跨中端连接一张拉千斤顶,每组预应力管道中穿设的两束预应力钢绞线朝向桥梁边跨端与一顶推支座锚固;张拉千斤顶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绞线将两个顶推支座拉紧固定在桥塔侧壁上,所述顶推支座上设有用于顶推位于桥塔顶部的主索鞍的顶推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的顶推支撑结构通过千斤顶张拉预应力钢绞线固定在桥塔上,主索鞍顶推完成后,放张钢绞线即可拆除顶推支座,顶推支座拆除后对桥塔质量、外观不产生影响,不留质量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桥塔上设置的预应力管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顺桥向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横桥向在设置支座一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桥塔1顶部设有主索鞍6。本实用新型在桥塔1上端混凝土内设有顺桥向贯穿桥塔混凝土的4条预应力管道2,4条预应力管道2在桥塔上的高度相同,且两两一组,每组的两条预应力管道有一定间隔,两组预应力管道对称设置在桥塔顺桥向中心线两侧。

如图2图3所示,每条预应力管道2内穿设一束预应力钢绞线3,每束预应力钢绞线3朝向桥梁跨中端连接一张拉千斤顶4,每组预应力管道中穿设的两束预应力钢绞线3朝向桥梁边跨端与一顶推支座5锚固;张拉千斤顶4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绞线3将两个顶推支座5拉紧固定在桥塔1的侧壁上,所述顶推支座5上设有用于顶推位于桥塔顶部的主索鞍6的顶推千斤顶7。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为保证顶推支座的稳定,在桥塔1边跨侧的侧壁上,在每个顶推支座5底部预设牛腿8,将顶推支座5底部支撑在所述牛腿8上。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将每组两条预应力管道2之间的间距设置为与所述顶推支座5的宽度相同,每个顶推支座5两侧设两个与两条预应力管道相对的卡槽51,每个卡槽51端部设有锚栓52,每组预应力管道中的两束预应力钢绞线3朝向桥梁边跨端分别沿顶推支座两侧的卡槽51与所述锚栓52锚固。

本实用新型的顶推支座5用于安装顶推千斤顶7。所述顶推支座5设有水平的顶面,在顶推支座顶面上远离桥塔一端设有向上突出的支撑块53;所述顶推千斤顶7设置在顶推支座顶面,顶推千斤顶7前端朝向主索鞍6,后端支撑在所述支撑块53上,用于在顶推千斤顶对主索鞍顶推时提供反力。

如图1中所示,所述顶推支座5朝向桥塔的一端顶靠在桥塔侧壁上,远离桥塔的一端设有自上而下向塔身倾斜的斜面54,使整个顶推支座形成类似牛腿结构,设置的斜面结构一方面可减轻顶推支座的重量,另一方面可将顶推支座的上部竖向载荷传递到桥塔侧壁,增强顶推支座的受力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主索鞍顶推完成后,用吊机将顶推支座吊住,张拉千斤顶放张,然后解除预应力钢绞线与顶推支座的锚固,吊机将顶推支座卸下,对预应力管道灌浆封堵,不会对桥塔外观及塔身质量造成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